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2016-03-02岳永峰刘坤鹏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岳永峰 刘坤鹏(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岳永峰 刘坤鹏
(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针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结合长期参与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管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前期保障;制度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职业教育特别注重理论与实习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能及时地进行企业实践,把所学的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发挥它的价值。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非常重视顶岗实习,每年都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顶岗实习涉及学校、学生、企业及社会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好顶岗实习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
一、顶岗实习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校方面的问题
在刚开始学校决定开展顶岗实习的时候,第一步是实习企业的选择,由于涉及企业用工情况,在选择的时候,很难一下子为所有的学生找到对口的企业,这也是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硬伤,百分百专业对口的企业是不好找的,或者学校在组织顶岗实习的时候,时间太过仓促,组织安排不充分,对企业缺乏前期的调研工作,都可能出现这种问题。
2.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开始顶岗实习的时候,在心理上从学生心态到员工心态的转变。在环境上要经历从熟悉环境到陌生环境的适应问题,习惯上要经历从一种生活与饮食习惯到另一种习惯的转变过程。不能小看这一系列的适应问题。有的人适应能力很强,只用几天就可以适应新的环境,而有的学生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适应不了,会造成学生中途流失。
3.企业方面的问题
企业的工作时间长短,工作制度,是长白班,两班倒,或者三班倒,企业的管理方式,是采用人性化的管理还是制度化的管理。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的工厂,工作时间普遍在8小时以上,整月无休止地工作,学生本身年龄小,在工作时间上可能吃不消,两班倒或三班倒的制度,尽量让学生有一个过渡期。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凡是企业采用比较人性化的管理,学生的流失率是比较低的,而企业采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学生的流失率会很高。
诸如此类,顶岗实习是涉及学校、企业、学生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顶岗实习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1.学校做好顶岗实习的前期保障
在顶岗实习之初,学校通过动员会班会等宣传形式向学生传递顶岗实习的种种信息,做好岗前宣传、企业工作岗位认知等工作,为了保证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三方职责,为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提供平台。
2.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自我适应
在学生顶岗实习出发前,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必要的心理辅导,针对一个新的环境如何去很快适应,心理辅导老师要教会学生在新环境下调整自己的心理,特别是碰到挫折的时候,受到委屈的时候,如何能克服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要及时地与带队老师求助,让他们帮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多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寻求帮助。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驻厂老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他需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工作状况,特别是当学生受到批评、工作不顺利的时候,驻厂老师还需要起到心理辅导师的作用,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为学生加油打气,辅助学生勇于面对挫折。
由于学生的出生背景不同,因此在顶岗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1)家境优越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平时缺乏锻炼,在实习中会认为实习太累,时常抱怨,抵触实习,这就需要教育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这次实习机会锻炼自己,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为走向社会打基础。
(2)普通家庭的学生。此类学生认为实习会锻炼自己,同时能减轻家庭的负担,一般对实习还是比较认可的。这类学生就需要时时鼓励,让他们保持这种劲头。
(3)家庭贫困或有打工经历的学生。这类学生会认为实习机会难得,实习时表现得踏实、积极,这类学生要鼓励他们在工作的同时注意休息。
同时,学生也要努力学会自立自强,大部分问题还需要自己来解决,要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如果一个环境无法改变,就努力去适应它,可能在你坚持的过程中,问题和困难就克服和解决了。
三、企业制度完善与共管
企业本身需要注意到学生和社会员工是有区别的,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时候,还应本着爱护学生的原则对学生的体能和工作强度等现实问题在管理方式上进行修正,在实习过程中由生产线班组长每周组织一次沟通会,对反映的问题,通过条件逐步改善,满足学生的要求。
顶岗实习看似把学生送进企业就完成任务,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搞好了,对企业、学校和学生都会有很好的结果。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学校完成了对学生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学到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劳动报酬。
邢晖.中职助学政策的理性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8-02-13.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