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初探

2016-03-02汪正林重庆市忠县白公路小学重庆忠县404300

关键词:解决问题思维数学

汪正林(重庆市忠县白公路小学 重庆忠县 404300)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初探

汪正林
(重庆市忠县白公路小学重庆忠县404300)

摘要:小学数学新增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优化问题解决策略,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解决培养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改之前的教材很少涉及问题解决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数学内容中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版块。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问题解决”教学作用的日益突出,引发了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所谓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本含义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中,借以思考和假设,选择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是对解决数学问题途径的概括性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逐步发展各种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归纳、类比、猜想与认证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寻找答案,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发展学生策略性知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好问题”这里的问题必须是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真实问题,必须是学生确实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不是形式上问题,而实质上已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1m.com收集整理不成为问题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毫无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影响了课程价值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呢?那就要引入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题兴趣。

在我们从前传统的教学中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还得老老实实地不许乱说话乱动,这样下去,即使他们在听课中遇到什么不懂得问题也不敢问问,有了不同的见解也不敢提,长期下来问题成堆,对学习教学丧失了信心。心理学上认为人只有处于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下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大脑是开放的高涨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可以说是“一触即发”。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把课堂的提问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善于扑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肯定逐步养成学生质疑的习惯,并从中感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等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提问,还要给学生创设各种条件,使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提出好问题。

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研究。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我在学习“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课前安排学生到超市购物,并让学生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和同桌交流购买的物品,同时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随着学生的提问,他们尝试着,争论着,最后终于发现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了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面千姿百态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引领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加强体验,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着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数用意识的培养,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状态,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例如;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起点是认识1/2,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一半,有的画一个苹果,一把刀平均切成两半,教师表示出1/2还有的用画图的方法,把一个圆分成两半,告诉学生所以这些都可以用1/2来表示。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孩子们理解了1/3、1/4……有的学生还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这时我出示了1/100.让学生们来表示,仍有几个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我并没有阻止他们,耐心地等待他们自己的发现。画了一会儿,觉得“画图实在太麻烦”终于接受了分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逐步从“有趣”“转向”“有意义”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教师要自觉做到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模拟现实,发展学生的意用意识。当然,小学生的数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是几节应用题课所能解决的,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总之,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计算能力不同,不是靠强化记忆和反复练习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为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