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自我表现欲 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2016-03-02张莉丽湖南省长沙市体育职业学院
张莉丽 彭 森(湖南省长沙市体育职业学院)
激发自我表现欲 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张莉丽 彭 森
(湖南省长沙市体育职业学院)
从激活自我表现欲的基本途径入手,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激活叛逆思维,旨在唤起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突破常规模式,超越传统教育理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努力创新。
自我表现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在教育中,教育者经常可以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不管看到什么新事物,或者学到什么新知识,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人知道,以获得别人的评析和赞赏,求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表现欲。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他不驯服于传统的教育信条,既有对既定事物的批判继承,又有对旧事物的独立改造,表现了一种独特的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自我表现欲极强的人,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好胜心强、喜欢追求个性和刺激挑战等,他们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就兴奋不已,总想找人炫耀一下,以期获得别人的表扬和欣赏,有时会突发奇想,有时又会麻烦不断,让教师应接不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遇到这样的学生都会比较头痛,或许他的某个想法就会令教师非常难堪,因此,普遍的处理办法就是置之不理或是强行压制,但这样做只会导致两种结果,要么使学生更加逆反,要么使学生越来越内向,害怕表现、害怕创新。所以,这种表现欲在一般人看来是荒谬的,不可接受的,但也正因为有了这种自我表现欲才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已快步迈入了以知识经济、科技创新为主旋律的21世纪。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这句话不断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因此,一直沿用旧的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需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创造出一套新颖的教育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呢?对那些有叛逆心理的特殊个体因材施教,激发其“叛逆思维”、创新思维,化腐朽为神奇,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对当代教师使命的又一次新的挑战。
一、激活自我表现欲的基本途径
1.培养学生批判中继承的学养理念
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模式,超越传统理念,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叛逆思维既要对既定事物批判地继承,又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没有继承的批判,叛逆思维是干瘪的,就像无源之水,站不稳脚。要批判,必先继承,在继承中批判并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有扎实深厚的科学文化积淀。实践告诉我们,掌握的知识基础越牢固,创新就越明显,独创性的见解也就越深刻,同时,这也说明我们不能死读书,一定要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无限的奇迹。
2.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学习态度
敢于突破、大胆创新是激发自我表现欲的必备条件,这里的创新是指学生的奇思妙想。有哲学家曾说过:“科学发现近似于试探着说谎,近似于创作神话和诗的想象,”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有了这种无尽的想象与创新,才有了人类文明,才开创了人类未创之业。正如一次次登月计划的实现,改写了古人“乘火箭”登月的天方夜谭。又如牛顿的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著名相对论,这些都是叛逆思维与“传统”“权威”博弈的产物。因此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旧有的权威进行批判与继承,才能让学生跳出定式思维的局限,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所以高职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学习态度,善待年轻人的奇谈,点燃他们的创新火花。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书本和权威、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受暗示干扰,善于独立钻研、并敢于在此基础上,推翻旧理论建立新学说的一种思维方式。正是有了质疑的思维方法,才有了哥白尼推翻地球中心说创立了太阳中心说,才有了达尔文推翻物种不灭论创立了进化论,也正像科学起源于巫术一样,正是因为有了对巫术的怀疑,才产生了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也把“质疑一切”作为自己探索人生的座右铭。
4.拓展思维领域的思维方法
新见解、新主张的提出,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性的发现,自我表现欲就像是“一种出于自身原因而进行的观光冒险”。盲目屈服众人的态度,只会使我们原地踏步,怀疑就是要在看似寻常普通的事物中,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奇思妙想,使学生养成“不唯书,不唯上”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发挥自我表现欲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自我表现欲在教育中的应用
1.鼓励自我表现,培养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追根究底罢了,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道路前进时,我却试图走另外的路。”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从而得出多种答案的思维。教育学家认为,发散思维的独创性是在思维深刻性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思维品质,主要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根据景物或问题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发散性,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独创性的培养,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在广阔的知识领域里创造出自己的天地。
2.弱化思维定势,培养分析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会知识。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所有的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破除腐朽的教育理念和陈旧的教育方法入手,打破学生对事物认识上已有的、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抓住事物本质的习惯,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找出问题求解的异同,揭示共性存在的东西,做出科学合理且独创新颖的求解或决策。
3.变换教学情景,激活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鼓励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思维在无边的想象空间中邀游。单纯的理论讲解、知识灌输,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形象思维,不能对知识有所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运用各种媒体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的刺激,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大容量、多信息的媒体资源及充分的认知,拓宽学生的视野,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活跃其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独立思考和研究,并在头脑中对知识整体形成系统概念,以探索解决问题直到发现新的方法。
4.设计探索教学,激活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探索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及过于单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
5.模拟实践环境,激活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人们在文艺创作、科学研究中因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钱学森说:“如果把非逻辑思维视为形象思维,那么灵感思维就是顿悟,实际上是形象思维的特例,灵感的出现常常带给人们渴求已久的智慧之光。”就像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福特创造了第一个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汽车;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一样。
学校可模仿建立一些真实的实践环境,突破以课堂中心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建立“六个合一”的培养模式: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通过“模拟车间”,模拟车间的真实生产环境,让学生走进工作现场,观看、模拟师傅的操作,直接在学校熟悉一线的操作流程,为学生创设激发灵感的平台,以激活其灵感思维,鼓励学生在熟悉技能的前提下,有所改进和创新。
现代教育史告诉我们,在具体问题中,知识并不是拿来使用、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再造加工,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接纳,而且还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善于客观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明辨是非,不人云亦云、盲从附和,具有独立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激活自我表现欲所倡导的要义所在。
[1]王永华.应该改变强制性教学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0-10-14.
[2]邢岩梅.保护学生的天性与创新教育[J].教育杂谈,2002 (4).
[3]张立颖.创设情境,增强学生表现欲与参与意识[J].学科教学探索,2006(6).
[4]祁英.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浅论[N].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03.
[5]杨庆林,吴淑芹.多渠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教育探索,2002(6).
[6]何万国.浅谈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 (7).
[7]刘国建.极点思维方法论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 (10).
[8]杨春宏.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教育探索,2002(1).
[9]刘志坚.浅谈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11).
[10]陈世华.试论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形成[J].教育论谈,2002(10).
[11]康井泉,刘民.谈谈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J].教育与研究,2002(11).
[12]赵军萍.以教师的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化学教育,2002(5).
[13]李军.诱发学生求异思维的方式[J].江苏高教,2002(1).
[14]陈佳莉.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疏导[J].兰州学刊,2003(5).
[15]薛丽.谈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疏导[J].辽宁高职学报,2002(10).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