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审思

2016-03-0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新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心球学情新课改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施 斌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审思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施斌

【摘要】当前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明显薄弱,而教学设计又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保障。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要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本文从分析学情、教材分析、设计策略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设计进行深入反思,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体育有效教学。

【关键词】分析学情教材分析设计策略

【前言】随着体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尽可能地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设计不仅是对运动技能在各水平阶段的直观体现,又要具备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再次运用价值。

《双手肩上前掷实心球——最后用力》是《体育与健康》教材七年级全一册第二章投掷单元第四课时,本文以此课为例,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要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求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心理特点和学生“底细”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双手肩上前掷实心球——最后用力》中的学情分析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基础,可以尝试采用鼓励、个别指导和分层教学等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中。此课包含两种模式:(1)采用“互助”模式,旨在提升身体素质较高学生的责任意识;(2)采用“分级”模式,采用递增式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从而做到平衡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就采用“你追我赶”的小游戏和队列队形中的“原地三面转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教学设计制定前还需通过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和在前阶段对实心球的掌握程度。

【教材分析】新课改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剖析要更为主动和理性,要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及学生的受益状况。

《双手肩上前掷实心球——最后用力》是《九年义务教育普通课程标准(7~9年级)》中第二章《田径运动项目——投掷项目》的教学内容,它以发展力量为教学目标,以多种辅助练习来让学生体会投掷中“超越器械”的技能。

1.价值分析:投掷实心球运动对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等素质的效果较好。

2.技术分析:模仿跟做是学习投掷实心球动作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技术要求较高、练习形式枯燥,单一模仿练习会降低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挖掘投掷课教学潜在的价值。

3.负荷分析:投掷实心球属运动负荷较小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可通过搭配其他辅助教材、改变原有练习强度、增加练习次数等方式确保合理负荷量。

【设计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策略既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策略的设计主要表现在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就是说围绕着如何解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关键点上,然而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途径则可以通过对主辅教材的深度解析和对教学过程中三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去思考。

1.改教为学,突出学生主体性。《双手肩上前掷实心球——最后用力》在设计上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能掌握“最后用力”技术,这里包括了直观层面上的出手速度、高度和角度。但也不能忽视用力顺序、胸带臂技术和背弓技术这些连贯的隐性层面。这是需要在整个主教材设计中规划的。(1)在课的准备部分热身环节内容是“你追我赶”游戏。此类游戏不仅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又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策略办法并形成一定的对抗,从而起到热身之目的。(2)在课的基本部分中,主要围绕“反弓”和“出手”两方面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预先告知简要技术要领,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大家知道用什么办法能让实心球掷的更远?”然后在规定好的区域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辅助器材诱导学生注意最后用力时出手的高度,通过击掌或吹哨的方式提醒学生出手的速度,通过找标志点或设限高来控制学生的出手角度。在上述的教学中自然而然就引申出“反弓”技术,这就是诱导教学,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找到答案。(3)通过分组观看教学视频,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掷实心球的技术要领,也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在此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提示并纠错。(4)主教材的最后一部分是展示,教师会根据现场情况挑选做得好的同学和对技术动作掌握交叉的同学出列展示,让其余同学观察思考,积极点评、互评。在此基础上,老师会针对性地揭露技术的要点和关键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

2.把握层次,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还需要做的是要牢牢把握好教学内容设计的层次度。由于技术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个体差异不同等因素,教师在内容安排中要把握好设计的层次感,明晰设计环节中的分层和递进关系。首先教师要对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了解学生能否通过练习后达到预期的目标;然后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梯度的模块,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层次的教学内容,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此类教学模式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技能知识的灌输,并且做到平衡发展。分层教学的设计中更注重的是因材施教原则的掌握,对具备良好身体条件和能力强的学生适当地提高内容的难度和评价的标准;对相对薄弱的学生适当降低内容的难度和评价要求,使得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减少消极情绪。

3.主副搭配,突显设计色彩感。主、副教材的搭配具有“色彩”,犹如美术学科中颜色的搭配能体现出整体的美感。体育教学设计若注重内容的合理搭配,整堂课的各环节就既能够比例适当,又能够互补互益。例如:上下肢的搭配、不同身体素质间的搭配、动态与静态之间的搭配,主教材和副教材之间的必然关联和拓展关系不应被无视。做到这些,整个教学设计就会有层次和关联中的美感,也就具备了学生喜爱并能接受的“色彩”。

本人所设计的《双手肩上前掷实心球——最后用力》的副教材如下:

(1)从主体内容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投掷是偏向身体素质中的“力量”,那么在副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可以适当的摄入一些加强速度的素质练习,如30米加速跑等。这样学生的上下肢都得到训练,力量与速度得到了平衡。

(2)基本部分的最后环节是“穿越障碍”的素质游戏,通过分组竞争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三处事先设计的障碍。教学指导主要是诱导学生尝试。此游戏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3)结束部分的放松环节则是通过音乐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最后开展自评互评并小结本课的得失。

总之,体育课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体育课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教学方案,教师必须避免畏难情绪,在学生、教材、策略及场地器材等方面不断实践和反思,制订实效性较强的体育教学设计,不断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实心球学情新课改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学、练、赛”一体化在实心球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让实心球“飞”起来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