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重构长江文明”为例
2016-03-02杜翼
杜 翼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重构长江文明”为例
杜 翼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摘 要:有关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学界对于长江文明的主流地位已有广泛的论证,但对以长江文明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还未有显著成效。当前,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发展机遇,通过利用AR技术对中国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不仅能使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而且能开发多元的对外文化贸易项目,带动本国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中国文化产品品牌的美誉度与知名度,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和谐发展。
关键词:长江文明;“一带一路”;增强现实;历史文化
一、引言
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中华文明因汲取了黄河、长江的精华而诞生。其中,长江文明作为中华文明诞生的主流之一,不仅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且开辟了丝绸之路,[1]从而建立了古代世界三大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恒河文明与地中海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为世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迅速迭代的今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开发,已由传统的口头、图文记载等方式向数字化的方式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和科技部的“十二五”专项规划中都明确指出,要发展文化产业,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大方向,需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加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的集成应用,促进文化产品市场的健康繁荣。
当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必不可少,需要文化的力量助力传播,才能消除各个地区的文化鸿沟。这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带来新的机遇。[2]如何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既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又保护、传承人类的历史文化资源财富,是当下科技工作者和文化传播专家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新课题。[3]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以下简称AR)是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科技手段,利用 AR 技术,可以将历史文化资源内容向可保存、可交互的数字化内容(如数字动画、 影像、 声音、 文本等)转化,并实时地叠加到现实场景中,与用户进行实时的交互式体验。过去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开发,跨文化传播,仍停留在特效影像、动画的浅体验上,利用AR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虚实融合的整合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将让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多维度的体验,AR将为历史文化产品升级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一种新的开发思路和技术手段。
本文从“重构长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开发现状出发,阐明了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过程中,利用AR 技术不仅可以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弥补现有的技术手段的不足和缺陷,而且还能对历史文化资源内容进行产业化开发,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跨文化传播保驾护航,产生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二、“重构长江文明”的核心内容及开发现状
“重构长江文明”是考古界的一项重大研究,也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课题。已有的考古学研究,证实了长江文明有别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已独特的文明谱系。长江流域考古发现的文化,如此远古博大、厚重、丰富、完整,如长江上游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宝墩文化、金沙遗址等。目前考古界诸多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代表了长江文明的源头,它古城遗址的规模,陪葬品的数量,历史考证的人口,都完全具备史前大国古城的标准,是全世界罕见的“古城古国古文化遗址”。
目前,对“重构长江文明”的产业化开发,主要方式是通过出版图书、期刊、展览的形式,如武汉园博园内建立了长江文明馆,馆中体验厅以长江沿线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时间走向为线索,让观众乘坐无轨游览车从各拉丹冬出发,饱览雪域高原、高峡平湖、巴蜀奇观、赤壁烽火、飞跃名楼、江南盛景、神奇纬度等七个“最长江”景观,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长江文明。但还未查阅到利用AR 技术手段对长江文明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运营的实践活动。
三、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美学特征和意义
AR是增强现实的简称,它是一种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把现实世界中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科学技术模拟、仿真、解构成人类熟悉的信息类型,再叠加到现实世界刺激人类感官,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的技术手段。增强现实技术增强了人们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同时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从其艺术特性上讲,由于增强现实技术是应用于真实空间构建上,所以增强现实有着独特的现实与虚拟交融的美学特征。
(一)基于AR技术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美学特征
1. AR技术带来沉浸。AR系统其技术实现的方式是将由摄像机等感官设备捕捉到的信息进行虚拟化处理,实时地通过系统自带显示设备传递给人们,并能实现与用户的人机交互功能。其中的跟踪和三维注册技术是AR系统最核心的关键技术。[4]在三维注册技术中,被AR系统捕捉到的信息通过虚拟化处理,形成的虚拟数字内容信息(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声音、虚拟三维物体)被实时地放置叠加在真实场景中,一方面人感觉仍处于真实的空间中,另一方面又能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虚拟和真实将有效地融为一体,所以AR技术带来的沉浸是一种真实的沉浸。
