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市级博物馆建设——以建设中的邢台博物馆为例
2016-03-02翟宏友
翟宏友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河北 邢台 054000)
浅谈地市级博物馆建设——以建设中的邢台博物馆为例
翟宏友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河北 邢台 054000)
地市级综合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社会公众接触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便捷的地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地市博物馆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文章结合建设中的邢台博物馆,就地市级博物馆建设谈几点想法。
邢台博物馆;建设;特色;服务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和教育[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作用,已不仅仅显现在文物的收藏、保护和教育方面,更在完善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市整体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于博物馆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不但实现了博物馆对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还在各地市掀起了新一轮博物馆新馆建设和老馆改扩建的高潮。
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市都在综合博物馆和特色专题博物馆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结合建设中的邢台博物馆,就综合博物馆建设谈一点管窥之见。
一、与本地文化及旅游资源相结合,把握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邢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市,如何吸引观众把博物馆作为旅游观光休闲的场所,是邢台博物馆人应积极面对的问题。
邢台博物馆是本市重大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力求打造一座空间舒适、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地标性建筑。该项目位于桥东区开元路历史文化核心区域内,周边有开元寺、清风楼、历史文化公园、古城墙以及待建恢复的顺德府衙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建筑外形为“唐风元韵”的古建筑风格,作为博物馆的主馆地上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地下有1万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地上4层、局部5层,地下1层、局部2层,顶部设计为具有鲜明邢台元素的“井”字造型。
目前,初步拟定的陈列内容有《邢台通史》、《邢国故地》《大元星空》《石刻造像与名碑拓片》、《邢窑邢瓷》《民俗非遗》《红色记忆》和《今日邢台》等专题。该项目已于2015年秋正式动工,预计工期三年,建成后将成为邢台地区文化元素的中心亮点,同时也将极大促进邢台地区旅游业发展。邢台博物馆作为收集、保管、研究、陈列本地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综合机构,不仅是展示邢台城市文明的窗口,也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的殿堂,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
博物馆在旅游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相适应的必然结果[2]。近年来,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的热点与重要旅游资源,在很多地区被纳入旅游发展体系。“5.18国际博物馆日”日益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这是博物馆提升自身价值的机遇,邢台博物馆人要整合有利资源,策划高质量的展览和配套活动,通过品牌提升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来实现邢台文化旅游的新突破。
二、坚持基本陈列突出特色、推陈出新
基本陈列是博物馆的根基和灵魂,最能展现馆藏实力和体现博物馆的作用。突出陈列内容的地方特色,首先要研究并把握本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基本陈列就是要通过文物和辅助展品来体现该市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3]。在博物馆正承担起城市文化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多项职能的背景下,新建的博物馆基本陈列必须进行相应的策划、设计和制作。综合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通常是以承包方式交由专业设计公司来完成。但作为基本陈列的实际管理者,馆方需要对设计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空间布局和陈列形式
博物馆陈列设计作为一种专业的艺术创作而存在。承揽展陈设计项目的机构对博物馆提供的陈列内容有一个创作的过程,即使是已经成型的设计方案,在布展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边施工边调整;对于文物本体而言,陈列不等同于文物展柜的简单摆放。
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陈列形式新颖活泼的展览, 能吸引观众,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4]。博物馆主题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其空间包括展览空间、参观空间和辅助空间。博物馆应在设计前后明确空间的展览设备、陈列实物、辅助展品空间的分割与组合是否合理,能否符合人类工程学原理及观众的视觉习惯;同时要确定参观空间中参观通道宽度的设置是否科学,流线是否顺畅,做到不重复、不交叉、不缺路,符合观者的行走习惯;还应遵循使观者便利的原则,在辅助空间里设置观众休憩的场所和设施,营造温馨便捷的环境氛围,给观者尽量多的人文关怀。
(二)科技手段运用合理
博物馆的发展日新月异,更多改扩建和新建的博物馆都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如场景复原、街景营造、导览触摸屏、投影等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增强展览的互动效果。基层博物馆普遍存在文物藏品匮乏的现象,可展览的文物少了,便需要从形式设计及展陈技术上加以弥补。需注意的是,一味地堆砌最新的科技展示手段,过多关注现代传播技术,会使博物馆基本陈列本末倒置,偏离展览的主题和真正的目的。所以必须明确,高科技手段只是展览的辅助,需要实事求是,合理运用。
布展之先,需要研究哪些文物能突出地方特色。以邢台为例,商周历史、制陶、瓷业史、近现代史较为突出,青铜器、陶、瓷器、革命文物相对较为丰富。设计之初,要有针对地去研究,把握特点,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而对于相对乏善可陈的薄弱环节,就要多引入一些科技元素,利用科技手段弥补展品的不足,以便达到尽可能高的陈展效果。
