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解释性报道的发展研究

2016-03-02付文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解释性受众

阚 倩 付文雅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新媒体环境下解释性报道的发展研究

阚 倩 付文雅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已经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的渴求”,而随着传播节奏的不断加快,受众自主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化运作规律的不断推动,新媒体环境下解释性报道面临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理清新媒体时代给予解释性报道的推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造成当下网络媒体解释性报道缺失现状的缘由,结合案例分析、探讨目前解释性报道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已取得的创新经验,为我国解释性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新媒体;解释性报道;网络媒体;数据新闻;社交网络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类新闻以解释性报道的形式在手机等智能客户端上被广泛传播和阅读,在传播影 响力上也较传统的纸质媒体有了更广泛的辐射范围。本文旨在研究解释性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创新的现状、背景,以及目前已有的创新尝试,并对当下解释性报道的创新给出合理的建议。

一、新媒体环境推动解释性报道发展创新

(一)解释性报道释义

“解释性报道”是指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和深层意义等内容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一种报道体裁。它源于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于1933年正式确认了这一文体形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解释性报道不仅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报道的思维方式被美国新闻界予以高度重视,成为美国主流媒体,尤其是报刊媒体的主流报道形式之一。[1]

(二)新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众所周知,“新媒体”泛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等。“新媒体”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提出,一直沿用至今。新媒体的发展依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门户网站时代、搜索引擎时代和社交网络时代。

(三)新媒体时代推动解释性报道的创新

新媒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的是媒介形态的不断演进和各种传播要素的融合。在其发展过程中,解释性报道的报道理念和传播途径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传播主体的变迁、受众自主意识的觉醒,是推动解释性报道创新的重要背景条件。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受传者界限模糊,传播主体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传播者。

受众自主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提高了用户体验的格调,这些变化倒逼解释性报道进行创新。原有的信息灌输、信息告知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原本纸媒的文本解释新闻、文字解释事实也不能迎合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解释性报道需要在受众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寻求创新点,利用新技术和新思路传播信息。

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解释性报道缺失分析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已经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的渴求”,而随着传播节奏的不断加快,受众甚至出现了信息消化不良的症状。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太多的“是什么”让受众对信息的吸纳有些囫囵吞枣,他们对自己切身受用的信息强烈需要知道“为什么”。然而,当下网络媒体的解释性报道相较于传统纸媒却较为缺乏。究其原因,大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快餐式新闻阅读模式下的题材失衡、信息可信度不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海量资讯的同时,也让受众深陷信息接收和理解的困难之中,因而渐渐形成了不求甚解、排斥思考的快餐式新闻阅读模式。与之相对应的网络新闻题材也会偏向于多报道和推送易于接收和理解的“软新闻”,如娱乐新闻、社会新闻等,而对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等“硬新闻”涉猎较少,从而导致新闻报道题材失衡。

快餐式新闻阅读还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索取的“快”上,但一味追求“快”很容易导致信源多样的缺失,单一信源的新闻报道又容易导致虚假新闻和反转新闻的产生,在此不一一赘述。而一味求快的思维限制、阻碍了解释性报道在新媒体网络上的写作和传播,缺乏深度的求证和思考,信源的单一使得网络解释性报道可信度不高,反转可能性增加。

(二)新闻报道广度与深度的协调欠佳

虽然纸媒在传播速度和范围上不及网络新媒体,但是纸媒在大多时候是孕育解释性报道的母体,网络上很大一部分的解释性报道都是源于纸媒。解释性报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而是一种“全程化”的追踪状态。但是网络媒体给大多数人的认知就是“信息碎片化”,没有很好地利用媒介自身的优势来挖掘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新闻求快观念“超前”,解释观念落后,缺失网络媒介对自身优势的展现。诚然,现下门户网站对解释性报道逐渐向专题化方向发展,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报道形式的展示和表面形式的研究,而忽略对深度内容的挖掘和思考。

(三)专家变“砖家”、教授变“叫兽”:专家威信危机显现

专家、学者是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比一般人更能认清特定事物的本质。所以,在一些专业问题上他们有比较权威的话语权。但是盲目地相信专家、依赖专家观点会造成信源的单一和盲目,层出不穷的“万金油”专家会使得专家、学者遭遇社会信任危机。而专家变成“砖家”、教授变成“叫兽”,专家的专业和信任危机反过来也会影响解释性报道的写作和传播,这一点不管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都是值得警惕的。

(四)过度依赖技术而不是合理使用技术,效果适得其反

技术的进步应该有助于新闻报道的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服务于解释性报道本身。但是过度依赖技术,唯技术论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对大数据的简单化使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得不少大数据新闻仅仅是对一些事实进行罗列和可视化的呈现,缺少基于大数据的可靠分析及深度剖析事实之间的关联。

同时,网络媒体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传播上,不能仅仅将受众当成“视觉动物”,设计炫目的版面和色彩来烘托报道主题,也不能用太过繁杂的动画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丰富版面,填补实质内容的空缺。要认识到技术是工具,是用来服务新闻报道的,不能本末倒置。

