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境的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
2016-03-02李传会
□李传会
基于语境的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
□李传会
语境指语言环境或者言语环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生效的条件系统。语境可分为文本语境、读者语境和作者语境三类。语境在中学语文的文本解读中有解释、制约和深化的作用。解读文本应依据文本语境,重视读者语境,关注作者语境。
文本解读;文本语境;读者语境;作者语境
语境是指语言环境或者言语环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生效的条件系统。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同时也包含一定的语境。语境和作品文本是相互融合的,文本孕育于语境中,语境又包含在特定的文本中。语境对解读文本有解释、制约和深化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把语境要素引入中学语文的文本解读之中。
关于语境的分类学术界至今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根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把语境分为文本语境、读者语境和作者语境三个层面。
文本语境是文本自身营造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其中上下文语境指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语言自身因素构成的环境,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或口语中的上下句;情境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包括文本自身所营造的情境、氛围场合、情感基调等因素。
读者语境指读者阅读的文化背景诸因素,包括读者所生活的的社会时代背景因素和读者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等因素。
作者语境指作者创作的文化背景诸因素,主要包括作者生活的的社会背景因素和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等因素。
由于不同层面的语境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所以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从文本语境的层面解读文本时,要整体把握文本,依据上下文构成的语义网络和文本渲染的情景氛围来准确把握语句涵义;从读者语境的层面来解读文本时,要关注读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本创作时的文化背景差异,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从作者语境的层面解读文本时,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作者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意蕴。下文就三个层面的语境,具体谈一谈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策略。
一、依据文本语境,体会语言内涵
解读文本切忌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言内涵。阅读文学类的文本,还要设身处地,只有进入情景,才能深入解读。依据上下文构成的语义网络和相关的情境语境来理解字、词、句、篇,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的洞察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1.利用文本中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语句的意义
语言不是孤立运用的,分析一句话,一个字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运用的是否合适、是否生动形象、是否具有表现力,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单独的字词,有自己的原意。但当它们位于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中时,这些字词的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分析时就要依据相关的语言知识和上下文语境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判断,把握其含义和表达效果。即徐通锵先生所提出的:“已知的信息统帅、驾驭未知的信息,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就是‘前管后’‘上管下’,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说“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对这句话里的“夜”和“路”意思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字典中给出的义项。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明确“夜”暗指“反动统治的黑暗与残酷”,并不表示夜晚的意思;“路”暗指“革命者与反动统治作斗争的征途”。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是:反动统治还在延续,革命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如果离开了这篇文章的上下文语境,就不会知道“夜”和“路”有这层意思,这就是语境赋予词句特殊意义的体现。
2.利用文本中的表情、手势和体态语等情境语境灵活解读文本
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使主题突出,表达更生动,往往会赋予人物丰富的表情、手势、姿态、身体动作等因素。
《孔乙己》一文中,当别人嘲笑孔乙己偷书被打时,他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淀出,争辩分明;当别人问他是否识字时,孔乙己便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当别人嘲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时,孔乙己立马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解读此文章时,孔乙己丰富的表情变化,正好印证了他内心的悲哀与无奈,能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他深受科举毒害,却自命清高,好吃懒做,迂腐虚伪的性格特征。身体姿态的刻画往往能展示人物的心理、性格、思想等特征。所以,解读文本,尤其是叙事性的作品(小说、散文、戏剧),抓住人物这一体态的变化,便可捕捉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征。
二、重视读者语境,解读文本内容
学生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和自身独有的经历形成他们自身特有的、个性化的背景语境。学生的背景语境越丰富越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解读文本时,需要依据学生的背景语境,适当的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由于本文探讨的是与中学文本解读有关的内容,所以把读者称为学生)
1.理解读者语境,深化对文本的解读
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年代距离,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常常不能深入体会,教师既要对这一情状有所体察,又要想方设法填补这种读者语境的不足。
对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课文,有些学生认为既然杜十娘自己有一个百宝箱,就说明她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依靠一个负心汉?所以他们对杜十娘投河自尽的行为不能理解,从而不能深刻的把握杜十娘的悲剧命运。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来正确的认识杜十娘的内心世界和悲剧命运。所以解读文本时,根据学生的背景语境,课前适当的介绍文本的创作背景,作家作品知识,为解读文本提供理解的支架,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解读。
2.尊重读者语境,促进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文学作品一旦形成,在其流传的过程中,其内容和形式几乎是不变的。但文学作品本身又是一个独立性与开放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体。它的内涵可能会随着一代代读者的变更而变更,因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他们的背景语境是各不相同的。
朱自清的《背影》一经问世,关于他的主题,就有好几种观点。人们从文化角度解读《背影》,认为这是父子之间的灵魂碰撞,人格交流,是儿子对父亲的忏悔和敬意。段崇轩先生认为《背影》是儿子成人后,经历生活磨难,对父亲的理解和肯定;韩军老师认为《背影》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的思考,是两代人生命沟通的桥梁。这些解读都有一定的道理。之所以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出现形形色色的解读,是因为读者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和自身的生活经历来解读。但是,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不代表随意性的解读。多元解读是有限制的,解读时要遵循以下两原则:一是文本有这种解读的可能性;二是读者语境不能脱离文本创作时的话题倾向。
三、关注作者语境,丰富文本内容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对其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特定的社会现状的反应。解读文本时,必须依据文本创作时的特定社会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特有生活境况,才能客观、准确、深刻的领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孟子所说的读书要“知人论世”,其实指的就是要关注作者语境。
如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很自然的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等等。尤其会介绍史铁生在21岁双腿瘫痪,曾想过堕落自暴自弃,甚至自杀,而母亲却始终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母亲去世后,史铁生独自来到北海,写下了《秋天的怀念》。学生了解这些后,再次走进文本,都能明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怀念母亲、歌颂母爱。但是文章理解到这个程度还不够,教师还要结合作者的痛苦经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挖教材,这篇文章在怀念母亲之外,作者是否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生命态度?只有读懂作者这个人,才能读懂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和心灵。
语境学指出,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寻绎语义脉络,还原感受并创造语境,建构对文本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要树立语境意识,从文本语境、读者语境和作者语境多个层面来把握文本内涵,这样才能透过语言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点)
[责编夏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