邢台有3500年的建城史,历史发展脉络特点鲜明,文化遗迹和文物藏品较为丰富,并且也有着较高的历史及研究价值。因此,基本陈列要突出地方特色,需要研究地方历史发展特点,还要研究文物(馆藏和地上)特点和其历史价值,而后将研究成果运用科技手段加以展示方可使观者耳目一新。
三、以人为本,科学运营,侧重服务
从内部来说,人是博物馆运营中的重要资源;从外部而言,人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5]。博物馆作为一个公益性机构,要适应大环境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科学运营;同时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何完善其功能,从而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是面临的新课题。
(一)博物馆发展离不开市场
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机构,虽然盈利不是它的运营初衷,但不能一味摒弃市场营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展陈内容死气沉沉、常年不变、社会功能无法在多方面发展的局面,变封闭、被动的模式为开放、主动的运营,在市场中合理定位。
1.博物馆的市场定位
市场决定经济,博物馆要以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博物馆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必须深入社会的每一个层次人群,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博物馆产品的种类和层次需求,以此来确定博物馆的市场定位。
2.创建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产品
传统如一的展陈模式,很难体现出不同地域博物馆的特色。基层博物馆应发掘利用自身资源,推出富有特色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以邢台为例,邢国文化、邢窑白瓷、郭守敬文化、紫金山五杰以及太行红色文化等元素为邢台独有,如何去打造、创建以此为基础的邢台名片并将其宣传出去是邢台博物馆人需要做的事情。
3.重视宣传与沟通
博物馆要融入社会,就必须全方位地开展各项宣传活动。首先要和报社、电台、电视台合作,开办以博物馆自身服务为内容的专栏和专题节目,定期公布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展览内容;其次是和出版社、印刷单位合作,积极出版和印刷博物馆展览和科研成果,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等节日,走上街头,走进校园、社区、工厂等;再次是建立自己的网站,同步博物馆的最新信息,并设立官方的微博、QQ群、微信群等,增加时尚元素,让博物馆的服务跟上时代的节奏。
(二)探索博物馆服务新起点
服务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职能和组织目标,博物馆的服务内涵在逐渐扩大,在原有的陈列展览、教育和保管等基础上,逐渐增加休闲娱乐、文化消费等的服务。
1.向社会提供文物鉴定服务
当今社会有很多文物收藏爱好者,但很多受限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博物馆科研人员大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有些研究员已有几十年的从业经历,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博物馆可以对这一优势资源加以利用,向公众提供文物知识的讲解、鉴别等服务。利用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空间,开展诸如鉴赏、收藏知识讲座等文化活动。
2.向公众提供保管及保护修复等服务
当今社会,民间对文物的收藏成为一种趋势,但个人藏家往往对文物保藏环境所需的各项技术指标缺乏了解。由于很多技术指标达不到,尤其是金属类、竹木漆器和纸质等对周围保藏条件要求较高的文物,其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为此,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硬件资源,向公众推出藏品保管修复服务,提供相应的场所和技术,同时收取合理的费用。
博物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人文资源[6]。博物馆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作为博物馆人,要不断调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博物馆的有效管理;创建服务型博物馆是每一个博物馆人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提升服务效能,通过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来树立博物馆的形象,使其成为收集、传承、发展本地域文化的先锋高地。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5.
[2]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刍议[J].经济地理,2003(1):121-125.
[3]陆建松.市级博物馆基本陈列应突出地方特点[J].东南文化,1987(3):103-105.
[4]李彩霞.新形势下博物馆展览建设之我见[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94-96.
[5]胡继芳.关于博物馆经营理念的几点思考[J].中原文物,2008(6):107-109.
[6]王桂芝.浅谈改进博物馆服务方式的几点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3):188.
(责任编辑 吕玉英)
Introduction to the Municipal-scale Museum Construction——Taking Xingtai Museum In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ZHAI Hong-you
(Xingtai Cultural Relics Management Office, Xingtai, Hebei 054000,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nicipal comprehensive museum is the forefront of the museum of China, is also the most convenient place for a social public contact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focu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is to build a socialist big power in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museum is embracing a new ushered opportunity.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seum of Xingtai,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everal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municipal museum.
Xingtai Museum; construction; feature; service
G269.2
A
1008—6129(2016)04—0092—04
2016—06—20
翟宏友(1981—),河北邢台人,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