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初中生阅读现状及课内外阅读互促探索

2016-03-02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新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读物课外阅读读书

□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张 键



农村学校初中生阅读现状及课内外阅读互促探索

□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张键

【摘要】我们学校在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以期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的阅读动机,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现状选择读物方法指导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央视媒体曾对各国国民年阅读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中国人年均阅读不满5本书,与韩国人均11本、法国人均20本、日本人均40本、俄罗斯人均55本、以色列人均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一名印度工程师撰写的一篇《令人担忧,不阅读的中国人》更是红遍了网络。作为一名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震惊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担忧和反思。

那么一直在校“读书”的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的学生阅读情况如何呢?我曾对任教的两所农村初中部分年级学生阅读状况进行过调查。事实确实像朱永新先生所说的:“有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学生不读课外书的情况非常普遍,全社会的阅读水平也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结合与学生的座谈,我们认为造成农村学生阅读现状的原因有四。一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两所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外地,家长自身阅读素养不高,又多在市区上班,早出晚归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子女学习,再加上社会阅读氛围的缺失,学生错过了最佳阅读养成期。二是好书越来越少。现在各种阅读信息充斥网络,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所适从。而这些读物大多充满商业气息、功利性质,可以说书越来越多,但真正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占比却越来越少。三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在座谈中了解到,由于课后作业量的扩张及布置的统一化,使许多学生,尤其是中差生忙于应付作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即使双休日和寒暑假中有空闲的时间,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游戏、网聊等打发时间。四是学生没有掌握读书的方法,不会读书。不少学生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只是了解个大概,以看故事情节为主,阅读目标缺失,阅读方法不得当,阅读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一、激发兴趣,选择读物的两项“坚持”

1.坚持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选好阅读材料。纷繁杂乱的阅读市场,充斥着很多功利化甚至是糟粕的读物,涉世未深的学生很难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材料。相对而言,我们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遴选的,闪烁着普世情怀,适合青少年阅读、学习。我们抓住课堂教学契机,向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阅读材料。如课内小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让学生惊叹、着迷。在课堂上我们当场让学生阅读了同样离奇又合理的微型小说《鞋》,课后还推荐了欧亨利的《项链》、《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青藤叶》等。那一段时间,整个年级掀起了一股小说阅读热。散文一向是学生,尤其是男生回避的读物。在教学《背影》时,学生被父子间深挚而又真实的感情所打动。我们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朱自清散文精选》、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名家作品。这些散发着自然的健康的人性之美的课外读物的推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意义,引起学生阅读的心理定向,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教师务必教会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帮助他们学习定向,即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

2.坚持课前三五分钟,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培养阅读兴趣。我们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让学生介绍读过作品的梗概和一些感悟,并及时给予评价。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其他同学也分享到了阅读的快乐。连续多年的坚持下,课前五分钟的质量也在发生变化:时间上由原来说不满三分钟到后来要求精简内容限定不超过五分钟;内容上由原来只会概括内容到对人物、主题、写法的分析;阅读材料由原来固定小说到散文、文言短篇等;还多次出现了一学生简介后全小组甚至全班共读,一篇多评的情况。短短五分钟的坚持,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面广了,表达、分析、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得法课内,受益课外的两方面“尝试”

1.精读,拓展、迁移类课外阅读的指导。“相似论”认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似性信息单元(即相似块)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如议论抒情性散文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也是最怕的,我在教学《鼎湖山听泉》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主问题:(1))找出描写泉水(尤其是泉水声音)的语句,说说鼎湖山泉有何特点?(2)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说说作者听到些什么,有何感悟?(3)找出议论语句,领会作者意图。在教学本文后,我们又向学生推荐了《伞外听西塘》、《野生的百合》、《红豆树下》等抒情议论性散文,要求学生运用课内的方法小组提问,自主探究,最后全班归纳出了此类散文的常规阅读步骤:(1)找准寄物,概括其特点;(2)抓住动情点,明确作者情感变化;(3)紧扣议论,归纳文章主旨。

2.泛读,扩展、欣赏类课外阅读的指导。古人读书讲求一个循序渐进:“经既明、方读书”,“经子通,读诸史”。同样的因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阅读能力差异,不同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指导及要求也要讲求“梯度”。我校学生课外泛读的着手点主要是读书笔记,学校按年级印制不同的《今天你读书了吗》课外阅读摘录本,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摘录笔记要求:初一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的方法,指导学生浏览性的泛读方法,侧重学生语文阅读感受的指导;初二年级侧重指导学生探求性的速读方法,指导学生编提纲、作批注、写好读书随感,做好简要评点,侧重学生阅读体悟的指导;初三年级侧重指导学生品味性精读的方法,侧重于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指导学生写体会、再创作。分层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泛读摘录的要求,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品质。

三、搭建平台,全面落实的双面“评价”

1.评阅读积累。规定每个层次的学生阅读的图书文章篇目,明确量化指标,考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在考级内容中,分必读书和选读书,考级要求主要为识记和理解。

2.评阅读习惯。建立适当的检查制度,也纳入阅读等级考核中。我们整合学生、教师、家长这三方面的共同力量,从以下方面来评价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1)是否每天进行阅读;(2)是否在阅读时动笔做笔记;(3)是否在阅读中勤动脑、多思考、多探究。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活动受教师阅读品位、兴趣爱好、自身的语文素养等诸多因素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阅读”及“阅读教学”水平,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去研究的问题。另外,实施语文阅读指导、评价的研究,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发展,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夯实,视野更开阔,发展速度愈快,从而加剧了班级的两极分化。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又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这些还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猜你喜欢

读物课外阅读读书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