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培养中的情感融入及途径探析

2016-03-02薛花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羞耻感移情内化

薛花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品德培养中的情感融入及途径探析

薛花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当前由于对情感融入品德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致使品德培养缺乏实效性,社会出现道德滑坡。品德培养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的灌输与说教,还必须激发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需要,才能有效避免教而不化。通过培育美感、移情(同理心)、羞耻感等情感融入品德培养的途径,提高品德培养的实效性。

品德培养情感融入存在问题融入途径美感移情羞耻感

一、品德培养中情感融入的必要性

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同时,情感的麻木与缺失,也带来社会道德的滑坡与道德约束力的下降,严重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当前品德培养中情感融入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是由于对情感融入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足,致使品德培养缺乏实效性与社会出现道德滑坡。

品德培养应有益于人性的发展。道德良知应根植于人性的情感,情感是品德培养的人性根基。培养品德,不是用外在的道德准则强加于人,而是源于人性的情感需要。如果没有超越道德准则的情感体验,品德培养会是冷酷且无法激发人的。缺少人的情感,强烈的义务感只能造成对品德培养的机械服从。

因此,当前通过培育美感、移情(同理心)、羞耻感等情感融入品德培养的途径,激发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需要,引发情感认同与共鸣,实现品德培养与人的心灵的协调一致,以提高品德培养的实效性。可以说,品德培养中情感融入的实效性,是关系到实现“中国梦”的重大问题,对确立道德价值观与建构社会的新道德秩序、培养完善的道德人格、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品德培养中情感融入存在的问题

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是品德培养的目标。当前我国品德培养受唯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存在科学化与审美技能化的问题,偏重外在、单调与空洞的道德知识的传授、灌输与说教,过度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轻视道德接受主体内在的情感体验与情感需要,忽视情感接受、认同与自觉内化的过程,存在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情感需要的断裂;品德培养显现科学化趋势,影响道德自觉性的发挥,甚至扼杀品德培养的生命力,导致品德培养缺乏实效性,道德素质出现滑坡。

道德认知虽是品德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但是此种美德袋式的道德认知培养,将品德培养演变为纯粹的道德知识的传授,难以培养完整的人。品德培养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的灌输与说教,还是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对道德知识的接受、认同与内化的过程。品德培养忽视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需要,是违背人性的,缺乏震撼心灵的感染力。情感体验是道德内化的动力。如若没有情感体验,外在的道德知识无法被自觉地接受与认同,只能是外在约束,无法注入心灵,实现道德内化,品德培养难以取得实效。如若道德知识不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内化,丰富的道德知识也无法确保人有品德,导致被动道德的产生、良知的泯灭与道德感的缺失。当前应将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情感需要相结合起来,这是品德培养目标完善化与增强品德培养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二)忽视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需要,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出现脱节的主要原因

品德培养的是内化品德与外化德行的人。品德是源于情感的自觉道德行为展现。当前以道德认知为基础的品德培养,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与分离,道德接受主体虽具有丰富的道德知识和深刻的道德认知,但由于忽视情感认同与情感需要,忽视对人性的培养,致使其在道德内化中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地位,引发逆反心理,使其失去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品德的动力。当面临复杂的道德境遇时,却无所适从,产生严重的道德冷漠,无法实施道德行为,成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冷漠无情的人,致使当前品德培养缺乏实效性。

在品德培养过程中,是非善恶的道德认知是实施道德行为的基础与前提,但并不必然实施道德行为。品德培养要将“要我实施”转化为“我要实施”,就必须激发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需要。情感需要是道德接受主体自觉实施道德行为的主要因素。正是对道德知识的内在情感体验以及由此萌生的道德需要,才将道德知识接受、认同与内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自觉实施道德行为。情感需要是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础,是道德知识内化及其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和动力,也是实施道德行为的动机。因此,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应满足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需要,使其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结合,提升道德境界,塑造道德人格,增强品德培养的实效性。