当AR技术运用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人们可以从现实和虚拟环境中获得混合信息,既能通过感官与其互动,又能获取在真实环境中难以捕捉到的信息,从而获得对历史文化资源更全面的感知。比如,在旅游领域,要游览完长江文明所遗存的所有遗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物质成本,旅行者也只能从导游的口头描述、残缺的断壁、文物中了解到各个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各个时期的景象只能来源于头脑中的幻想。而通过增强现实,旅行者甚至可以看到长江流域先民的村落,听到来自早期先民演奏的青铜编钟的乐曲,甚至可以亲手制作一把青铜剑。增强现实,让人们的感官得到延伸,暂时忘却真实的时空,在现实空间中得到真实的、自然的沉浸。
2. AR技术带来愉悦。愉悦一般通过刺激感官产生,在环境空间中,“愉悦性”可以来源于美好环境的刺激,同时还来源于环境创造的“场所感”,以及时光流逝环境带来的“集体记忆”等有“意义”的环境深层结构。因此人们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及对环境意义的探寻两种方式产生愉悦性。例如,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旅游、科普、教育与寻宝、密室逃脱、猜谜相结合,消解了传统的旅游、科普、教育体验中获取信息的复杂、艰深、劳累的体验,使参与者在现实环境中感受到虚拟世界中的愉悦与刺激。
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人们能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体验到现实中不曾出现的叙事性及故事性信息,与环境产生多种可能的交互,从而从历史文化中获取深度的愉悦感。例如,人们在游览三峡时,不仅能领略现代三峡的风光,还能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与环境进行交互,使沿途风景快速变换,感受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畅快。
3. AR技术带来信息满足。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的活动,[5]主要在生理层面无外乎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位感知历史文化资源中的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而这样的体验需要一定的载体,如景观、产品、影视剧、书籍等,使人们实现各器官上的信息满足。
AR技术运用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其交互性的人机界面,可以在现实环境中实时地叠加,展示历史文化资源中自然、人文、历史的风貌。另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常常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人们难以获得所期望的感知信息。例如,三星堆遗址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破败的建筑遗址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可是通过AR技术,增强现实下的人们看到了古城遗址的残垣被重建,断壁被修复,先民正在劳作。通过这种方式,旅游者获得了视觉信息的补偿。再如,出于对文物和古迹的保护,许多景点或文物都禁止游客触摸和进入,旅行者的触觉欲望得到遏制。增强现实技术不但可以营造让游客与历史人物对话、参与历史事件的超现实环境,同时在不破坏文物、环境的前提下,旅游者的触觉信息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4. AR技术带来消费欲望。人类的活动,基本上可看成是根据自身需求而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依据人类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而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求知需求和美的需求两个层次。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可以通过购买AR文化产品,参与AR技术设计的旅游体验,来获得求知、审美的需求,以及通过亲身体验,极限挑战而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例如,开发一本“AR长江文明传说故事绘本”产品,人们只需用手机等设备扫描一下相应文化标记图案,即可看到长江文明中各时代先民、建筑、文物等的景象,拉近了人们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并刺激了消费者对“长江文明”代表的文化资源最直接、立体式的消费。
(二)利用AR技术对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长江文明的主流地位并未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由于考古工作的新发现,长江文明的地位才逐渐得到重新评价。从历史的角度看,长江文明的输入以及与黄河文明的互动,对汉唐以后的中国文化总体特质,丝绸之路的诞生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合理开发长江文明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沟通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打开沿线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都有重要意义。
1.构建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为核心,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文化与艺术、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外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模式。长江文明的深度挖掘与提炼,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艺术、文化与考古,以及文化与科学的深度融合过程,其中涉及动画、艺术、计算机视觉、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基于AR 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将会促进文化、科技、艺术、旅游与外贸等多领域、多业态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2.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提升文化旅游品牌价值。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也面临着景区接待力不够,资源保护不善,体验较差等问题。因此,利用 AR 技术、数字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特点,将有利于发挥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强化我国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增强我国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3.加强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传播力度,提升我国的文化品牌影响力。“一带一路”要热起来,需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沟通,这就要靠文化的力量,用传播的力量去消除各个地区的文化鸿沟。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将会带动我国文化品牌像美剧、好莱坞电影、网络游戏一样打通跨文化传播的渠道,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4.拓展文创产业发展格局与发展模式。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不仅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优秀的创作源泉与主题,而且能使历史文化资源落地,向一定制式的产品转化,成为大众化的文化消费产品。这种方式不依赖人力和物力的堆积,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拓展我国文创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产业模式。
