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民族风”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纪实
2016-03-02周晓明
文/周晓明
校园里的“民族风”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纪实
文/周晓明
民族院校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如何打造“情感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特色探索和实践,给予了很好的阐释。
近年来,该学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团结包容,共荣共进”为主旨,围绕“创新包容、文明生活、健康成长”主题,以“上好五节课”为抓手,以开展“校园里的民族风”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引领和服务”为延伸,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有效拓展了校园文化的育人途径,探索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以“上好五节课”为抓手不断探索民族预科生思政教育新模式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从少数民族预科班生的文化适应出发,从民族预科学生思政教育入手,以“上好五节课”为抓手,努力提升预科生综合素养,探索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教育新模式。
上好新生入学教育课,引领大学生涯第一步。如何为来自30多个民族的预科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引领学生尽快适应环境、学会平等友好相处至关重要。为此,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以导航预科学习生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在学院“院—部—班”三级管理体制架构下,全方位构建“嵌入式”的民族预科育人模式。该学院现有的博士、教授及部分管理人员均担任学院教学班级班主任工作,院领导班子分别担任学生寝室荣誉寝室长工作。党员教职工“一对一”联系“四难”学生个体,按班级开展师生谈心交流,确保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每年开学初期,院班子成员分别深入预科课堂,与各班学生一起同上开学第一个课。并通过开学典礼、主题班会、校史巡礼、《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手册》竞赛、专家入学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入学教育,引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走好大生涯第一步。
上好民族政治理论课,占领思想教育新阵地。三峡民族民族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重新调整预科学生课程设置,重点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民族预科必修课程,并以学院民族学专业教授、博士为主要师资予以授课。组织学生开展民族知识竞赛,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宗教观,充分了解、认识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理论意义,夯实学生思想政治基础。
上好预科生党团课,发挥党团组织凝聚作用。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党委以预科生入党申请人教育培训为切入点,在预科生中全面开展入党申请人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民族预科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了解。并根据预科学生的特点,适当拓宽党课内容,将各民族的先进人物及事迹列为党校必学必讲内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会干部的骨干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各类优秀学生及社团组织的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学院党委已顺利开办了4期入党申请人培训班,600多名学生完成了预科党课的学习,举办了团校培训班5期,近千名学生接受团校培训。
上好“滋兰讲坛”素质课,着力人文素质培养。以“陶冶情操,提携后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生特色讲坛——滋兰讲坛。广邀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客讲坛传道解惑,坚持每周一小讲、每月一大讲,内容广涉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人生经验、治学之道、时事热点、艺术欣赏等方面,旨在增进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了解,打造学院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品牌。
上好课外“民族”课,拓展学生第二课堂。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及民族学学科优势,努力拓展预科学生第二课堂。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与湖北省民宗委文化宣传处党支部牵手,联合开展 “党员两学一做,支部牵手共建”学习教育。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宜昌市民宗局系列民族联谊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宜昌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城市民族工作调研等,以此延伸校内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进学生民族认同、促进民族融合,为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打基础。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2014年民族文化交流暨迎新晚会
以“校园民族风”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 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主题文化活动是学校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培育的重要载体。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依托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在校园和谐交融,大力开展“校园民族风”主题文化活动,推动内容丰富、健康高雅民族团结文化向纵深发展。
坚持开展“爱我祖国,爱我家乡”为主题的图片展、民族歌曲大奖赛、篮球赛、节日游园活动、运动会服饰秀、“每周一星”民族之星、民族工艺文化展示等系列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中国梦、民族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我的中国梦”手抄报大赛、“民族风”民族文化图片展、“宿舍民族特色文化节”等校园“民族风”活动。
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型迎新民族文艺汇演,积极号召学生参加宜昌市民宗局迎新年万人长跑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合力打造的全新留学生品牌赛“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活动,以及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桃花节”民族文化展演。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慰问福利院老人,到火车站、公汽站当向导等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社区小学联合举办“学雷锋,文明伴你行”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效增进了各民族学生的相互尊重、互相了解、相互包容,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此外,三峡大学民族学院还在“古尔邦节”“藏历新年”等少数民族重大传统节日,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认真组织,悉心安排,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学院、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目前,由各族学生自发组成的各种校园文化社团、文体团队蓬勃发展,成为学校民族团结文化领域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文化亮点,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融、传统尊重、情感认同。
以“文化引领”和“社会服务”为方向 不断激发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在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的引领下,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师生积极投身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中。
该学院与宜昌市民宗局合作,就城市民族工作问题认真调研,为城市民族工作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提供智力支持。长期与宜昌市环城北路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联合开展各类活动,为居住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同胞送温暖,积极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桥梁。此外,还坚持组织教职工捐资助学,资助来自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阳关镇革金山村的2名贫困留守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该学院从关爱少数民族学子的成长出发,努力为每一位学子都插上追梦的翅膀。对在学院就读的来自边远地区的贫困生伸出援手,2013年向社会筹集5万元资助20名困难学生,2014年争取宜昌鑫鼎集团资助5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15、2016年从学校申请各类助学金30余万元。这一系列举措,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来自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学院来自青海省的维吾尔族预科学生希仁阿依·阿不都,利用课余时间坚持到宜昌市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当自愿者,将爱心传递给病危老人的感人故事被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得到大家的点赞。
在社会服务及科学研究方面,该学院主持完成了“恩施自治州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湖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省际结合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现状调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施情况调查”“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调查”“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调查”“宜昌市维吾尔族调查”等,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承担“湖北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主持起草了《湖北省民族文化发展规划》。此外,还参与了湖北、重庆7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策划与编制工作及《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民族文化的决定》修订。抢救拍摄了时长800余小时的影像资料、2万多张照片,收集民俗文物1500余件,参与指导武陵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抢救、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杰出文化传人资料撰写和纪录片制作,组织拍摄了《武陵土家人》等4部纪录片。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该学院以全写实手法拍摄的纪录片《宜昌抗战纪实》被多家媒体转载。2015年,恩施自治州唐崖土司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该学院参与完成的唐崖土司遗址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得到世界申遗评委及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学院收到恩施自治州政府感谢信。
在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的引领下,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师生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突出贡献。学院一大批老师的科研成果多次分获省部级奖励,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2016年,该学院承担的湖北省民委重大委托项目 《土家族百科全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宜昌市委托的《宜昌文化简史》获宜昌市出版基金资助,并与五峰县委县政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协议》,启动了“宜昌海关资料收集整理项目”。学院院长、土家族研究专家黄柏权教授于2016年获第一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政府奖,青年博士、副教授曹大明2016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优秀中青年专家”,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学院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实力。学院先后被评为校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主持完成多项民族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要科研成果被国家有关部门采集。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对民族问题的清醒认识、对民生问题的现实关怀、对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是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科技智力资源密集的独特优势将会更加砥砺学院在为民族地区发展培育人才、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与宜昌市社区联合开展“携手共植团结树”活动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三峡大学民族学院)
责任编辑:祥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