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桃花坞记》体验式德育校本教材的特点

2016-03-02江苏省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

新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泰伯桃花坞乡土

□江苏省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 陈 筠



试论《桃花坞记》体验式德育校本教材的特点

□江苏省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陈筠

我校地处桃花坞内,历史悠久,得天独厚。我校研究的课题“‘桃花坞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的校本研究”,旨在挖掘“桃花坞文化”转化成学校教育资源的可能性,进一步丰富学校特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立足乡土文化,多元合一

形成“桃花坞文化”系列教材,就要充分把握“桃花坞”这一乡土文化的内涵。“桃花坞文化”是指苏州桃花坞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人文、艺术等古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所有成果。我们通过对大量“桃花坞文化”资料的掌握,引导学生搜集、鉴别、整理与“桃花坞文化”的相关文献,形成对“桃花坞文化”的科学认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在广泛搜集、阅读“桃花坞文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走访、调查桃花坞地区的名胜古迹、手工艺大师,学讲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故事,吟诵经典的桃花坞诗词,挖掘出“桃花坞文化”的精髓——至德思想。

1.整合乡土文化资料,我们设计的《桃花坞记》校本教材分四个篇章:分别是适用于三四年级学生的《文化之旅》篇,主要介绍了桃花坞及桃花坞区域内的历史人文古迹和相关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如“泰伯庙”、“桃花庵”、“文山寺”等。在介绍历史古迹的同时,也要了解历史人物故事,如“泰伯三让天下”、“明四大才子”、“文天祥抗元”等故事。《文化之旅》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寻访、调查、收集、整理,明白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一处处古迹名胜,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继承保护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2.《品味经典》篇搜集了部分吟诵桃花坞胜景的诗词,适用于五年级。桃花坞是苏州文化沉淀颇为丰厚的地区之一,自西晋到民国240多位作者的700余首诗词,均与桃花坞地区相关。这些咏唱跨越时空的隧道,记载了桃花坞地区的历史和社会变迁,成为我们了解往昔桃花坞的桥梁。唐伯虎的《桃花庵诗》、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桃花坞》等诗,或写桃花坞的优美景色,或抒归隐山林的情怀,都是不可多得的古诗佳作。学生诵读诗词,练习硬笔书法,体味美文佳句,能受到经典传统文化的熏陶。

3.《传承之旅》篇适用于六年级,其中介绍了桃花坞文化的传人,以及一系列的传统工艺。该篇章用较多的篇幅主要针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特色教学的延续。学生通过寻访了解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渊源,掌握这项民间工艺的工序及完成此精美民间工艺的各种工具,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进行实践体验,从绘画到雕刻至印刷,最终呈现一份精美的成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辛苦,感受快乐,认识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魅力,对桃花坞文化产生不可割舍的情感。然后以列表形式介绍桃花坞地区的“红木雕刻”、“檀香扇制作”等“非遗文化”,由此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桃花坞文化生生不息的艺术魅力。

4.《至德导行》篇充分挖掘泰伯的至德思想,扩大外延,将“至德”融入到师生的学习生活中,每一课先“明理”,再“导行”,贯穿一至六年级。

四个篇章构成完整的《桃花坞记》校本课程教材,教材素材都来自于原汁原味的“桃花坞”元素。

二、挖掘至德精神,明理导行

如“泰伯三让天下”一课,介绍了吴泰伯其人其事和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吴泰伯的赞赏,从而引出“谦让”一词,进而明确谦让的含义:“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在方便、好处面前不争不抢,总是想着别人。”接着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行为引发讨论,让学生内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意识地讲“谦让”而不是一味的“退让”。《至德导行篇》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品德。

三、引导体验互动,提高素质

体验,也叫体会,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可以随时勾起曾经亲身感受的生命历程的回忆,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乡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是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每天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乡土文化素材。所以,体验式教学更有其优越性。在设计教材时,我们时时刻刻从体验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在设计教材时,我们把体验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层面。课内层面是老师教学时,和学生互动引发的体验。如《石幢弄》一课,因我校地处桃花坞地区的石幢弄内,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学校所处的桃花坞石幢弄的地域位置、历史沿革、人文积淀。通过活动,让学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为桃花坞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由此设计了本课教学。在学生了解了“石幢”是人们用来驱魔祈福,寄托美好的愿望后,拓展到苏州城内的“七幢八塔”。由此让学生在《苏州古城区手绘地图》上找到苏州城内的“七幢八塔”。由于手绘地图的随意性更高,简单明了,为游戏增添了趣味。课外层面,是在课堂活动后提出任务,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完成体验,并留下痕迹。还以《石幢弄》一课为例,课后请学生在双休日,凭着这份手绘地图,带着爸爸妈妈找一找苏州城的“七幢八塔”。把活动的照片、摘录的文字或小感受上传到个人微信中,在朋友圈里分享,也可以浏览同学的微信,发表评论。此项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续,让学生把课堂习得的知识转化为市级课标要求的识地图、认方向的能力。

《桃花坞记》体验式德育校本教材立足乡土,注重德育,凸显体验,是我校在课题研究引领下的一次大胆尝试,将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不断充实、优化,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泰伯桃花坞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当浮世绘遇上桃花坞
乡土中国
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三让遗风百代扬
———无锡泰伯墓联
桃花坞与梅花岭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