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徐静蕾导演的《我和爸爸》的镜头语言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镜头语言徐静蕾

陈 琳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300)



浅析徐静蕾导演的《我和爸爸》的镜头语言

陈 琳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300)

摘 要:在电影《我和爸爸》中,徐静蕾导演用独特细腻的女性视角诠释了一个“混混”父亲与女儿的父女情深。影片用平淡的叙事风格来演绎复杂的情感,又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将着重从影片中人物衣着外貌、影片画面构图、画面色彩运用、人物独白设计及镜头细节五个方面探讨《我和爸爸》的镜头语言风格。

关键词:徐静蕾; 《我和爸爸》;镜头语言

影片《我和爸爸》是徐静蕾演艺生涯的转折点,因为它赋予了徐静蕾除了演员外的两个新的身份——编剧和导演。该影片被业界看作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一个女性主义电影的文本”,而徐静蕾正是以女性细微的视角,运用“区分性阶段”的镜头语言,展现父女之间难以条分缕析的情感历程。

一、镜头中人物衣着外貌的变化

影片以主人翁小鱼高中、大学、结婚、生子的经历为主线,画面通过小鱼和爸爸老鱼的衣着外貌变化来让观众感知岁月的流逝。高中时代的小鱼是头梳马尾、脚穿白色布鞋的形象,清新稚嫩;进入大学后,变成了披肩长发;结婚生子、迈入社会后则以一头干练的卷发出现在镜头中。而这些外貌特征的变化与小鱼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也隐喻了小鱼对父亲的爱由依赖到照顾的转变。

与小鱼外貌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当然是父亲老鱼。片中,老鱼身着红色夹克出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旁,暗示着父亲当时的年轻气盛。老鱼因介绍妇女卖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出狱后,与小鱼重逢,老鱼身着黑色夹克,人显沧桑。后来,为照顾失业在家的小鱼母女,老鱼去打麻将赌钱养家,上衣再次换成时尚年轻的青色碎花衬衣,暗示着老鱼为了养家“不服老”的心理。

二、镜头画面构图方式的变化

徐静蕾在镜头构图方面特别有心思。在影片前半部分,镜头画面多采用对角线构图,父女俩分别处在画面相对立的角落,二人心中的隔阂、生疏不言自明。因为父亲玩世不恭的性格让女儿小鱼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母亲的陪伴,父爱缺失。而父亲老鱼心中一直愧对小鱼,虽想极力弥补,但却将深深的父爱隐藏于大大咧咧的“混”世态度中。

母亲的去世让父女俩有了重新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与空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时间的流逝中终战胜父女二人心中的隔阂。在两人最初的相处画面中,小鱼还在上初中,老鱼成为小鱼的监护人,两人对话中,对小鱼多是俯拍镜头,通过小鱼的“小”来突出老鱼此时身为人父的“大”。两人同在一个画面的亲密镜头是小鱼窝在沙发上边看电视剧边哭泣,老鱼闻声而来,慢慢蹲下,轻轻爱抚女儿膝盖以示安慰,两人关系逐渐变得亲密融洽。

当父女间的隔阂开始消失,关系开始融洽的时候,老鱼却因介绍妇女卖淫罪被法院判了三年,父女之间的联系再次中断。时隔三年再见时,小鱼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老鱼也有了自己新的女朋友,当父女带着各自的伴侣回家时,两人心中隐藏的对彼此的爱因别人的介入而爆发,因为彼此身边陌生的两人终要夺走自己最心爱的人,最终四人不欢而散。当房间里只剩下老鱼和小鱼的时候,两人才卸下伪装。镜头中父女二人挨坐在桌旁,镜头推至两人头部,画面只留下两人脸部特写,父亲放不下女儿,女儿难舍父亲之情溢于言表。

