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前阅读法的尝试
2016-03-02金永来
金永来
(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
关于课前阅读法的尝试
金永来
(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
语文阅读虽然十分必要,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因占用大量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课内阅读固定安排在课前三至五分钟,不仅保证学生课前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熟悉,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快速引导;而且集中课堂教学时间,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践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课前阅读;方法;阅读内容
高三复习阶段,因为要求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我安排学生每节语文课前三至五分钟按页码(每次两页左右)坚持阅读,以强化对作文素材的理解和积累。即每节课前候课铃声一响,语文课代表按计划组织大家集体阅读;教师走近教室,就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步入课堂,查看讲桌上值日学生填写的《班级日志》后,巡视阅读情况,等学生阅读结束,即可进入正常教学。
为此,联想到高中三年所有语文课的课堂阅读,我想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方法,并将阅读任务借此完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内对课文的阅读,当然这也是非常必要的。然除了文字量比较适中的课文外,高中阶段有很大一部分课文是比较长的,课内安排阅读自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这就会影响教学计划中对重难点问题充分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一般,虽然教师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时必然要阅读新课;然而现实情况是,预习环节往往因缺乏持续的监督检查,导致部分甚至全部学生根本无视或者无暇顾及课前预习,致使学生在课前连起码阅读一遍课文的目的也达不到。这让教师不得不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时间充裕与否,都必须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或个人或集体阅读课文;遇到较长课文,不得已只能勉强安排一遍。如此阅读,对于能够选入课本的这些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经典文章来说,其在阅读时需要了解的基本内容和由阅读延伸出的语言的规范性、感知性、音韵性等诸方面的益处,那是很难得到的。
结合实践,我想与其在上课过程中被动安排过多时间阅读课文,不如另辟蹊径,真正重视这一环节,将阅读环节固定在课前,并且每次置于学生的组织和教师的监管下,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课前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熟悉,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快速引导;另一方面节约或集中课堂教学时间,保障教学任务的充分完成;同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践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还可以通过反复或大量的阅读,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具体做法是:在每节语文课前一分钟候课铃声响起,课代表组织学生进入相关内容的集体阅读,一般要求在三至五分钟内完成。至于阅读内容和阅读量,每学期或者每一册前,教师在与学生沟通商议的基础上做一定的规划和指导,让他们知道要阅读什么,阅读多少,从而使大家提前做好必要准备,铃声一响迅速进入阅读状态。那么具体在日常教学中要阅读哪些内容呢?
1.从高一到高三,只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每册课本中连续的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在每节课前依次阅读。一般只要预计本课需要几课时,每节课前都将课文阅读一遍,直到本课教学结束;如果遇到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依教学进度,力争在第一节课前组织大家阅读全文,后几节课可分别安排阅读一部分。
2.平时考前复习阶段,可重点阅读要求背诵和识记的内容。每次考前复习阶段,可就本阶段所学篇目中需要背诵的课文反复强化阅读或背诵;或选择配套资料中需要识记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阅读;或阅读一些作文素材,以及一些优秀作文或满分作文。
3.高三阶段,重点阅读规定的背诵篇目。进入高三,要相对集中阅读《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前期先阅读后背诵,后期突出背诵;临近高考,要限定背诵篇目,并可穿插默写,力求高考中背诵默写题不失分。
4.文言文阅读应该作为课前阅读的重头戏。文言语感的培养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和捷径,培养的方式唯有阅读。从高一开始,只要课本中选进的文言文,都要在学习阶段反复阅读,力求熟读成诵。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也要重视文言文的阅读,使其贯穿整个复习过程中。
5.阅读课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养。一段时间,若需要了解某方面的知识,可通过搜集筛选,整理后印发给全班学生,作为课前集体阅读的资料。比如传统道德文化经典、民俗民情介绍、文章精彩片段、古今中外名人介绍、地理知识、国际国内大事等内容。
语文学习,阅读是关键,将阅读分解在每节课前,并不是说在上课过程中就取消了阅读。课内阅读,教师可根据实际酌情安排,只要有利于教学,其方式方法不拘一格。提倡课前阅读,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极大地减少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顾虑和担忧,这较之于以往不得已在讲课过程中安排阅读来说,更有利于教师得心应手地掌控教学过程,也更有可能深入探究重难点。这一改变,牵引着学生向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迈开第一步,让教师在摸索了长时间还依然处于固化的教学模式中突出重围,集中精力去探索更多环节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新方法。
严正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