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与浇水

2016-03-02李宗伦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禾苗吉林典型

李宗伦

(吉林昌邑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部 吉林吉林 132000)



教学与浇水

李宗伦

(吉林昌邑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部 吉林吉林 132000)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如果把学生比作禾苗,社会负责给予禾苗阳光,教师每天给禾苗定时浇水。这样禾苗才能茁壮成长。

给禾苗浇水有学问,给学生讲授学科知识更有学问,这就是所谓课堂教学的技巧。根据较长时间的教研实践将课堂教学技巧总结如下:

一、忌把学生当作水桶

这种问题往往发生在中年教师身上,个别年龄大的教师也容易犯这个错误。总的说来,几乎所有能力强的教师都犯过类似的错误——只要你稍不注意就会这么做。这类教师我称之为“字典型”教师,知识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既能突出重点又能突破难点,但就是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一堂课下来,讲了很多,学生也学了很多,给学生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只有一个字“累”。如果每堂课都这么累,很容易使学生厌学。这些都是把学生当作水桶的典型做法。这样做的老师总认为自己会的学生就应该会,把成套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到脑袋里,不管学生能不能全部消化。其实知识在于积累,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相关知识都掌握,水太大容易把禾苗淹死,甚至发生水灾把禾苗冲走。

有节制地“浇水”在这些老师的教学实践中被抛弃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度地,就像禾苗一次能吸多少水是有限度的,多浇的水不但禾苗不能吸收,反而会影响根系的呼吸代谢,起反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想讲的知识科学明了地交代给学生。“字典型”教师只要认识到位,绝对有这个能力。

二、忌满堂灌

犯这种错误的多数是年轻教师,我称之为“抓不住重点型”,既不抓重点,也不抓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老师累得口吐白沫,学生却没听懂多少。课堂效果比“字典型”教师更差。对他们来说,新课教学尤为关键。

新课教学就像浇头遍水。上新课时是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此时科学浇水效果最佳。45分钟的课堂时间一定要科学地利用起来,把该浇的水浇到位。首先用最短的时间最科学的方法引入新课(时长不能超过3分钟为宜),在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新课内容上来时,开始大浇其水,把知识点有效地埋伏在语言中,做到用词精准到位,说话言简意赅。该用实验引领的就做演示实验;该用逻辑引领的争取三句到位,不偏不倚。每节课的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浇水”时千万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长不能超过20分钟。此时的时间把握尤其重要,若用时太短会“浇不透”,听不懂;用时太长就会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年轻教师从没什么可讲的到满堂灌本身是一种进步,再讲究一下“浇水”方法,进步就更大了。

三、忌时机把握不到位

禾苗缺水了再浇,四个字供您把握:“干透浇透”。禾苗的根也需要呼吸,干透是让禾苗根系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总泡在水里根系会因缺氧而溃烂,根烂了禾苗也活不成了;相反干透了还不浇水,禾苗会枯萎。发现禾苗干透了立刻把水浇透,这样禾苗才能茁壮地成长。给全班同学讲课是一对多,而不是一对一。不同学生对新知识消化吸收的速度一般不同,有的学生吸收得快,有的学生吸收的慢。这一点与一片田地略有不同。只有全部学生都消化吸收了称之为“干透”。总让全体学生干透不是总能做到,大多数都“干透”了,就又该“浇透”了,这就是所谓时机把握的到位。

四、忌什么水都浇

给禾苗浇什么样的水也有讲究:一浇自来水;二浇困过的水;三浇高氧水;四浇磁化水。给学生讲课也一样,讲什么很是关键,必须事先谋划好。

新课教学自不必说;复习课时也应该抓住典型题先讲再练,解决制约学生能力生成的瓶颈问题,使干透的禾苗顺利地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复习课也不是什么水都能浇,所讲问题要抓重点、分层次,应该注意抓典型,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题型和难度把握应该合理,由浅入深,分层递进;题目数量不能太多、太难,要有代表性并且便于变形和演化,活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辨析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自己讲,应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根据学生的言语,不仅可以准确把握所浇的水是否对路,也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该浇但还没浇的水,以便及时浇上。

留作业是引导学生自己浇水,作业题目的选择十分重要,作业内容应该紧紧围绕着课堂讲解知识的重、难点布置,那些基本概念题和基础知识题应该不能过多,否则会太浪费学生的休息时间,练习册上出现的偏题、难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删减,下课前对作业的难点应予以适当点拨。

五、忌生浇硬灌

所谓生浇硬灌,是指不管禾苗是不是缺水,也不管禾苗需要什么样的水,拿来水就浇灌。就像马路两侧用消防车给花草浇水一样——用呲水枪急速地对着花草呲,水流的遍地都是,而花草被呲得东倒西歪,土地吸入的水有限,不出两天又重新干裂了。课堂教学有时也存在类似情况,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事先不认真备课,上课猛讲一气,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没边没沿,更不用提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了。另一类是只顾自己的讲课逻辑,不顾学生的掌握情况,该怎么讲就怎么讲,老师累得够呛,学生却跟得很吃力,讲课效果大打折扣。这类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平时不去跟学生交流,上课时师生互动不好。这样做的老师一般是留很多的作业却很少去判。最后一类是老师的想象力很丰富,还没感动学生呢,就先把自己感动了,正题讲完立刻跑偏,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引导到与正题不相干的问题上去了,亦即做无用功。

六、忌动嘴不动手

有些学科是实验学科,比如物理和化学。不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或者因为实验器材不足、或者怕麻烦、或者认为应对中考用做题代替实验就足够了,该做分组实验的用演示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用讲实验来代替,用大量的习题来强化“实验”。学生类型题做了很多,但对实验习题稍微做一下变动就不会做了;或者学生多难的题都会做了,一拿起实验器材就发懵,没办法的情况下,拿实验器材当玩具玩。这就是所谓动嘴不动手。动嘴不动手是不顾学生能力培养的短视行为,中国之所以培养不出大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此不无关系。

七、忌浇完了事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做的老师真的是来教课的,教完课夹着教案就走,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学生懂不懂、会不会与自己无关。学生听不懂的再不去问老师,时间一长,不会的问题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听不懂课了,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厌学现象。

猜你喜欢

禾苗吉林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小熊的家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禾苗上的露珠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