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6-03-02贵州省盘县第十二中学
邓 毅(贵州省盘县第十二中学)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邓 毅
(贵州省盘县第十二中学)
在高考中,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学科的分差往往是巨大的,学好数学,能够帮助学生在高考中旗开得胜,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凡事并非都一帆风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并且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智力水平也是有差异的,由此就产生了所谓的“学困生”,主要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的产生问题及对其的转化策略。
高中数学;情感交流;积极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的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和调查分析,我了解到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无非源于以下几点: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数学想象得过于困难或简单,与期待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出现问题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共同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一、保持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取得学生的信任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可能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的阶段,所以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应该受到老师及同学的轻视和嘲笑,反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热情。而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经常会有学生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厌恶这门学科,从而自暴自弃。作为老师,任何人都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要帮助学生共渡难关,就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基础薄弱就要夯实基础,缺乏兴趣就去激发兴趣,方法不当就要转变方法……只有找到根源,因材施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放低姿态,不要把自己囿于老师的角色,居高临下地与学生交流,反而应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比如,班级上有一位女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上游,但数学成绩一直很不理想。我主动找到她,才了解到这位学生从小就偏科,不喜欢学习数学,以至于偏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见数学成绩无法挽回,只能将重心转移到别的学科上。我对她说,我不想看到我的学科成为她的短板,如果数学能够迎头赶上,那将是我最欣慰的事;可是如果因为数学让她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我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从那天起,我与这位学生约定,将原属于数学的精力交还回来,甚至倾注更多的精力,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果然,她没有让我失望,成绩也在稳步地提升。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很多学生恰恰是因为方法不当或是习惯不好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起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作用,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有的学生,数学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迅速,经常能够提出不一样的解题思路,但是他们呈现在卷面上的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深入了解发现,这些孩子非常聪明,但是却有些懒惰,有时甚至作业都懒得完成,经常是参照答案去写,糊弄了事,无法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于是,我对学生进行了严格要求:每人建立一个“错题集”,将做错的题抄录在笔记本上,旁边写上错误原因、正确的解题思路,以此来加深印象,以免学生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了监督学生,我还定期对错题集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认真完成的学生进行表扬,犯错误不可怕,改正错误则更加值得尊敬。在这样的重压之下,遇到错题他们就十分自觉地记录在案,并不断地更正,逐渐提高数学问题的准确率,达到教学目的。
三、不吝啬鼓励与赞美,重拾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其实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人和事,而是自己。学困生在最难熬的时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肯定与支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丝毫不能吝惜溢美之词,哪怕是学生答对了很简单的一个小问题,也要把他们的优点放大,要知道也许因为你的一句话,学生会重拾学习的信心与希望;其次,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在全班学生的面前进行表扬与奖励,满足他们小小的自尊心和成就感,期待他们更大的进步;最后,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教师要用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学生。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逐步增加教学难度,给学生缓冲的时间,只要学生在该范围内有所进步,都要给予肯定,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学生勇于突破,士气大增。
总而言之,从很大程度上说,学困生的出现老师也有责任,所以老师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教师要耐心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敢于解决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帮助,高效完成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陈亮.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4(8).
[21]李春燕.浅谈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3(6).
[3]俞听.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中的异化现象探析[J].中学数学研究,2010(2):12-16.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