APP下载

新闻大片的多元架构及其实际效用

2016-03-02梁立东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母题适用性电视新闻

梁立东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新闻大片的多元架构及其实际效用

梁立东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新闻大片运用大片元素和大片叙事生产电视新闻,一般具有大题材、大成本、大制作、大影响的特点。新闻大片通过多元素架构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解决新闻大片的适用性和形式化问题,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新闻大片;多元架构;实际效用

新闻大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电视新闻的制作与呈现模式,它随着新媒体的勃兴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出现,是一种全新理念的电视新闻。顾名思义,新闻大片就是用大片的思维与形态来做电视新闻。新闻大片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大题材、大成本、大制作、大影响。在新闻大片的制作模式下,电视新闻将大片的各类元素融合进来,实现了电视新闻的多元革新,形成了一种大片化的叙事模式。

一、新闻大片的多元素架构

新闻大片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从电视新闻产品的制作理念到具体的制作技术,无不需要进行深刻的革新。在多方发力的基础上,电视新闻才得以大片化。

(一)巨额的成本投入

新闻大片投入的巨额成本基本分为两种,一是时间成本,一是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同样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前期的时间成本在采访上。新闻大片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长,这需要前期进行广泛的采访,通过长期的调查采访获取最佳内容。以湖南卫视的《县委大院》为例,一集的采访时间大约是一周,这对于一个新闻机构来说,这个时间长度无疑是奢侈的。另一种时间成本是指后期制作阶段。新闻大片最终需要后期的精美剪辑制作,需要从前期获得的海量素材中精挑细选,之后才进行精美的剪辑制作。除了时间成本以外,资金成本尤为重要。

(二)成熟的电视运作团队与全能型人才

新闻大片是一种优质的视觉呈现,其必须要有一个专业而富有经验的制作团队。一方面,他们具有传统新闻媒体的运作基础,能够凭借自身的新闻敏锐性充分挖掘出事件的新闻价值,保证新闻大片的内容质量;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有其他影视领域的制作经验和理念,这是变革的因素,是新闻大片得以成型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湖南卫视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在长期的综艺节目运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是它能很快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另外,背包记者成为节目制作的必需。记者要成为全能型的存在,必须要具备较高的采编播的综合素质,具有宏观意识。

(三)大片元素的深入融合

大片元素首先体现在题材的选取上。在对新闻内容进行选题时必须具备宏观视角,保证电视新闻内容的主流化和权威性。其次,新闻大片深入体现了诸多母题元素,如亲情母题、爱情母题、英雄母题等。新闻作品的构思与情节发展往往围绕这些母题展开,能够吸引观众并引起观众的共鸣。再次,新闻大片始终将人作为叙事的对象和中心。新闻大片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叙事视角和表现对象集中在作为个体的人身上,从而能够实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效果。最后,充分运用电影大片的元素,革新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技巧。新闻大片要求充分调用电视新闻的各种表现手段,现场画面、同期声、记者的出镜采访、解说词等这些必备元素必须合理而高效地得到展现,并通过高质量的组合增强表现效果和视觉美感。

二、对新闻大片的现实思考

新闻大片甫一登场便大有所成,一时风光无限,其凭借全新的电视新闻形态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但是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对其制作细节的严格把控上的,在其适用性和具体制作流程上必须有认真的考量。

(一)在新媒体时代实现了电视新闻新的突破和发展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勃然而兴,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了冲击,电视新闻业一度面临发展困局。但是新闻大片的横空出世再一次展现了电视媒体强大的新闻产品生产能力,精致的内容生产为它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新闻大片以其精美的视觉呈现吸引了广大受众的注意力,提升了收视率,同时,这一优质新闻产品也极大地提升了媒体的品位和美誉度,也更加有利于传播主流价值观,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冲击着传统的电视新闻理念

传统的电视新闻理念强调人为因素在电视新闻呈现中的退出,避免主观元素出现在电视新闻中,以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因此,长期以来,电视新闻少有音乐、特效等元素的参与,无论是单条新闻还是专题报道,基本都是采访画面、同期声、解说词的简单组合。相比于传统电视新闻强调对事实的真实还原,新闻大片更强调传播效果,它充分运用众多的影视元素,通过大量的音乐、特写镜头、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以及影视化叙事等元素使电视新闻精致化,这无疑增强了它的视觉美感和传播效果。

(三)新闻大片的适用性问题

新闻大片的适用性首先表现在制作播出单位的适用性上。新闻大片要求高成本制作,但并不是任何一家媒体都能承受得起的,它更适用于营收状况良好的电视台,如湖南卫视、央视等。这些平台无疑具有较好的收视率,新闻大片的高投入有可靠的回报保证。即便如此,昂贵的制作费用是否能够为栏目自身带来实在的好处,这种烧钱模式又是否能够持续下去仍未可知。另外一个适用性问题是题材的适用性,新闻大片的表现对象往往是宏观性的大题材,不是任何一个报道都能拿来使用的。但现实中大片的使用还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在尝到了新闻大片模式的甜头之后,人们形成了新的大片程式,将这种形式化的模式套在其他内容中,最终导致形式大于内容,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三、结语

这是一个新闻变革的时代,没有哪一种新闻模式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取得持续性成功。对于新闻大片来讲,它是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的必然产物,传统媒体必须充分发挥其既有的内容生产优势,进行精品生产,用深度报道和精品意识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当然,面对日新月异的收视市场以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媒体依旧要不断努力,尝试改变,不仅要改变自己,还要去改变广大的受众,因为这是媒体固有的职责。

[1] 陈小敏,方林佑.从湖南卫视《县委大院》热播看电视新闻报道改革走向[J].东南传播,2015(01):120-122.

[2] 孟建,董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13(02):6-11.

[3] 李勇.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研究[D].武汉大学,2012.

G222.3

A

1674-8883(2016)17-0156-01

梁立东,男,湖南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与文化。

猜你喜欢

母题适用性电视新闻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
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探讨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