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 让绘本教学绽放精彩

2016-03-02倪素芳江苏常州薛家中心幼儿园

新课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长颈鹿人能鳄鱼

倪素芳(江苏常州薛家中心幼儿园)

有效提问让绘本教学绽放精彩

倪素芳
(江苏常州薛家中心幼儿园)

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活动时,经常会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感知绘本的核心内容,但有时一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时却是“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提问策略。提问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教师的提问应抓住关键,追随兴趣、激活经验、注重个体、把握时机、启发思维,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良好的师幼互动作用。

绘本《天生一对》,讲述的是鳄鱼和长颈鹿这两种存在悬殊差距的动物成为一对恋人,虽然所有的朋友都不认同它们,但在经历患难之后,它们不顾生命危险,勇于去救同伴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最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怎样才能使这个故事更适合于幼儿园的孩子理解?首先我把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了转变,由原先的“恋人”变成了孩子易于掌握的“朋友”,再把绘本中的画面进行择取,加上自己精心设计的提问,让孩子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与绘本中的角色一同遭遇、一起惊喜、一同感动,从而自然理解绘本内容。

一、案例呈现

(一)观看绘本封面,直接引题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本大图书,我们先来看看书的封面,题目叫什么?

2.怎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幼儿回应:有爱心的人能成为朋友。幼:有钱的人之间能成为朋友;团结的人能成为朋友;漂亮的人别人喜欢和她做朋友。

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相互友爱、团结、谦让、有爱心的人,都使人喜欢,都能成为朋友。幼:相互友爱的人能成为朋友。

(二)逐页进行绘本阅读,不断深化矛盾冲突,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1.它们是谁?它俩能成为朋友吗?

幼儿回应:长颈鹿和鳄鱼。不能,因为它们高矮相差太大了;不能,因为长颈鹿是食草动物,而鳄鱼是食肉的,鳄鱼会吃了长颈鹿的;能成为朋友,因为它们会想办法在一起做游戏。

2.你觉得长颈鹿们会喜欢它们吗?从哪里看出来?

幼儿回应:会喜欢,因为大家都觉得很好玩;不喜欢,因为长颈鹿们会觉得小鳄鱼和它们长得不一样;不喜欢,它们会害怕小鳄鱼吃了它们;不喜欢,因为小鳄鱼哭了;不喜欢,因为长颈鹿们都用手指指着小鳄鱼……

3.长颈鹿们伸出手指,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幼儿回应:你这个小不点快离开这儿!你不是我们的朋友,快走开……

4.(1)长颈鹿来到了鳄鱼城,发生了什么事?还发现了什么?长颈鹿的姿势跟周围的鳄鱼们一样吗?

幼儿回应:它们一起去看电影了;它们还去喝饮料;长颈鹿坐在地上,因为凳子太小了;看电影时,长颈鹿太高了,影子都投到了荧幕上。

(2)它们会喜欢这对朋友吗?幼:不喜欢。

(3)鳄鱼城里的小鳄鱼们是怎样对待长颈鹿的?它们会怎么说?

幼儿回应:它们会说:你这个大怪物,快给我走开!它们会说:你这个巨人,快走开!

(三)重点阅读,理解“爱”的情谊

1.发生什么事了?你觉得这时的鳄鱼和长颈鹿会做些什么?

2.它们来到火灾现场,看到了什么?

幼儿回应:看到火烧得很大,小鳄鱼被困在楼顶。幼:看到很多小鳄鱼在楼下看。

3.鳄鱼和长颈鹿又会怎么做?会想什么办法?

幼儿回应:它们会去救火,鳄鱼会爬到长颈鹿的头上把小鳄鱼们救出来。幼:长颈鹿会端来一桶水往楼上浇来灭火。幼:它们会去找楼梯让鳄鱼们爬下来。

4.(1)鳄鱼顺着脖子爬到窗户里,它们会想什么办法来救小动物呢?幼:小鳄鱼会跳下去让长颈鹿接住。

(2)它们是怎么救小鳄鱼的?谁能完整地讲一次?

幼儿回应:小鳄鱼把困在房间里的鳄鱼一个个地从窗口递出来,长颈鹿摆成了梯子的形状,让鳄鱼们滑下来。

幼儿回应:它们合作救出了小鳄鱼。

5.这时楼上还剩下谁?我们快给小鳄鱼想办法。

幼儿回应:叫小鳄鱼跳下来。幼:叫小鳄鱼拿一块湿毛巾捂住嘴巴跑下来。幼儿回应:叫长颈鹿搬来梯子爬下来。

6.小鳄鱼跳下来后果会怎样?幼:它会死掉的。(孩子很伤心地说)

7.(1)这时鳄鱼城里的小鳄鱼会怎样看待它们呢?幼儿回应:喜欢。因为它们救了鳄鱼。

(2)现在大家觉得它们能成为朋友了吗?为什么呢?

师小结:它俩把希望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其实想成为朋友高矮相差大,漂亮与否都不是问题,大家都认为,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成为最好最好的朋友。

(四)主题升华

1.孩子们,你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

2.你的好朋友曾经为你做过些什么事?

3.你又愿意为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师小结:相信只有我们像长颈鹿和鳄鱼一样,带着这份爱心,主动去寻找,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二、提问策略

通过以上绘本《天生一对》的提问剖析,我总结了以下一些策略:

(一)抓住关键——提问要紧扣教学活动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提问时要紧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关键性的问题。

在“天生一对”活动中,教师为该活动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能根据绘本画面,连贯、生动地进行讲述。(2)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与动物特点的关系。(3)通过故事,懂得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成为最好的朋友。

教师围绕着目标设计了如下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

“它们能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

“它们喜欢这对朋友吗?为什么?”

“着火了,长颈鹿和小鳄鱼是怎么做的?它们想了什么办法?”

“现在大家喜欢这对朋友了吗?为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将目标有效地贯穿在活动当中,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激活经验——提问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认识事物的特点,只有在生活经验支持下的提问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所以教师要熟悉上课幼儿的年龄特点,不断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本活动中,教师把恋人的角色变换成了朋友,正好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它们正处于找朋友阶段,对朋友的理解应该既模糊又向往,所以通过绘本阅读,让孩子更深地了解怎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三)适时追问——提问要抓住幼儿活动契机

教师语言精练,追问得当,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若不懂得追问或时机不当,非但不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反而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抑制幼儿回答的欲望,起到相反的效果。

因此,在预设的问题不能引起幼儿兴趣时,教师就要抓住幼儿的活动契机,及时调整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学会适时追问,形成新的、深化的问题,引起幼儿注意,从而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

(四)循序渐进——提问要推进幼儿思维进度

教师的提问要懂得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不仅要设计好单个问题,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序列,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而不断推进幼儿的思维进度。

如绘本《朋友》中的大点提问:

“书的题目是什么?”

“怎样的人能成为朋友?”

“它们能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现在大家觉得它们能成为朋友吗?”

“你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的好朋友曾经为你做了些什么事?你又愿意为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这些问题展开的逻辑顺序从大到小,由他及我,层层推进。但是,如果交换一下这些提问间的前后顺序就会打乱幼儿思绪,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在幼儿绘本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自身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幼儿形成好问、自信、自主探究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编辑鲁翠红

猜你喜欢

长颈鹿人能鳄鱼
不要小看长颈鹿
长颈鹿的烦恼
漫画哲理
患近视的人能当航天员吗?
借钱理由
鳄鱼
长颈鹿
长颈鹿
鳄鱼
鳄鱼为什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