(三)偏重道德说教与灌输,轻视情感体验内化

当前社会道德冷漠与道德沦丧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品德培养在方式上偏重抽象、空洞的道德灌输与说教,轻视震撼道德接受主体心灵的内在情感体验,使其缺乏情感接受、认同与内化品德的动力。品德培养要确立道德价值观,仅以外在强制、单向的道德灌输与说教向道德接受主体传授空洞、抽象的道德知识,轻视其对道德知识的情感接受、认同与情感体验内化,违背品德内化规律,无法使其获得对道德价值与生命意义的真切感悟,会对品德培养内容感到枯燥与乏味,萌生排斥与抵触情绪,达不到以理服人的效果,道德知识无法内化为品德。脱离人性和情感需要的外在约束性的道德灌输与说教,将道德准则的机械遵从视为品德培养的目标,要求道德接受主体无条件地接受和认同违反其身心发展的道德知识,使其成为外在道德他律的被塑造者,被动地理解、接受与遵从道德要求,缺乏内在的情感体验与共鸣,无法做出道德判断和实现道德自律,品德培养缺乏感染力与实效性,只会培育出冷漠的道德知识的容器和知行脱节的虚伪的道德人格。

我的童年是在物质高度匮乏中度过的。当时要半个月才能吃一顿干饭,其余全是稀饭,饭勺扔到稀饭桶里的时候,发出“咚”的一声水响,水花溅得很高。可是,它同时也是快乐的:我可以整天在田野上抓鱼、逮鸟,玩到把肚子咕咕响的饥饿感都能忘掉。苦难的生活情景和我很高兴的那种情绪,是结伴在一起的。

外在的道德要求只有被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接受、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情感需要,才使其自觉地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价值观。道德接受主体通过内在情感体验,到达晓之以理,不断提高道德判断与抉择能力,实现道德自律,提高品德培养的实效性。

三、品德培养中情感融入的途径

由于当前对情感融入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足,致使品德培养缺乏实效性、社会道德出现滑坡。因此,可以通过培育美感、移情(同理心)、羞耻感等融入品德培养的途径,提高品德培养的实效性。

(一)培育美感

唯有美感的心灵,才能真正理解品德,才是品德高尚的人。人的心灵不可能是邪恶而美的,或是高尚而丑的。培育美感,主要是培养感受与领悟美、欣赏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怡情,以美感人,实现以美感完善品德。在美感的愉悦体验中荡涤和净化心灵,陶冶道德情操,激发情感认同与共鸣,自觉地接受品德培养的内容,由美趋向善,完善道德人格,实现品德培养塑造人的目的。

美感体验是生命存在的需要,是人特有的理解生命意义的生存方式,是对人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追求。人不能缺少美,对美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发展程度越高,对美的需要就愈强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的需要作为人的生命的高级精神需要,是人性的需要,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美的需要的满足给人以美感体验,美感是人特有的感知美的事物所激发高度愉悦的情感体验,感染人的心灵,启发生命向善。随着美对人的精神层次的提升,人格也趋于完善。人总是向往和追求美,依照美的标准完善自身,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而在美感体验中,人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到达尽善尽美的境界,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实现立美完人的目的。

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基于人作为道德的存在者是最终目的,从伦理学的视角阐述美,将美与道德类比,提出美是人的道德境界的象征,将美看成是自然的人向道德的人生成的枢纽。美以趋向道德为旨归。依照康德的伦理思想,对美的鉴赏即具有美感,能培养品德。人对美的鉴赏,道德要求总是发挥潜在作用,是人的道德抉择。康德还指出,美感是人的情感反应,是人性的显现。人在本质上是道德的人,道德如果脱离人的情感,就无法存在,或成为自然本能,或被视为道德知识,或成为冷冰冰的道德准则。所以,美感与道德密不可分。康德强调培育美感,以培养品德和完善人性。

美与善、美感与道德感内在关联,具有价值的同一性。美与善是人性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善是内在的美,是道德人格之美。美是外在的善,人的善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展现的形象是美。美能促进善,善能确保美的方向。最高的美是与善相结合的美,而最高的善亦然。寓善于美,融美于善,美善相济,实现由美趋向善,到达道德的彼岸。美能将自然的人培养成为道德的人,具有美感领悟能力,能成为道德良善之人。同理,唯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美的心灵。美感促进道德感,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能分辨美丑,也具有分辨真假与善恶的能力,成为有正义感、品德高尚的人。

