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网络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网民媒介

谭 祎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当前网络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

谭祎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大众传媒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与信任,但近几年出现了有偿新闻、低俗新闻甚至虚假新闻,这样的现象对社会以及大众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为了规范媒介的行为,促使媒介健康地发展,媒介批评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使得网络媒介批评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网络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媒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媒体;媒介批评;问题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台湾学者黄新生出版了《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一书,书中对媒介批评进行了探索,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媒介批评展开研究,并且陆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目前来看,我国媒介批评的主要定义有以下几种:

刘建明对媒介批评的定义是: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

雷跃捷认为,所谓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众传播活动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吴迪认为,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

以上学者对于媒介批评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媒介批评就是媒介批评主体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媒介本身及其产品、工作者、制度等作出价值判断,包括对其的肯定与否定。媒介批评不能只是指出其弊端,也应对媒介作出肯定,这样才能鼓励媒介在保持自身优点的同时,改正缺点,使其健康地发展。

关于媒介批评主体我们要看到它不仅只是局限在媒介批评专家、媒介监管者,普通受众也包括其中,并且普通受众占到了媒介批评主体的大部分。媒介批评者在进行媒介批评时也不能够完全凭借其主观意识,要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媒介展开批评,并且要根据正确的价值观来对其作出判断。

媒介批评实际上是对信息的一种反馈,通过反馈能提升传播的质量,促使媒介以更好的方式传播信息。媒介批评也是对媒介的一种监督,通过媒介批评能够规范媒介的传播行为,有效地促进媒介健康、持续地发展。除此之外,媒介批评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如果一个社会运用媒介批评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的话,那么表明这个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也就是说,如果每个应当承担媒介批评职能的公民,都能够自觉地运用媒介行使自己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的权利,并且能够对媒介行为进行批评和监督,这本身就表现出这个社会的成熟与进步。[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介批评诞生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互联网开始发展,到如今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规模。而随着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社区论坛等的开通,广大网民也开始利用这些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慢慢地,在这些社区论坛里就开始有了关于媒介的批评。

最开始网民只是通过论坛发表自己对媒介的看法和见解,这可以算作最初的网络媒介批评形态。随后有的网站开始设立媒介批评专栏,里面登载关于媒介批评的文章,这样的批评是较为专业的。现在很多网站都有关于媒介批评的专栏或社区,里面有专家学者,也有新闻爱好者等,他们通过这些平台发表文章或以讨论的形式来对媒介行为等进行批评。例如,人民网就有专门的媒介批评栏目,新浪网、搜狐网设立了传媒频道。除此之外,还有2007年开通的媒介批评网,它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媒介批评专业站点。媒介批评网注重运用批判性的思维观察、分析、批评当代的媒介行为、媒介现象、媒介产品,以此促进中国大众媒介的良性发展。

以上这些足以表明网络媒介批评已经成为媒介批评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表明,网络媒介批评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网络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

(一)批评不够深入

媒介批评专家的批评是具有权威性的,他们的批评往往理性且分析透彻。由于网民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文化习俗等存在较多差异,所以他们的媒介批评也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大多数网民都不是媒介批评专家,他们对媒介批评也没有专业性的理解,因此所发表的言论也只是停留在表层。他们大多数只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感性多于理性,不能真正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利用微博进行媒介批评由于字数限制自然就不能够深入。发微博一般是在140字以内,这样的字数限制就使得媒介批评只能够停留于表层。

(二)批评的影响力不够大且持续性不强

媒介批评专家学者所发表的文章是权威的,其对媒体的影响力很大,而网民的媒介批评由于缺乏专业性,影响力相对较小。因为网络媒介批评的言论不够深入,没有说服力,受众对其印象不深,并且网民能随时将看法发表到网上,这必然导致信息泛滥,人们在浏览时必然是选择性地观看,网络媒介批评的影响力也随之降低。除此之外,由于网络的更新速度极快,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热点,人们的关注点也会从之前的热点迅速转移到新的热点上,而针对前一个热点所出现的问题,其媒介批评如果不权威、不具有说服力的话,影响力必然是易逝的。

(三)批评言论偏激,出现网络人身攻击

网络的自由开放性、隐蔽性,使得网民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虽然网民的数量日渐增多,但网民的媒介素养整体不高。很多网民为了泄一己私愤而爆粗口,发表的言论极为偏激,有的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其对记者、明星进行人身攻击已经成为常态。这样的媒介批评会对一些网民的价值判断产生干扰,这种媒介批评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四)网络管理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而且网站自身的管理也不够完善。人人都可以发表看法进行媒介批评,而网站也没有对这些批评进行筛选,导致有些负面的媒介批评也被传播给了大众,带来了不良影响。进入某媒介批评网站,发现网站公告还是2008年的,很多内容也都是几年前的了,甚至有的板块无法进入。这样来看,这个媒介批评网站形同虚设,这样的媒介批评也就不能对媒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网络媒介批评怎样健康发展

我国的网络媒介批评在不断地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加强制度管理,健全体制

近年来,我国对互联网的发展制定了新的方针,即为:“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2]如今,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完全实行网络实名制,这就使得网络谣言、网络人身攻击层出不穷。实行网络实名制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问题的产生,政府应当针对网络实名制出台相关的政策。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当鼓励开设媒介批评网站,网站与网站间也可以实行合作,这样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媒介批评并参与媒介批评,更好地发挥媒介批评的作用。

网站也应当重视媒介批评,设立媒介批评专栏等。重要的是,网站应当对媒介批评设立“把关人”,对相关文章进行筛选,杜绝虚假消息的传播,对过于偏激的言论作出处理,将全面、深入的媒介批评传播出去,将真正权威的内容传播给广大受众。

(二)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网民数量众多,但网民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不高。郑保卫认为,公众需要具备的媒介批评素养和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媒介识别能力;二是媒介评价能力;三是媒介监督能力。[3]媒介识别能力即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分辨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好坏;媒介评价能力即依据自身的价值观,指出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益处与害处;媒介监督能力即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和媒介批评理论知识,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作出批评,以此来进行监督。

如果网民对媒介批评的专业性理解不够,言论过于偏激就会削弱媒介批评的影响力。因此,要积极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让网民们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正确地分析媒介行为,以此来减少对大众的误导。只有当公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的时候,当他们对所得到的新闻、大众文化产品越来越谨慎、越来越挑剔时,就会对传媒界形成一种舆论规范,促进其自律。[4]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媒介批评由之前的少数人批评,发展到普通大众也可以对其进行批评。网络媒介批评有其自身的优点,如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传播内容多样化。从更深层次来说,网络媒介批评能够提高大众媒介素养,有利于对大众传媒展开舆论监督。媒介批评本身就是为了监督媒体,网络媒介批评则加大了监督的力度。但互联网也有其自身的缺陷,这使得网络媒介批评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提高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时代需要更多的媒介批评,以此来使媒体真正做到:当社会哭时,不要让它哭得更加伤心;当社会笑时,不要让它笑得太过狂妄。

[1] 郑保卫.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10(4):22.

[2] 宋香云.论我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策略[J].理论视野,2007(1):24.

[3] 郑保卫.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10(4):23.

[4] 王宇静.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媒介批评探析[J] .东南传播,2011(7):47.

G206.2

A

1674-8883(2016)17-0060-02

谭祎(1992—),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业务。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网民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书,最优雅的媒介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