三、新媒体环境下解释性报道的创新尝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自我表达意识的不断提升,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和经济利益的不断推动,解释性报道已然进行了有益的创新。

(一)合理运用大数据,解读时政新闻

2014年,中央电视台与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展开合作,运用百度大数据相继推出《据说两会》《据说春运》等数据新闻,社会反响强烈,被认为是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又一大创举。中国人民大学舆情所和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研究院的舆情监测显示:“据说”系列得到了互联网用户的广泛转发,新浪首页头条,搜狐、百度、腾讯等主流新闻网站均重点转发,“据说两会”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中排名第二,“据说两会”互联网形象“数据哥”的新浪官方微博在3月3日建立当日粉丝量即过万。

在新华网数据新闻《30年各国教育经费大观》报道中,采用图片、动画、数据分析对比等形式,让人们对30年来各国的教育经费有了直观生动的了解,与纸媒单一的图表和枯燥的文字相比,其能让人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相关信息。与此同时,新华网的数据新闻开辟了多样的互动专题,除了PC交互,还有手机交互。点开相关内容以后,屏幕的左上方会出现二维码供用户扫描,并将相关内容分享至手机端,达到所谓的手机交互目的。这些创新在传播新闻报道的同时增加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传播关系,在增强用户体验之余,又丰富了新媒体环境下解释性报道的创新和发展形式。

(二)国外移动网络和新闻网站的发展

自2014年以来,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解释性报道的热潮。一批解释性新闻网站或应用相继上线。其中,以Vox传媒旗下的Vox.com,《纽约时报》的The Upshot,ESPN集团的Five Thirty Eight三家网站最为引人注目。其他较为知名的还包括The Conversation、Explaain、News-Decoder①等网站,以及Timeline、AJ+②等新闻应用和《华盛顿邮报》的Wonkblog、彭博社的Quick Take等新闻频道。这些新闻网站和应用并不主打短、平、快的时事新闻报道,而是力图对重要的热点新闻议题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并将其置于广阔且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解读,帮助读者深入把握新闻背后的故事,揭示这些新闻事件对于公众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三)“标签卡”“卡片库”创新叙事模式

网易的《回声》栏目致力于以解释性新闻降低新闻阅读门槛,梳理新闻梗概,力求最大限度上为读者清除阅读障碍。在叙事模式上进行创新,开创了“标签卡”的功能,解释内容中涉及的专有名词。“标签卡”功能颇有维基百科词条解释的意味,但内容由专业人士编辑整理,信息更准确、更完备。读者点击新闻文本中出现的相关名词,即会出现相应的背景知识以及解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此作为延展性阅读。

Vox传媒旗下的Vox.com新闻网站设置了“卡片库”专栏,推出了近百个主题报道。每一主题下开列了一张清单,上面所有条目的具体内容均由新闻卡片来承载,这些卡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层次对该主题进行了解释。这种卡片化报道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实现对内容的合理安排、展现,而且很适合在移动端传播。它创造了更具个性化的新闻消费体验,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自由选择卡片进行阅读。

(四)社交网络的推广:微信公众号的解释性新闻

在Web2.0时代,博客、RSS、Wiki等新的传播技术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创造出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从而把网络新闻传播带入“自媒体(we media)”时代。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we chat)平台,迅速成为社交领域的佼佼者。同时,微信也是这个自媒体时代的杰出代表。例如,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主要就致力于推动内容经由社交网络和互动工具,进行高质量的扩散,在此基础上尝试并积极以微信公众号来进行解释性报道。

四、结语

解释性报道在新闻网站上的延伸、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上的发展,以及数据新闻的崛起,都能看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释性报道求新求变的脚步。解释性报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也是新闻业务变革的一个缩影。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深度报道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以问题意识推动解释观念,从而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相结合,在新媒体环境下寻求媒介融合来促进解释性报道的创新。

注释:①The Conversation创立于2011年,主要由专家撰写文章对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进行评论与解释。Explaain是由曾任ITV和Tech City News记者的杰瑞米·埃文斯(Jeremy Evans)创建的解释性报道网站,于2015年4月上线。News-Decoder由前路透社记者尼尔森·格拉夫(Nelson Graves)创办,是一个面向千禧一代的有关新闻解释和讨论的平台。

②AJ+是半岛电视网针对18~34岁的年轻群体开发的新闻应用。

[1] 高钢.新闻报道教程——新闻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3-254.

[2] 王继周.新世纪我国解释性报道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4.

[3] 黄婧.网络媒体解释性报道缺失原因分析及方法建议[J].中国记者,2015(3):106-107.

[4]文卫华.移动互联网时代解释性报道的创新发展[J].中国记者,2016(7):73-75.

[5] 吴志远.解释性报道的现实因应[J].重庆社会科学,2016(3):90-96.

G212

A

1674-8883(2016)23-0077-01

猜你喜欢

解释性受众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非解释性宪法适用论
一种基于词语计算的模糊分类系统的设计方法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