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本位:让历史的面容鲜活起来——以《不平静的世界》教学为例

2016-03-0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吴红梅

学苑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品德课题材历史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 吴红梅

儿童本位:让历史的面容鲜活起来——以《不平静的世界》教学为例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吴红梅

在教学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时需立足生本,找到历史与生活的连接点,让历史的面容鲜活起来,教师需要做到:分析学情,悄悄掀起历史的面纱;活化历史,轻轻开启历史的大门;回归生活,缓缓释放历史的功效。

品德课历史生活

历史是古人的使者,是记忆的生命,是生活的老师。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增加了相当多的历史题材的主题,这对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知识的既往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儿童不易产生学习的兴趣。怎样将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从而达成教育目标,是我们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笔者觉得,在教学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时需立足生本,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点,找到历史与生活的结合点,使历史与生活巧妙连接,让历史的面容鲜活起来。

一、分析学情,悄悄掀起历史的面纱

“历史那么远,学生知多少。”认知的有限导致学生对历史题材的品德课不感兴趣。笔者认为要上好历史题材的品德课,首先要关注学生,教学之前要深入学情分析,研究学生对历史知道多少,情感基点在哪里,价值观念又如何……用儿童的视角、心理和认知规律去看历史,基于儿童的认知和情感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拉近时空距离,让历史不再遥远。

1.基于起点定目标。

鲁洁教授曾说:品德教育的回归生活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性”回归。所谓“出发点”回归,就是品德教育应该基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坚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儿童实际出发,让课程为生活服务,实现课程生活化。

2.基于儿童选内容。

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只有这样,学生的体验才是源自于内心,情真意切,有真实感的。历史是过去了的今天,今天又是将来的历史,我们解读历史必须立足于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将历史还原成贴近学生今天的生活的内容,才能让历史不再遥远。

二、活化历史,轻轻开启历史的大门

虽然历史本身是多姿多彩,生动鲜活的,但历史远离学生,唯有努力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借助生动有效的教学手段,方能活化历史,开启历史的大门。把历史当作一次旅行,让孩子踏上历史的奇妙之旅,让孩子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激发起对历史的兴趣。

1.与细节对话中融入历史。

“见微知著”,史学亦然,通过小细节可以窥探历史深层的奥秘。让历史的生动情节、感人事件、各色人物等具体细节走进课堂,让学生在与历史细节的触碰中,感知历史的生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历史题材教学更具活力。

2.与调查研究中拉近历史。

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物和事件,更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但是历史已经过去,并且品德教材中的历史内容是有限的,学生无法构建一个客观、真实、立体的历史图景。笔者认为教师要发动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梳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历史素材资源,指导学生挑选有价值的素材在课堂上再现历史的真情实景,拉近历史的距离。

3.与古今联系中牵手历史。

历史是过去了的今天,今天又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学生是遥远的,特别是几百年前的历史对学生来说更是不容易理解,但他又确确实实存在于今天的生活中。寻找历史与今天的交点,让历史与今天牵手,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

只有让历史的话题与内容贴近现实,才能实现时代感与历史感的交融,只有准确把握历史与今天生活的交点,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才会富有生活魅力和现实价值。

三、回归生活,缓缓释放历史的功效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等;通过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形成指导人生的正确的价值观。

1.情感共鸣中激情。

在残酷的枪林弹雨中,孩子们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美丽的童年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故事《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何感想,小女孩为什么要说把自己埋得浅一些呢?此时此刻,远在天堂的妈妈,她的心在滴血,她说——,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站在当年活埋小女孩的地方,一个纳粹士兵他会说——儿童是美丽的花朵,是可爱的灵魂,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

充满情感的语言描述、极具震撼的音像呈现,以情激情,以点带面,一环扣一环,一波又一波,学生的情感始终随着课堂的推进而步步深入。在这样的推波助澜中,学生的情感在心中沸腾,岂能不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自然生成对战争的憎恨之情?

2.价值辨析中导行。

价值的认同感是历史题材的品德课难教的一个方面。学习历史不单单是让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历史的学习中学会思考和辨析,挖掘历史的价值内涵。学习历史要为今天的生活提供借鉴,会学历史、看历史、用历史、分析历史、思考历史。

教学回归现实,引导孩子们认清现在的国际形势,激起他们的忧患意识,并以此为无限的动力,树立热爱和平的情感。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获得指导今后生活的力量和智慧;通过历史的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读懂历史、辨析历史,让历史的面容鲜活起来。

猜你喜欢

品德课题材历史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新历史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