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成因及诊疗
2016-03-02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张筱颖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 张筱颖
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成因及诊疗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张筱颖
【摘要】当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的主流,许多的问题就随之浮出了水面。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期待着新的调整。很多孩子尽管生活条件很优越,也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宠爱,但心灵的成长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许多家长将儿时的遗憾转化成了对孩子“成龙成凤”的期待,使得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过早地转嫁到了孩子身上,给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增设了许多障碍。
【关键词】心理弱势家校沟通挫折教育
案例一:受伤的刺猬
【案例描述】小杰曾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他紧张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结巴。因此,他极其敏感,有时候同学们不经意的小声议论,他也总是会怀疑他们是否在嘲笑自己。如果谁无意地笑了他,他立刻就会变得愤怒不已,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常常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对于同学来说他就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谁都不敢靠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陷于困扰。
这天,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几名学生慌张地跑来,大声呼喊着:“张老师,小杰和方伟打起来了,方伟被打得起不来了。您快去看看!”听到这话,我扔下作业就往教室跑。一进教室,就看见小杰满脸通红,双眼喷火,正死死地掐着方伟的胳膊,将他摁倒在地动弹不得。女孩子吓得早已躲得老远,几个男孩子在旁边劝架,可都不敢动手。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想拉开他的手,却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反抗力。我示意旁边的同学一起帮忙,好不容易才将他从方伟身上拉开。可他丝毫没有罢休的意思,还是恶狠狠地盯着方伟。我将二人带回了办公室了解情况。
原来,下课时,小杰作业做得很快,他一边去交本子一边很得意地说:“我果然是数学王子,作业最先做完,没人比得上我。”一旁的方伟不服气,就学着他口吃的样子说:“我……我果然……是……数……数学王子……”结果引来大家的哄堂大笑。这下子,小杰被激怒了,便出现了之前我所看到的一幕。
在问清缘由之后,我首先将目光转向了惊魂未定的方伟,请他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方伟低下头承认了错误,还主动向小杰道了歉。小杰把头偏向了一边,默不作声,显然还未消气。我让方伟先行离开,请小杰坐下,等他的情绪平复了一些,才跟他进行沟通。
【案例分析】在跟小杰父母的多次接触中,我了解到小杰的父母正在办理离异手续,家庭关系紧张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父母本身的性格和文化水平有一定差距,母亲在大学图书馆工作,性格比较沉静,而父亲是在工厂上班,性格比较急躁,遇事爱钻牛角尖,解决问题简单粗暴。频繁的争吵和粗暴的方式在小杰的心里刻下了烙印,影响着他待人接物的方式。
研究表明,在宽松、民主、平和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比较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在紧张、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变得神经紧张,加上小杰本身口齿的问题,他就更敏感、更脆弱。他努力寻找一个安全的角落,却频频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冲击。当伤疤被揭开,自尊受到打击,他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长久以来积压的怒气就会像洪水决堤,必须找到一个宣泄口,因而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而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将更多的人从他身边赶跑了,他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内心就越发孤独,越发阴郁。
作为老师,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抬起头来迎接阳光。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缺什么,给什么。这里所说的“缺”和“给”都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层面孩子真正需要的。比如小杰,他其实缺少的是一个比较宽容、平和的环境,在家里得不到,那么在学校就要尽力为他创设,这对于其他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我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告诉孩子们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创设条件让小杰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大家重新认识小杰;鼓励孩子们课间多找小杰一起玩,希望大家都和他做朋友;安排小杰做数学小组长,为大家服务……渐渐地,小杰脸上的笑容多了。
2.家校沟通,寻求合力。孩子来源于家庭,又将回归家庭,单方面的孤军作战难以产生持久的效力。因此,如能主动联系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寻求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那么孩子才可能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后记】我多次找家长,跟他们说小杰在学校的情况,提出教育的希望,终于得到了他们的配合。只要小杰在学校发脾气,我们就找他谈心,一次两次……七八次……过后,他爆发的频率越来越低,也渐渐地不再那么敏感,与同学的关系也缓和了,还有了不少的朋友。就在我欣喜于他的转变的时候,他也已临近毕业了。没有想到他还在QQ上给我留了这样一句话:“张老师,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幸运。”毕业了,他考上了市里首屈一指的中学,我由衷地为他高兴。他的家长也对我表示了极大的感谢,感谢我这么多年来对他的关心和做人的教育。面对着孩子和家长这么高的评价,我感到有些惭愧。刚开始,他可没少让我生气的。幸好我压制了怒火,换了一种方式,用“爱”和“信任”去温暖孩子那脆弱的心灵,才有了今天的一切。要说幸运的话,我才是幸运的,正因为他,才让我坚信,“爱”和“信任”永远是心灵的软化剂。
案例二:谁动了我的奶酪?
【案例描述】一次,班级里要推选一名同学去参评“区三好学生”,好几名学生都被提名了。小君和小辰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是这其中最具竞争力的一组对手。当听到小辰也被提名时,小君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我心中微微一动,便格外留意接下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当选举进入投票环节时,两人的竞争也上升到了白热化,小君显得越来越紧张。在投票时小君甚至没有看小辰一眼,就将票投给了另一个在我看来不可能获胜的同学。结果,小君以一票的优势获胜了。看着小君微笑的脸,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打那以后,小君和小辰的关系似乎起了变化。两人不再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甚至是班队活动要自由组合表演节目,她们都没有选择对方。渐渐地,她们开始有了另外的朋友圈,成为了两条平行线。
【案例分析】在许多人看来,优等生在群体中是属于占有优势的一族,一般不会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有偏颇的。像小君这样的孩子并非个例,几乎我所接到的每个班里,都能找到另一个“小君”,这就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
优等生一般都比较乖巧,聪明伶俐,从小就是家长、老师、甚至同龄人眼里的好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大多是褒奖,已然习惯了接受鲜花和掌声,也习惯了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原本就不太懂得与人分享,成功的经历更让他们享受着别人的注目。因此,当他们的身旁出现了威胁到他们的地位的人和事时,他们会变得紧张和焦虑,特别害怕失败。就像上文中的小君和小辰,原本亲密的关系在受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变得不堪一击,更让人心痛的是,她们还只是孩子。
因此,对于优等生,我们不能因其外部的绚丽光环而忽视了他们心灵的成长,更应该多关注其性格及品质的发展。简单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用赞美,讲究方法。他们在许多时候、许多方面都做得很好,当然值得肯定,但不宜太过大张旗鼓,有时只要给个眼神、露个微笑,他们便能心领神会。虽说“表扬用喇叭,批评悄悄话”,但对于并不缺乏表扬的优等生来说,过度的表扬只会蒙蔽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盲目自信,甚至滋生骄傲,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2.加强挫折教育,提高耐挫力。在他们受挫时,不要急着指责,而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分析,找到失败的原因,学会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必要时,甚至可以适当“挫挫他们的锐气”,引导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3.开展合作活动,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有条件要多开展一些合作型的活动项目。利用活动,让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去发现彼此的长处,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人能永远站在领奖台上”的道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在一个群体中,孩子是否处于弱势,并不是简单由年龄、贫富或成绩等来决定,而是取决于他们所生长的环境和经历。作为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孩子,留意他们细微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用爱去呵护每一棵幼苗,才能让他们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