美感是品德培养的情感基础。培育美感,不是以强制、空洞、抽象的道德灌输与说教传授道德知识,而是通过美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寓教于乐使道德接受主体拥有自由的精神状态,富有审美情趣,在美的欣赏与享受中,产生愉悦的美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与教育者萌生情感认同和共鸣,自觉地将道德认知融入美丑的评判,做出真假善恶的道德判断与抉择,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提升道德境界。正如卢梭所言,具有美感的心灵会不由自主地接受与美有关的道德价值观。因此,激发人的美感体验,培养人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依据美的规律塑造美的心灵,完善道德人格,实现以美立德。

培育美感是通过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人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对美的需要与兴趣,是激发人完善品德的内在活力。品德培养也是培育美感、遵循美的规律完善道德人格的过程。唯有美的心灵才能塑造美的人格,缺少美感,品德培养就成为抽象、枯燥的道德说教而失去活力,无法塑造美的人格。现代社会由于道德缺乏美感,致使失德现象增多。没有道德,美就成为没有灵魂的外壳而失去生命活力。违背道德是与美的属性相背离的,美感的人不会违背道德。美感使人富有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能力,激发情感认同与共鸣,提升道德感悟力,使道德知识内化为品德。

(二)培育移情(同理心)

移情是情感心理机制,也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或能力,是人性或人道的体现。移情作为情感的感染,是替代性的情感体验,是人在道德情境中,将自身与他人换位思考,以想象或推断的精神方式,不由自主地体验与他人相似的情感,是与他人的同情共感,是对他人感同身受,也是同理心[1]。移情是品德培养的人性根基。移情的人从对他人的移情中获得自身的人性,即由他人变得有人性,因此人性也是生发移情的基础。人如若缺少移情就不能成为人[2]。移情是人性的开端,是人与人彼此关爱的基础,是道德的根源与动力。品德培养要取得实效,必须培育移情,激发人的道德需要。

移情有利于培养仁爱的品德。仁爱是经由移情所展现的推己及人的品德。孟子曾指出,人的恻隐之心的移情,是仁爱的发端。当看见他人遭遇不幸时,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恻隐之心,并有减轻他人痛苦的冲动,这是仁爱品德的显现。休谟也曾指出,仁爱是由人性的内在移情心理机制萌生的,对他人无私的关爱。斯洛特进一步指出,仁爱的品德是基于移情对他人的关爱。移情是无私关爱他人的重要根源[3]和道德动机。如若没有移情,人不会关爱他人。移情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增进人与人的友爱互助。移情的人,乐于关爱他人,被关爱的人会受感染,净化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回报施爱者。应培育移情,提升移情能力,唤醒人的道德良知,培养仁爱的品德。

移情激发与深化道德认知。移情涉及接受他人的观念,或体验他人的情感[4]。经由移情对他人感同身受,也使人不由自主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与意见[5],有助于对他人的认识与理解,影响人的道德认知。移情产生于道德内化,也是道德知识内化的心理基础。经由移情,外在的道德知识被情感内化为道德认知。移情也使人在关爱他人后萌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更易自觉地接受、认同与内化道德知识。移情也深化道德认知。移情是人感同身受体验他人的情感,对他人萌生同情与关爱,使人深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的道德认知。

移情参与或组成道德判断,影响人的道德价值观。移情使人领会他人的情感需要,唤醒人内在的道德准则,做出道德判断。人经由移情对他人感同身受,产生怜悯心,并对造成他人痛苦的人或行为产生不满的情感,是移情的本能反应,影响人的道德判断。认可他人的情感,才对他人萌生移情,表明移情本身是道德判断。移情是道德判断的标准。行为在道德上的对或错,取决于人的移情能力[7]。移情是道德判断的基础,是否展现对他人移情的关爱是判断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标准[8]。只有对他人移情的关爱,才是道德行为。对他人缺少移情的关爱,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是与道德义务相违背的行为[9]。缺乏移情的人,无法做出适当的道德判断。

