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故事更重要的是情感
——例谈古代叙事诗教学内容的确定
2016-03-02何登保
□何登保
比故事更重要的是情感
——例谈古代叙事诗教学内容的确定
□何登保
叙事诗虽然有故事,但它并不重视叙事的联贯、情节的铺排。它往往以情挟事,具有鲜明的抒情气质。教学中如果只关注了故事,那么就忽略了诗歌中丰厚的内涵。因此,在确定叙事诗教学内容时,显然是“情”胜于“事”。只有把握了“情”,才能捕捉到诗歌的“魂”,才能真正把古典诗歌教学的审美任务落到实处。
叙事;抒情;审美
中国古代叙事诗虽不算发达,但数量也不少,其中《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长恨歌》等优秀诗章还选进了中学教材。古代叙事诗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叙事诗因为有故事,而且往往有生动性、曲折性,所以,赏析故事常常成为许多老师教学设计的突破口。
先看看一个老师执教《氓》(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二)的教学片断:
一、介绍《诗经》相关知识(略)
二、学习文言词句(略)
三、师生共同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的内容(略)
2.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学生讨论后老师概括:
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全过程。故事从“氓”来向她求婚写起,女子虽然对他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满意,但还是答应了他;两人很顺利地结婚了,婚后的生活贫困、辛苦,女子毫无怨言地操劳着家务,“氓”开始时还好,慢慢地,随着生活的好转,他的脾气变得粗暴起来,他的行为荒唐起来。女子只能自己伤心。不过,对于这种状况她不会无限期地忍受下去的,她想,既然“氓”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
我们考察这位老师的课堂,介绍《诗经》的相关知识,学习文言词句,已花去了大半节课的时间。等到真正深入文本,讨论分析了这么一个故事,基本上就结束了学习。显然,这样的教学,是蜻蜓点水式地浮于表层的。
再看看一个老师教学《孔雀东南飞》(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二)的片断:
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全诗,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经过多少个回合的讨论,概括出如下标题(其实网上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概括)
第一部分(1—2段)兰芝自诉(开端揭示矛盾)
第二部分(3—12段)遭遣盟誓(发展推进矛盾)
第三部分(13—22段)被迫改嫁(继续发展继续推进矛盾)
第四部分(23—32段)双双殉情(高潮矛盾进入顶峰)
第五部分(33段)鸳鸯和鸣(结局解决矛盾)
虽然这首诗中有故事,但是依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脉络去梳理情节,把这首诗像小说一样去教学,显然消解了它作为诗歌的魅力。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不是个别现象。我们从平时的课堂观察和网络搜索的资料看,大部分老师教学叙事诗时,都是从故事开始的,或者说,热衷于分析诗中的情节。
但是,我们以为,叙事诗虽然有故事,但它并不重视叙事的联贯、情节的铺排。叙事诗终究是诗,它往往以情挟事,具有鲜明的抒情气质。教学中,如果只关注了故事,那么就忽略了诗歌中丰厚的内涵。因此,在确定叙事诗教学内容时,显然是“情”胜于“事”。只有把握了“情”,才能捕捉到诗歌的“魂”,才能真正把古典诗歌教学的审美任务落到实处。
我们以《氓》《孔雀东南飞》《长恨歌》为例,说说如何深入到诗歌的情感深处。
一、从一颦一笑看弃妇的“痴”情
古代叙事诗写人,都写得很含蓄,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一抹笑容、一个动作、一处语言,来探究人物的心灵世界。
教学《氓》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从全诗看,女主人公对氓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试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并结合人物的一言一行作具体的分析。
这个问题,有较高的概括力,也有较大的探究空间。我们和学生共同研究,选择最精准的词来概括女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最后确定了三个词:痴、怨、愤。
然后,我们从诗歌中的一些典型片断来体悟女主人公的情感。
先看看她“痴”在何处?
请关注这样一组典型的动作:送别——宽慰——应允
氓以“贸丝”来求婚,开始并不顺利。而痴情的女子在送行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安慰。同时,答应了把婚期定在秋天。在相送的路上,还一再叮嘱:不要耽搁了啊,就在这个秋天,带上你的车,来到我的家……
请关注一下这样两个相关的动作:望——哭见——笑
每每痴情地登上高处,伫立远望,焦灼不安地盼着男子的到来,“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用望穿秋水,望眼欲穿来描摹她的心态都不为过。男子终于来了,“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子不再羞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欢天喜地地迎接他……
请关注对男子称谓的变化:氓——子——复关——尔
氓——故事的开头,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属于客观称谓;子——对男子的美称,两人已确定终身,亲昵的称谓中充满着爱恋之情;复关——以地名代人名,表明女子对男子的用情之深,爱屋及乌;尔——两人婚事已成,随意的称谓中显露出亲近。
因为有这样的“痴”情,婚变后的“怨”与“愤”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怨自己——“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懊悔自己沉溺于爱情,懊悔自己没有认清男子的本质,懊悔自己婚事的草率。怨男子——“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婚后多年的生活是贫困的,婚后的家庭劳动是艰辛的。但是,她并非因贫穷和辛劳而心生怨气,无法忍受的是丈夫的离心变节!怨兄弟——“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女子带着满心的创伤回到娘家,亲兄弟不仅不同情她,反而嘲笑她,真是雪上加霜!
从痴心到埋怨,她陷入无法排解的悲伤中。伤心到极处,一种受骗的愤怒涌上心头。但是,请注意,就在女子下决心要和男子一刀两断彻底决绝时,那当初恩恩爱爱山盟海誓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又流露出对那份那以割舍的爱恋!因此,结尾的“亦已焉哉”,相当于说“那就算了吧”!像是一种决绝的态度,实际上还是一种无奈的呼喊!