四、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重构长江文明”保护与开发策略
(一)建立具有跨学科、多领域背景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专业团队[5]
团队中既需要文化创意、考古专家,也需要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计算机交互的技术人才。通过多学科、多领域专业人才共同组建知识交叉性的研究与开发团队,围绕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传承的中心点,进行多种学科、思维的碰撞与交汇,为探索研究基于AR 技术的“重构长江文明”历史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与创意策划。
(二)建立基于“重构长江文明”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文化内容数据库
对“重构长江文明”中适宜开发的形象、文物、古迹、史料,重新构筑数字化形象,利用数字动画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合成技术等,设计、制作基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文化内容数据库,例如建立著名历史人物、事件、自然风光的数字化内容栏目,用于利用AR 技术植入“重构长江文明”历史文化产品数字文化内容的系列虚拟对象,便于产业化开发吸取素材。
(三)构建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设计的线上、线下体验中心
如在长江文明展览、长江文明馆内设置专门的体验展示中心,出版相关的操作、体验宣传手册,将基于AR技术开发的“重构长江文明”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集中陈列和展示。开发线上体验平台,以游戏、网页等互动化方式传播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设计专门的基于AR技术的“重构长江文明”增强现实旅游体验,采用体验式营销策略,激发游客对“重构长江文明”旅游产品的消费兴趣。
(四)充分发挥AR技术能够带来沉浸、愉悦的感受,开发以“重构长江文明”为主题的动漫和游戏
长江文明丰富的古迹、文物、遗址、历史人物、事件等历史文化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意源泉,加上AR技术带来的体验感优势,两者可以天然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知识、娱乐、互动完美融合的动漫和游戏。
(五)借助AR技术的体验感和交互性功能,结合“重构长江文明”文化内涵,开发增强现实广告
以长江文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旅游创意、动漫游戏产业的创意源泉,更是新媒体广告的创意源泉。在“重构长江文明”的产业化转化研究过程中,对长江文明中的历史人物、遗址、文物进行数字化设计,结合AR技术开发的广告具有互动性好、方便实用、感受真实等特点,可在手机、电脑、户外等广泛使用。广告商应用这一广告形式,不仅能拉升广告活动的档次,也能加深消费者与品牌或产品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结语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有两大世界潮流锐不可当。[6]一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奔涌而来的信息化大潮,“比特”正在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人们进行着数字化生存。目前,以文化内容为主题的数字化革命正在全球展开,各国纷纷大规模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形态,甚至有国家巧妙运用文化打开他国市场,如好莱坞创作的一系列英雄片,其中像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系列成功运用中国元素进行创意获得高票房,反哺中国。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技术正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浪潮下,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将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特色,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开发出更多富有集体意义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体验,可以弥补现有文化商品设计与开发的单一与不足,促进区域文化内涵的传播创新,促进跨文化传播效应,提升国家软实力。据研究调查,基于AR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并显示出广阔的前景。目前AR技术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方面刚刚起步,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战略提供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历史文化内涵的策划加上新技术的应用与迭代将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大方向,这将不仅推动本国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而且为人类文明传承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范小平.对长江文明的重新估价[J].中华文化论坛,2003 (1):35-39.
[2] 高轩,冯泽华.中国与东南亚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制度构建机遇[J].东南亚研究,2015(4):46-53.
[3] Azuma R T .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J] . Presence,1997,6(4):335.
[4] Azuma R,Baillot Y,Behringer R,et al . Re—cent Advances in Augmented Reality[J] . Computer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IEEE,2001,21(6):34-47.
[5] 余日季,唐存琛,胡书山.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以黄鹤楼传说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4(4):50-54.
[6] 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以陕西为中心[D].山东大学,2014.
[7] 邱述学.重构长江文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9 (3):90-98.
[8] 李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旅游设计及用户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