移情是实施利他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源于他人却被人由移情体验的情感,是实施利他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移情的人具有道德责任感,越易对他人感同身受,萌生同情,实施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同时也为减轻人经由移情所萌生的痛苦,源于人内在的情感需要,如若不实施利他与亲社会行为,人会有内疚的情感体验,感觉违背自身的道德准则,使人自觉地实施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在实施移情所激发的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后,也使人感到精神的愉悦与满足,更易接受、认同与内化道德准则,形成道德信念,实施更多的利他与亲社会行为。移情作为道德的根源与基础,是道德领域的粘合剂。如若缺少移情的道德动机,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人不会仅凭冷漠的道德认知而实施利他与亲社会行为。

移情使教育者与道德接受主体经由情感共鸣,而非纯理论的道德灌输与说教,使道德接受主体树立道德价值观。移情作为人的内在情感与潜能,能唤醒人的道德良知,净化心灵,完善道德人格。移情的人具有道德能力,移情充分发展的人也是品德完善的人。因此,培育移情或同情共感能力,使道德接受主体不由自主地进入教育者的情感领域,体验其意向性感受状态,使他们在同情共感的体验中,交汇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接受主体将道德知识内化为品德,避免苍白无力的道德灌输与说教,增强品德培养的实效性。

(三)培育羞耻感

羞耻感,也称羞耻心,是人对自我的道德品质、思想与言行违背道德标准,对自我或接受他人对自我的否定性道德评价,在心理自觉萌生羞愧、内疚、耻辱、悔恨、痛苦、否定的情感体验,是人积极的心理反应。羞耻感是人主观自我否定的道德情感,是人因体会人性和道德价值被亵渎,在内心萌生自我谴责的道德意识,也是人的是非、善恶观念。人唯有道德良知,才萌生羞耻感。羞耻感是人的本质属性与道德底线,是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感。羞耻感作为内心痛苦的情感体验,使人自觉放弃邪恶的言行,实现道德自律。人唯有羞耻感,才有为善之心。如丧失羞耻感,则有为恶之念。

羞耻感是道德内化的标志,能激发与深化道德认知。羞耻感是人内在的道德要求,是人自身违背道德准则,依据是非与善恶的道德认知而自觉萌生的痛苦体验,是道德内化的标志。道德认知是萌生羞耻感的基础与前提。外在的道德知识只有被内化为道德认知,才会萌生羞耻感。羞耻感也能激发和深化道德认知。羞耻感是道德认知的情感动力。羞耻感是人对自我道德的否定评判的情感体验,激发人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认知,使人知羞明耻。没有羞耻感,就无道德认知,也就丧失人性,无恶不作。羞耻感是人以内化的道德准则做出道德判断,也深化道德认知。

羞耻感是品德养成的基础与发端,也是评判人的品德的标准。品德培养是弃恶趋善的道德内化过程。羞耻感作为人的道德底线,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能力,使人自觉意识到自身道德品性的欠缺,是人由恶趋善的发端与萌芽,是道德良知的觉醒,是人扩充内心善的开端。具有羞耻感的人,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正如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如果人对实施邪恶感到羞耻,具有羞耻感是品德的发端。羞耻感是评判人的品德的标准。有品德的人是有羞耻感的人。羞耻感是品德的人内在具有的善良品质,是人的品德完善的标志。无羞耻感是最大的恶。罗尔斯曾指出,如果人没有品德,将会有损作为人的尊严,就会感到羞耻。可见,羞耻感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羞耻感是激发人自觉抑恶趋善的内在心理驱动力。羞耻感是人对自身的邪恶萌生的情感体验,是从否定方面认同善并自觉趋向善,显示人的道德抉择能力与道德自觉意识,是激发人自觉抑恶趋善的内在心理驱动力。羞耻感激发道德责任感,使人不断自我反省,是人对邪恶的畏惧,可从根源遏制邪恶的萌生。如人对实施邪恶有羞耻感,表明他仍有趋善的内在动力,会感到内疚,深刻反省自身,抑恶就善,不断完善品德。恰如孟子所言:“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10]以品德修养不如他人为羞耻,就会使人为避免羞耻而提升品德。即羞耻感的痛苦体验和避免萌生羞耻感的心理感受,是人自觉完善品德和塑造道德人格的内在心理驱动力。

