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究
2016-03-02刘大哲南京艺术学院
刘大哲(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究
刘大哲
(南京艺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培养的压力越来越大。艺术类高校和普通高校由于专业性质上的显著差异,对辅导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就有所区别。着眼于艺术专业的不同特性展开分析,讨论艺术类高校的辅导员群体在教育学生中应该着重加强的能力,扮演学生的导师角色。
艺术高校辅导员;艺术专业环境;管理专业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艺术类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艺术类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个性较为突出,认知能力有明显差异。因此,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方法与一般大学生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对辅导员的能力要求也就有所区别。如何更好地培养艺术类大学生是目前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学习专业等为基础,研究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差异,并提出合适的工作方法。
一、艺术类高校辅导工作现状分析
1.专业教学、艺术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普通高校的区别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高考时需要普通文化课成绩和艺术专业考试成绩,且以艺术专业考试成绩为主。每年艺术专业考试在1~2月份,在这之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几乎所有艺考的学生都会集中精力准备艺术专业的考试内容,艺术专业考试结束后才会集中精力准备6月份的文化课考试,这就决定了艺术专业考生不可能像普通考生那样自始至终一心一意地学习文化课。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显著差异,并带来认知能力、思维模式等各方面素质的的差异。艺术类高校和普通高校一样都强调专业素养的养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来升华专业素养。但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及难度差别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反抗心理,辅导员只需要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可以了;而艺术类大学生则不同,艺术专业的学习和文化课的学习不管在方法还是难度上都有显著差异,且艺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及反抗心理,这就给艺术类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形成了被动局面。在专业教学方面,普通高校多为班级制教学,考核主要为笔试成绩;而艺术类高校多为小作坊式教学,类似于师傅带徒弟一样,专业老师与学生常常采用互动式教学,考核也主要为作品创作。虽然艺术类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较为亲密,但是学生更加崇拜专业老师,这也给辅导员完成日常的学生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艺术专业之间的区别
普通高校虽然专业众多,但主要也就分为理工科和文科两大阵营,一般情况下辅导员所带的学生都是同一阵营里的,因此,辅导员只需要具备一种能力指导某一阵营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可以了。而艺术专业则不同,可以分为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理论等,远远多于普通高校的两大阵营。且隔行如隔山,艺术专业之间的理论体系、学习方法、知识结构等都有显著的差异。如美术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坚持练习绘画基本技能、锻炼艺术思维和创作能力,需要辅导员在平时多督促学生练习基本功,并组织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开拓思维;音乐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坚持练习乐器和演唱基本技能、锻炼舞台表演能力,需要辅导员在督促学生练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多创造舞台表演的机会以锻炼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舞蹈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每天早起练早功,练习运用舞蹈技艺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生活,需要辅导员跟学生一样早起,督促学生练早功,并且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舞感等的禀赋不同展开因材施教;理论类专业在各艺术专业中都存在,包括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等,这些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坚持练习基本功,而是需要锻炼自身的科研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科研经验引导学生展开科学研究。这样一来,在艺术高校中,像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影视学院等都包含至少两大阵型营的学生,辅导员就需要具备至少两种能力来指导不同阵营的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无疑给辅导员们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3.辅导员之间的专业能力差异
据统计,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是艺术专业毕业的占四分之一左右,数量较少。艺术专业毕业的辅导员由于自己就是学艺术的,对学艺术学生的思想、心理、知识结构等有较深的理解,因此,在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艺术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占有较大优势,也就导致因非艺术专业毕业的辅导员与学生有较大的隔阂而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
二、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1.教育专业化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没有艺术背景的占多数,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这是现实。这就需要开辟另外一种工作方法:实现辅导员的教育专业化。在高校,辅导员如果没有自己的专业,在学生群体中就没有威望,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辅导员宣传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学生也不容易接受;没有专业,也不利于辅导员自己的个人发展。因此,艺术类高校需要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教育能力,使辅导员能够做到深入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培
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事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来营造良好氛围,让辅导员们有值得学生真正佩服、敬仰的地方,进而获得学生的认同。
2.管理专业化
目前艺术类高校的每位辅导员所带的大学生人数平均为250人左右,艺术类大学生性格、心理等较为多样化,出现异常行为和情绪的概率要略高于普通高校,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庞大团队。因此,艺术类高校要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管理能力,给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意识较为薄弱,辅导员们要开展比普通高校更为细致全面的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好军训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人性化管理以照顾较为脆弱的学生的承受能力,做好日常奖、助、贷、惩等学生管理工作,并能够提供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的基本咨询。这就要求辅导员们熟悉校内甚至校外的相关工作,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生管理工作,并在规章制度的范围内适当人性化,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公正严明和温情。
教育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高校教育模式的进化。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代新形势的人才需求,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被称作是“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艺术类高校要积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1]杜文娟.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丁立华,范孟男,刘富江.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浅探[J].大学教育,2013.
[3]李峰,黄广凤,刘朝霞.基于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工作方法探析[J].市场论坛,2014(2).
注:本文系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项目“辅导员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2014024)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