这首诗中虽然有故事,但是,我们要感知的是女主人公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跳动的感情脉搏,真正打动我们的也是女主人公时而是喜、时而是悔、时而是自伤、时而是斥责的复杂情感!
二、从人物的关系链看兰芝的“悲”情
《孔雀东南飞》中,虽然有生动的故事,但是,它毕竟是诗,我们要跳出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兰芝的“悲情”。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刘兰芝的悲剧是否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从人物的关系链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兰芝悲剧的制造者。
焦母:专横而又挑剔。
焦母要赶走兰芝,第一个理由是“此妇无礼节”,果真如此吗?我们让学生深入文本——
从“十三能织素”至“十六诵诗书”,可见兰芝知书达礼;从“十七为君妇”至“守节情不移”,可见兰芝忠于爱情;从“上堂拜阿母”,到“却与小姑别”,临行告别彬彬有礼,说话不卑不亢,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博大的胸襟。
焦母要赶走兰芝的第二个理由是嫌兰芝品貌不好,且以东家贤女“可怜体无比”,诱惑焦仲卿。刘兰芝品貌果真不好吗?我让学生深入文本,注意这样几个片段——一是关于临行之前的“严妆”描写,可以看出刘兰芝流光溢彩而又浑然天成;二是兰芝回家以后县令与太守家相继求婚,从侧面烘托出刘兰芝身价之高,品貌之美。
因此,兰芝之悲,悲在婆婆的刻薄与苛责!
仲卿:执着但无奈。
从诗中许多地方我们是可以看出仲卿对兰芝的爱是很深的。
他是执着的――他向母亲质问:“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他向母亲摊牌:“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也向兰芝表明心迹:“我自不驱卿……卿但暂还家……还必相迎取。”分离的时候,更是温情抚慰,山盟海誓。
他又是无奈的——面对母亲的专横,我们看出这个生性懦弱的人,是无力反抗的。我们见到他的是忍气吞声,哭哭啼啼。这样一个软弱的男人,如何能保护好自己的妻子!
因此,兰芝之悲,悲在丈夫的懦弱与无奈。
阿兄:貌似关心实则势利。
刘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郞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我要养活你一辈子吗?像《氓》中的弃妇一样,兰芝也是带着满心的创伤,回到娘家,哪知自己的亲哥哥,却对她挥舞着大棒。
因此,兰芝之悲,悲在兄长的冷酷与刻薄。
兰芝:寻求美好生活而又不愿苟且。
兰芝被休,如果愿意苟且,嫁给太守家就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她期盼的仍然是“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虽然在兄长的逼迫下,要屈服于现实了,但当听到焦仲卿发出的“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悲叹时,这种真爱震撼了她,感染了她,激起了她“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的决心。她的自杀是为爱而献身,而不是遵守封建礼教的“不事二夫”。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努力要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当无法忍受婆婆的专制时她毅然自请遣归,要重新选择生活、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而当她爱上焦仲卿时则对他充满依恋,并把自己的命运与他紧紧相连,以至最后“举身赴清池”,用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真爱。
因此,兰芝之悲,悲在自己内心的坚守。
从人物的关系链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兰芝的悲剧真的是不可避免!“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刘兰芝的悲情是作品中最动人的因子,如果我们教学中,只满足于明白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从反常举动看杨妃的真“爱”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多有争论,我们主张采用爱情说。在教学中可以抓住“长”“恨”两个关键词,来分析诗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情感。
杨妃被赐死之后,诗人极力写皇恨之长,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伤情,时时睹物思人。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充分体现了“长恨”。
如果说,皇之恨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写妃之恨似乎是爆发在一瞬间。自从“昭阳殿里恩爱绝”,只能在“蓬莱宫”中苦捱岁月。忽然,“闻道汉家天子使”,让我们看看杨妃这样两组反常举动:
惊魂——揽衣——下堂
玄宗的使节突然到来,让贵妃不知所措,激动万分,心绪不定地在屋内走来走去,又慌忙梳理打扮,想给使节留下美好的印象,想让玄宗知道自己依然美丽。“花冠不整下堂来”,真是个传神的细节,进一步显示出她的焦急与迫切。
为了说明这一连串动作的反常,我们从长诗的前半部看看杨妃的情态:杨妃用含蓄的一回眸、一微笑,来展示她作为女性的魅力;“侍儿扶起娇无力”,沐浴以后,杨妃身体绵软无力,慵倦而娇弱;“缓歌慢舞凝丝竹”,杨妃的演奏是轻柔的,展现的是柔美。所以,常态下,杨妃是从容的,优雅的。从容优雅的杨妃突然失态,其实是真情的外现!
托物——寄词——明誓
面对使者,如何表达自己对玄宗的思念?怎奈天上人间,无缘相见,只有以物寄情。给玄宗送去什么呢?对于情人来说,钿、钗也许是双方最熟悉之物,多少次,他们耳鬓厮磨;多少次,他们镜前梳妆。最能代表女人的,最能传递恩爱的,也许就是头饰,于是“钿合金钗寄将去”。又恐怕皇帝怀疑不信,于是“临别殷勤重寄词”,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证。这段描写,把杨贵妃不忘旧情,感恩报德,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皇之恨是“生之恋死”,那么,妃之恨就是“死之恋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相恋,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长恨歌》是有故事的,从“杨家有女初长成”到“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春寒赐浴华清池”到“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宛转蛾眉马前死”……这些故事,无疑也是生动的,曲折的,但这些故事是为了传达感情的。如果要看故事,我们不如去看白朴的《梧桐雨》,去看洪昇的《长生殿》。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中学)
[责编吴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