两年后,离婚又怀孕的小鱼从上海回到北京,父亲也变成单身,父女俩再次重聚在同一屋檐下。小鱼产子,为了让女儿和外孙能过上好日子,老鱼去打牌赚钱,小鱼和老鱼再次爆发争吵。同样是一个画框的特写镜头,小鱼告诉老鱼,自己不要钱,只要能天天回家看见老鱼就心满意足,两人的对话让父女感情升华到高潮。

影片中小鱼和老鱼复杂的父女关系跌宕起伏,从生疏、走近、分离、亲密到永不分离,画面也呈现出冷淡到温暖逐步切换的构图效果。

三、镜头画面的色彩运用

影片主色调呈暗蓝色,这也奠定了影片低沉的主基调。无论是上学时的小鱼还是结婚生子后的小鱼,衣服少有靓丽的红、黄、粉等亮色出现,这突出了小鱼不善表达的个性,而父亲衣服的颜色变化也随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点而变化,如在酒吧衣服就是亮色,在家里衣服多为暗色。影片低调的暗蓝色,寓意父女之间低沉隽永的感情,父女之情不如爱情那么奔放热烈、不如母女感情一般明媚和外向,这种爱的表达是深沉的、低调的,却也是最长久、最难舍难分的。

徐静蕾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在人物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运用了不同的画面色彩,暗示着生活在继续,而深沉的暗蓝色,让人充满归属感,正如父亲对女儿的情感一样,为整部影片锦上添花。

四、运用独白来推动故事情节

影片开头和结尾分别以小鱼的独白展开和终结,场景都设在墓地——青色的松柏和白色墓碑间,片头的独白中仅有母亲,而在片尾的独白中多了父亲。这种闭合式的结构,让这部影片完整。也正如小鱼的人生一样,对父亲的认识由陌生到熟悉到融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父亲的陪伴,才让自己的人生更完整。

影片中的独白还具有承上启下、推动剧情发展的效果。剧中出现大量小鱼的旁白,如借小鱼之口隐晦地告诉观众,老鱼开的酒吧有卖淫女出现,以至于后来老鱼被警察抓。在酒吧,老鱼被警察制服后,画面转到小鱼走在大学的校园里,伴随旁白告诉观众老鱼因介绍妇女卖淫罪入狱三年,不仅交代了故事情节,也告诉观众三年时间过去了,起着提示、交代、省略和总结的作用。

五、镜头细节还原生活原貌

影片《我和爸爸》极富有导演徐静蕾的特色,细微之处显真情。父亲老鱼的形象是个浑身带着“痞子气”的混混形象,但是正如老鱼所说:“混混也能是个好父亲。”影片中多处细节镜头表现老鱼对小鱼的细心体贴和关心,如老鱼给小鱼包饺子这场戏中,有多个老鱼剁陷儿、拌馅儿、包饺子的特写镜头;当小鱼的孩子生病哭闹,为了不影响小鱼睡眠,老鱼抱着孩子走在楼梯上哄孩子入睡,哄孩子镜头转换了三次,正反效果突出老鱼的细心与体贴。

影片还原生活原貌,没有华而不实的镜头,也没有浮夸的故事情节,将父爱女,女爱父的感情如行云流水般地诠释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吴小丽,等.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22.

[2] 吴兰.浅谈徐静蕾的导演风格[J].电影艺术,2006(1):96-98.

[3] 胡小凤.简论徐静蕾电影《我和爸爸》的成长主题[J].电影评介,2010(2):31.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06-01

作者简介:陈琳(1987—),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镜头语言徐静蕾
徐静蕾和黄立行:为何他们的七年一点都不痒
徐静蕾:40岁也可以很美
浅淡摄像机运动镜头
写意与留白:《刺客聂隐娘》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
电影《钢琴家》——谱写生命的序曲
黑暗中的诗意
以《情欲不羁路》为例分析公路电影
电影《霸王别姬》镜头语言下的影视叙事研究
有一种友谊叫前任
李冰冰徐静蕾众明星,评评你们代言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