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兰德的路途
2016-03-02
从辛辛那提到东海岸,16小时车程,位于波士顿郊区奢华的朗伍德板球俱乐部是马茨·维兰德的中转站。他驾驶的房车外形招摇,漆色花里胡哨,观者还以为是哈林篮球队驾临。摄影师蒂姆不停地仰头操控无人摄像机,以便捕捉到满意画面。维兰德的助手卡梅隆在球场边汗如雨下,维兰德如同二十年前,以主角形象站在球场上。五年来,三人组去过美国上百所网球学校教授网球技艺,不为金钱,只为乐趣。
接连不断的训练课,漫无边际的旅途,三个人驾驶着这辆长达12米的金属怪物,在热情的接待以及苛刻的体能要求之下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虽然有时网球俱乐部会为他们提供精美的饭食,但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只会靠喝咖啡,吃酸奶,塞几片丹麦面包充饥。这晚,卡梅隆在车前打开了他的小折叠沙发,蒂姆在边上找了个位置,维兰德则躺在房车里面的双人床上,这是他作为长者的唯一特权。
在他的“第二个家里”,维兰德喜欢看西部片,自从他在爱达荷州的深山里生活过后,就沉迷于美国西部文化,此外他还喜欢读地理杂志,或关于印度的书籍。开车时,维兰德喜欢哼唱鲍勃·迪伦或著名摇滚乐队险峻海峡的歌以打发漫长的驾车时光。这位网球游牧者或许可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位既赢得过法网冠军,又成为胡士托音乐节明星的人。
我们在朗伍德板俱乐部与维兰见面。这是一家多功能俱乐部,除了板球还有网球场,场地包括苍翠欲滴的草场,也有美式的灰土场。维兰德刚刚结束下午的集体训练,就被叫到中央场地与卡梅隆配对双打,球网对面是托德·马丁(前ATP世界排名第四)和埃里克·布托拉克(现役双打球员)。夜幕降临,比赛结束,他还没来得及冲凉,就坐在场边的高椅上接受布托拉克的专访,周围聚拢着上百名俱乐部的会员,他们都是当地的富人。此时我们才明白这位前世界头号网球选手是如何成为网球诗人的。维兰德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让人兴致勃勃,还时常饶有兴致地讲述各种轶事,“17岁那年我和女朋友一起驾车从罗马开到了巴黎。”那次旅行后不久,维兰德就赢得了1982年的法网冠军。
维兰德应付网球俱乐部里的会员就像他在房车上洗衣服那样得心应手。第二天,他又精神抖擞地在朗伍德板球俱乐部指导耗时一个半小时的训练课。训练结束后,他谈到了1985年去世的父亲,那次打击让他失去了对输球的憎恶,谈到了10岁时经常和父亲打球,后者经常故意羞辱他,让他得不到一分,还谈到了瑞典网球,以及美国球员步伐的问题。
他始终站着,穿着过时的北欧拖鞋,“我能滔滔不绝地讲一个小时,说实话这种能力让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维兰德趿着拖鞋,在回房车的路上说道,“我有幸能和这些网球的狂热爱好者交流,被这种网球热情所包围。网球是我唯一了解的东西,我讨厌电脑,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对我来说,最好的休闲就是在房车里做做拉伸,听听鲍勃·迪伦的歌。开着租来的车住酒店?那还不如杀了我。”
那辆笨重的房车又启动了,两个小时后到达马萨诸塞州的Manchester-by-the-Sea附近的露营地,到时已是夜晚。维兰德仰望星空默念:“真是天堂。”翌日下午,他来到了富饶的东北海岸的一家网球学校,艾塞克斯乡村俱乐部。晚饭时,维兰德和卡梅隆分居桌子两端,活跃气氛。饱餐战饭后,三个网球游民驶向了下一站,康涅狄格。三个小时的路途,抵达目的地已是晚上十点,他们在里弗斯代尔露营地草行露宿过了一夜。
此时康涅狄格的气候闷热,第二天一早维兰德还是决定在营地糟糕的球场上与一个初学网球的朋友过过招。随后他们继续上路,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了纽约边上的维斯波特,这次他们是接受了一个私人邀约,对方出价6000美元,请他们来到亚历山大的家,陪亚历山大和他的小伙伴们打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当地高手)。收钱做事并不是维兰德美国之旅的目的,但他与亚历山大的父母相识,迫于情面,被迫走穴。
面对泳池小酌后,再次启程,开始了4小时的回归马萨诸塞之路。这次美国东海岸公路之旅,维兰德和他的伙伴们指导了将近8000名网球爱好者,完成这次旅途需要强烈的分享精神,“只有我能做这样的事情。”维兰德笑着说,“或许扬尼克·诺阿也行,但他永远都不会每天打四个小时的网球。”
维兰德此前开车穿越过美国,并在太阳谷住了几年,投资了一个赔得一塌糊涂的饭店,卖热狗也没赚到钱,他很快意识到需要新的生活。一天,隔壁球场一个人的球技吸引了维兰德的注意。他是卡梅隆·里克勒,一名核专家,美国海军的头号网球高手,阿富汗战争期间曾两次赴海湾执行任务。两人对于在美国自驾教授网球的想法一拍即合。“无疑我是美国一无所有的人里网球打得最好的。维兰德是个真正的有钱人,但他真诚、谦逊。我们没有敷衍任何一堂课。”健壮的卡梅隆说道。
“为什么教网球会很累?并不是体能因素。我想让每个人都记得和我一起上课的时光。”维兰德说道,“如今这个时代,人们都不够专注,脑子会想太多的事情。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在90分钟里除了网球什么都不想。这对健康和专注度都有好处。”
作为教练,维兰德没有放弃做球员时职业信条,他坚持让学员们击球,哪怕是捡球,也绝不能用手。“你们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感到失望,要勇敢和坚持。”为了提高训练强度,维兰德很注意高空球的练习。首先是高抛发球,然后每两人一组,隔网与维兰德或卡梅隆过招,不断练习扣杀。卡梅隆在不断地挥拍中汗如雨下,维兰德则不断鼓励每一个学员:“好!”“真棒!”“漂亮!”
无论这些参与者有怎样的网球未来,他们都被维兰德和卡梅隆的投入精神所感染。“他的授课,我要给A+++。”学员德拉尼说道,“他们给了我努力向上的动力。”“在球场上我从未得到过这么多快乐。”约兰达说道,“如果早点遇上他们,我可能都成职业球员了。”“维兰德的精力简直太旺盛了。”让-弗朗索瓦说道。这些好评无疑是对维兰德和卡梅隆的付出最好的肯定。
美国之旅从俄亥俄到马萨诸塞共有15站,每天教授三堂耗时90分钟的训练课。在最后的晚餐上,他回忆了1982年夺得法网冠军的经历,谈到了纳达尔每次都担心会输给世界排名300位的对手的谨慎以及费德勒认为可以打败所有人的自信,而这些与这次美国之行一样,都会成为维兰德最美好的网球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