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报告

2016-03-02李倩倩徐光英蒋杰威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负面价值观

李倩倩 徐光英 张 旭 蒋杰威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报告

李倩倩徐光英张旭蒋杰威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笔者对武汉地区424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一是负面新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责任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政治的满意度,弱化了政治效能感;二是负面新闻使大学生在人生目标上倾向于长远与自我发展,手段上陷入忧虑,以及易陷入思想和行动的偏差;三是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勇气,使其道德评价呈现怀疑倾向,但他们仍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信息环境中坚持良善主流;四是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原有的职业认知,更新其传统职业观念,使其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展现与职业保护。

负面新闻;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调查报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日益展现出强大的信息传播活力和舆论调控力,对社会舆情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市场竞争和交换利润的压力,[1]新闻报道为了追求更高的关注度,在对新闻进行筛选时更加偏向于能吸引眼球的负面新闻,甚至在标题或者报道中突出新闻事件中的某些词汇或者方面,以强烈调动受众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精力充沛、追新求异和思想敏感的群体,是各类新闻的主要受众,也是受其影响最深的受众。

本次抽样调查在武汉地区高校各年级大学生中进行,主要了解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以及择业价值观的影响,以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与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负面新闻。关于“负面新闻”的界定,有学者认为,负面新闻是指经人加工、带有危害性的消极的新闻报道,一般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报道的内容是负面的信息,产生的影响也是消极的;另外一种是报道的内容本身并不是负面的,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当,产生事与愿违的消极影响。[2]换言之,一种是新闻事件本身负面,一种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影响负面。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指出“负面新闻”这一概念至少有三重指向:一是负面事件的新闻;二是负面价值的新闻;三是负面效果的新闻。负面价值的新闻指对新闻报道的价值评价负面。事实上,负面事件与负面价值紧密相连,难以严格区分。本次调查报告的“负面新闻”的内涵,结合了上述两种观点及调研实际,指内容负面的社会热点新闻,具体来说,是指对一些人或组织做出的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行为的报道。

第二,价值观。关于价值观的定义不胜枚举,其含义的多样性也促使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划分。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和阜农(Vernon)以斯普兰格的六种价值观为基础,制定了一份“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量六种类型的人——理论型、宗教型、社会型、权力型、经济型、审美型的最高价值和基本兴趣。从国内研究看,学者在分析价值观时,通常采用心理学和哲学上的含义。要么从价值观的内部结构出发,分析价值观的构成,形成了价值观的类型,如邓卓明认为价值观应该包括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心理,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价值标准;要么从价值观的评价领域对价值观进行分类,如黄希庭等把价值观分为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宗教价值观、自我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此次调研基于黄希庭的划分标准,同时依据调研实际,将价值观分为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观四个维度。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

弱化政府信任度。政府信任度主要指对国家上层建筑的信赖程度。总的来说,大学生对政府的政治效能持比较肯定的态度,但是消极的舆论环境依旧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笔者调查到91.3%的大学生看到过拆迁引发的恶性事件,让其评价拆迁行为时,53.64%的大学生认为拆迁易演化为强制拆迁,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被拆迁户的权益,仅7.52%的大学生认为这是相关部门进行城市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表明当大学生置身于拆迁案件的负面新闻时,对拆迁行为的评价也将趋于消极。此外,在回答对“2011年11月3日,郑州八旬老太拆迁现场自焚”新闻的态度时,54.0%的大学生认为“拆迁政策漠视了人们的权益,应亟需重新修订”,15.8%的大学生认为“既然老太不同意拆迁就应协商,强拆只会激化矛盾”,仅有19.0%的大学生认为“此案件可能另有隐情,只要是民众的要求合理,政府便会满足”。可以看出,在负面的拆迁案件报道出来后,大学生倾向于追究拆迁政策本身的不合理,质疑政府的行政能力,仅有小部分大学生辩证地思考,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仍保持信任,期待进一步的真相。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次调研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负面新闻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负面新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责任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政治的满意度,弱化了政治效能感;二是负面新闻使大学生在人生目标上倾向于长远与自我发展,手段上陷入忧虑,以及易陷入思想和行动的偏差;三是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勇气,使其道德评价呈现怀疑倾向,但他们仍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信息环境中坚持良善主流;四是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原有的职业认知,更新其传统职业观念,使其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展现与职业保护。

[1] 兰斯·班尼特(美).新闻:政治的幻象(第五版)[M].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25.

[2] 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4.

G641

A

1674-8883(2016)17-0027-01

本论文为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新闻事实的选择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市三所高校实证调研”(项目编号:201502080)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负面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互联网负面新闻偏好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基于网络新闻大数据与CSS2013的实证研究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