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小游戏,规则显成效
——谈中班角色游戏规则意识形成路径的实践思考
2016-03-02浙江省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邬佩华
□浙江省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 邬佩华
玩转小游戏,规则显成效
——谈中班角色游戏规则意识形成路径的实践思考
□浙江省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邬佩华
【摘要】角色游戏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中班(4~5岁)是幼儿角色游戏的黄金时期,也是规则意识的萌芽期。对于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的中班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角色游戏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现状的观察与分析,从“物质支持不限‘量’”、“指导策略重在‘妙’”、“精神支持讲究‘快’”、“游戏规则遵守‘好’”等方面探讨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路径,进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中班幼儿角色游戏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冲突的社会标准。中班幼儿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仍很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因此这一年龄段是幼儿规则意识养成的关键期。同时《指南》中明确指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发现:“小超市”中顾客拿了商品就离开或不愿排队,插队付钱;“娃娃家”里妈妈把宝宝弄丢了;“理发店”里,曈曈和嘟嘟都是理发师,两人都要抢着给顾客理发,谁也不肯让步……这些现象都表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缺乏规则意识,从而使得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幼儿养成规则,引导他们遵守并执行规则。
面对上述现象,我一直在找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如果有了规则意识,上述现象可能就不会出现。那么,规则意识要如何养成呢?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系列规则意识的养成策略。
一、物质支持不限“量”
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幼儿也十分喜欢玩角色游戏。但是中班幼儿年龄较小,规则意识刚开始萌芽,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果角色区域空间狭隘、材料数量有限,那么势必会导致幼儿为了争抢而发生争执。为避免出现这些现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促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规则意识。
1.创设区域数量。区域的数量能满足幼儿自主地选择角色区域并进行游戏。所以,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创设了5个比较适合中班幼儿开展的角色区(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小超市、小吃店),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进区游戏。
2.创设区域空间。如有良好的游戏氛围,那么中班幼儿会进行一系列连贯、有序的角色游戏。因此,教师在布置场地时要保证各角色区域的独立性,这样幼儿才不会受混乱的影响,胡乱游戏。教师要合理规划室内、室外的场地,保证各角色游戏区域的相对独立并保持通道的畅通。
3.创设区域图标。如“小医院”的角色游戏中,老师和孩子商量后,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了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则:洗手→穿上工作服→摆放医务用品→病人来看病时使用礼貌用语→轻轻打针→下班前,整理医务用品。再如:幼儿玩“小吃店”的角色游戏时,“顾客”用完餐后,总习惯把垃圾随手一丢,导致“小吃店”垃圾成堆,很不美观。后来,我们在“招牌小吃介绍牌”上,贴上了把吃完的杯子、食物等放到“垃圾箱”的提示牌,提醒幼儿用完餐后把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养成文明、卫生的好习惯。自从有了“图示”提醒,“小吃店”的环境卫生大有改善。
二、指导策略重在“妙”
1.静静观察,适时指导。游戏指导,观察在先。中班幼儿年龄较小,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时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发生纠纷。教师只有沉下心静静观察,才能帮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发展,提升游戏的技巧。
2.投放材料,“无声”指导。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玩具是游戏的中心,如果没有中心,那么游戏就玩不起来。”由此可见,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适宜的材料可以推进游戏的开展。教师要合理投放材料,并利用多种记录手段进行有效的观察。适宜的材料就像是无声的指导,自然地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尽情地玩。有了充足的材料,幼儿之间的纠纷就减少了,自然而然也就会遵守角色游戏的规则,进一步养成了规则意识。
3.语言提示,“有声”指导。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教师的语言有着提示、启发作用。当幼儿不自觉或故意违反规则时,教师可以语言提醒或阻止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直接的干预,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使游戏顺利开展。
4.角色介入,有效指导。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介入并干预。以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是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扮演一个适合的角色,以游戏者的身份与幼儿一起游戏,利用语言、行动的暗示和示范,带动幼儿一起遵守游戏的规则,从而养成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能力。
三、精神支持讲究“快”
中班幼儿的角色意识大大增强,游戏兴趣显著提高,且游戏水平也逐渐提高。但由于中班幼儿年龄较小,许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不能有始有终,看到别人游戏就会转移注意力,而去进行别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情境状态下,第一时间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帮助幼儿加深、巩固规则意识的自主形成。而鼓励的方式有很多,如口语激励、肢体鼓励等。对于理解能力弱、胆小、懦弱、规则意识差的幼儿,可以采用口语激励和肢体鼓励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自主的角色游戏中,发展能力、锻炼意志,逐步形成规则意识。
四、游戏规则遵守“好”
角色游戏中,有很多规则都是基于幼儿已有经验的,也是约定俗成的规则。我们将约定俗成的规则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基于幼儿经验,另一种就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玩着玩着,出现矛盾后讨论而得的规则。
1.基于幼儿已有经验。如在“小超市”购买商品后顾客就需要去“收银台”排队付钱;“小医院”里扮演医生的幼儿就不能跑来跑去、大声喧哗。这些规则就是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前事先约定好的。那么事先约定的规则,幼儿就得遵守“好”。
2.出现矛盾后再讨论。角色游戏结束后,幼儿向我发出疑问:“老师,超市里的货柜上每层的商品都不一样,摆放多不方便啊?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来整理呢!”老师回答道:“那你们觉得该怎么办?”正在埋头整理商品的咪佳,突然站起来说:“我在‘浙北超市’看到,水果放在一个货柜上,吃的放在另一个货柜上的。”咪佳刚说完,其他幼儿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就这样,规则产生了。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幼儿就得归类摆放、整理物品,就得遵守自定的规则。
通过实践,我们获得了一系列规则意识形成的路径,我们惊喜地看到:现在幼儿玩角色游戏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能较好地将生活经验运用到游戏中去,游戏也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单一重复了;最主要的是幼儿会自主协商、自定规则、自然遵守了。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