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现代文阅读词语考查题类型及解答技巧

2016-03-02李秋华

学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本义加点参考答案

□李秋华



高考现代文阅读词语考查题类型及解答技巧

□李秋华

摘要:鉴赏词语不仅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它以理解为基础,以审美为旨归,是一项有较高难度的语文活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关于词语鉴赏的题目,且分值较高,但学生的得分并不太理想。如果能够明确词语的考查题型,做到不离文本,联系本义、关注语境、注意修辞、体味情感等,则能较好地解答此类题目。

关键词:本义;语境;情感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几乎是现代文阅读题的必考内容。所谓“重点词语”,指的是含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在句子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语、含有特定手法技巧的词语等。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词性、联系本义、联系语境。这部分试题的常见考点有如下两种: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所做事件和细节描写)、作者感情(感情色彩)以及上下文(结构上)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

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一个好的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当我们剖析一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想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例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云和梯田》第3题: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分)

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作答时要抓住“引号”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另外理解句段的意思应抓住关键词和文章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②“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人物的细节描写

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语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语的作用。如2014年高考《秋祭》第2题:结合小说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郁郁”在语境中的意思是情绪不佳。

参考答案:①是婆婆演艺高超,但无人知晓;②是女儿贪恋富贵名利,失去做人气节;③是婆婆现在的处境凄凉。

3.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单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当我们分析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不可不考虑这个词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说起梅花》第6题: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本题即为词语理解题,需要解释词的本义,语境义及情感主旨。“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了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

参考答案:“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在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许多分析词语含义的试题都需联系上下文来进行分析、理解,因此这一方法尤其要认真掌握。例如2015高考江苏卷《比邻而居》第2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5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此题应该说难度不大,只要把握住作者的评价语,对接“孱弱”的意味和对比第一家的风格,答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参考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5.结合修辞手法等理解词语含义

有些词语含义需要结合修辞手法或其他技法赏析,答题方法是: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如2015年高考广东卷第1题: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划线的词语。

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

这是一道赏析词语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对应词语上下文语段,“凝固”是动词,描写邻人的动作细节,体现邻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体现小狗“走近”的姿态,也体现小狗的心理。

参考答案:“凝固”本意为液态变为固态,此处运用通感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邻人想抚摸柯基犬而柯基犬跑掉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柯基犬对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小狗之间的隔阂。

二、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也可以变式为理解、分析或赏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在现代文中,理解词语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熟知词语本身固有的意义,二是能全面把握上下文,对语言环境中的相关信息了解得比较清楚。而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考虑形象性作用(修辞);主旨表达倾向,感情色彩等(主观);描写对象特点(客观);结构性作用:在篇中的地位及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总的来说,对文章中重要词语作用的理解一定要与所在的句子或段落整体结合。

综合答题方法: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1.贬词褒用

示例:“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分析“挑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挑逗”一词在句中贬词褒用,表示“嬉戏”的意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花的活力,表现了“我”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化无形为有形,或化抽象为具体

示例:“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弹性”一词好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3.运用修辞,通常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示例: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参考答案:①语境义:露出、现出、显出;②作用:将人的笑颜比作花,形象地写出了看到花时的喜悦之情。

4.圈点词语,如果没有使用任何表现手法或者技法,如何分析?

答题流程:本义+语境义(引申义或者语境义)+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下面是《心泉》第一段: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作者说:“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请品味这句话中“浸”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浸”字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

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有时还要考虑动态静态、词性转化、细节白描等,这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我们注意到语境、形式、情感、内容、手法等,就可以较好地解答出此类题目。

[责编张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本义加点参考答案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给地球加点绿
给电影加点特效
泡脚可以加点药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加“点”歌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