羞耻感是人内在的道德约束力量,是实现道德自律的心理机制和情感基础,是养成品德的基本保证。外在的道德准则要依赖人的道德自律才能被接受、认同与内化。而羞耻感引导人的道德价值取向,自觉地抵制不道德的言行,使道德要求由外在他律转为内在自律。人有羞耻感,才有道德自律的动力,才有趋善而为的力量。羞耻感是人内在的必不可少的道德堤防,是养成品德的基本保证。出于对羞耻的恐惧,为避免羞耻产生的内疚与不安,才使人实现道德自律。羞耻感是人抵制邪恶欲望的道德堤坝,如果人缺少羞耻感这道防线,道德良知就会泯灭,敢于实施任何邪恶行为。羞耻感使人具有道德自律与慎独的道德品性,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当前社会道德风气恶化,道德失范现象多发,人的道德素质出现滑坡,是由于人缺少羞耻感。由于不重视羞耻感的培育,造成道德接受主体缺少羞耻感,品德培养也缺乏实效性。培育羞耻感,使人知羞明耻,是品德培养的内在要求。羞耻感使人净化心灵,陶冶道德情操,自觉接受外在道德要求与道德教化,使人形成是非与善恶的道德价值观,不断完善品德,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因此,当前培育道德接受主体的羞耻感,使其将知羞明耻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以提升其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品德培养的实效性,防范道德失范,净化社会道德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针对当前品德培养中情感融入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情感融入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培育美感、移情(同理心)、羞耻感等情感融入品德培养的途径,激发道德接受主体的情感需要,引发情感认同与共鸣,实现品德培养与人的心灵的协调一致,以提高品德培养的实效性,确立道德价值观与建构社会新道德秩序,培养完善的道德人格,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Michael Slote.The Philosophy of Empathy.Phi Kappa Phi Forum, Spring, Vol.91(1), 2011:13.

[2]Lou Agosta. Empathy in the Context of Philosophy.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Preface xiv.

[3]Michael Slote. The Ethics of Care and Empathy.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Ltd press, 2007:15.

[4]Julinna C. Oxley. The Moral Dimensions of Empathy: Limits and Applications in Eth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ngstoke : Palgrave Macmillan, 2011,P5.

[5]Michael Slote.The Philosophy of Empathy.Phi Kappa Phi Forum, Spring, Vol.91(1), 2011:15.

[6][10] 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Michael Slote.The Philosophy of Empathy.Phi Kappa Phi Forum, Spring, Vol.91(1), 2011:14.

[8]Michael Slote. The Ethics of Care and Empathy.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Ltd press, 2007:31.

[9]Michael Slote. The Ethics of Care and Empathy.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Ltd press, 2007:31.

(责任编辑:刘宇)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tegrated Way of Sentiment Involvement in the Moral Cultivation

XUE Hua

(SchoolofMarxist,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understanding of sentiment involvement moral cultivation is not enough, so the moral training is lack of actual effect and the social moral landslide. Moral cultivation is not a simple moral knowledge and the sermon, it also should stimulate main body accept the moral emotional need,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teach without consequences. We can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of moral cultivation by the way of cultivating aesthetic feeling, empathy (empathy) and shame which can make emotion into moral cultivation.

moral cultivation; sentiment involvement; existing problems; integrated way; aesthetic feeling; empathy; shame emotion

2016-05-06

薛花(1981-),女,辽宁抚顺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5-5843(2016)09-0034-05

10.13980/j.cnki.xdjykx.2016.09.006

猜你喜欢

羞耻感移情内化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