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昭通 翰墨流芳
2016-03-01
昭通本身就是一部深邃隽永的典籍,是一轴翰墨馨香的长卷。新时期以来,昭通作家群万涓成水,汇流成河,千回百转,终成浩荡,在书写了昭通文学新的光荣与梦想的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以来中国地域性文学群体及广大作家的艰辛文学追梦之旅,充分展示了昭通作家群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作理想,堪称云南高原璀璨的文学星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在昭通这块经济相对贫困的土地上,文学精神不仅不贫穷反而很富裕,文学之花不但未枯萎反而更鲜艳。昭通被人们誉为“云南当代文学的重镇”不是偶然的,是昭通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的闪现,在昭通这块热土上,磅礴乌蒙的群山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学,昭通文学已经成为昭通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
历史浸润 古韵新辉
昭通是中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这块早在700万年以前就有大量剑齿象等古生物生存的地方,自秦开五尺道以后,就成为了中原文化传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到了西汉时期更是创造了灿烂的朱提文化。作为云南开发得最早的地区,昭通自秦汉起的两千年,一直是中原文化连接云南的脐带,中原文化对云南的影响,最早影响的是昭通,因此这方土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较为厚重的文化积淀。汉碑、晋墓、袁滋摩崖的出现,以及国学大师姜亮夫在此成长,可以从中看到这一地区崇尚读书、崇尚文化得以千年延续的传统。
如果要追溯今天被文坛广为提及的昭通文学现象的出现以及昭通作家群的萌芽,时间恐怕要推至二十世纪80年代。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文学作为对社会生活反应敏捷的艺术门类,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精神需求。
作为中原文化通向云南的重要通道,昭通这块沉寂已久的土地也加入到二十世纪80年代的文学合唱中。在此之前,昭通文学一直处于相对冷凉的状态。从1949年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昭通作家仅有朱君和、淡墨、蒋仲文、邹长铭、李兴禄、龙志毅、麦芒、贾书伟等十多人在云南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作品,佳作不多,影响较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大批西方著作被译介到中国,从而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对西方现代文学的阅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学迅速复苏,尤其是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预示着一个文学的春天正在来到,而昭通文学也踩着时间的节点,开始了缓慢复苏的历程。1979年春天,昭通地区群艺馆创办了一份文艺刊物《新花》,昭通文学从而生根发芽。蒋仲文、曾令云、邹长铭、夏天敏等人的作品,给云南多姿多彩的文学风景带来了稍有不同的景象,它有着一种大地回春的清寒,又有着温润的泥土气息,还透露着昭通这块古老土地上特有的文化气质。
气象万千 名家辈出
1982年,是昭通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不仅“野草”文学社成立,更重要的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分配回了昭通,他们中的一些文学爱好者带来了山外更为明晰的思想解放和文学复苏的信息。随着文学热的升温,在昭通本地坚持文学创作的队伍逐渐壮大,曾令云、蒋仲文、邹长铭、刘廉昌、夏天敏、陈衍强、雷平阳、张仲全……创作门类涵盖了小说、诗歌、戏剧、评论,而从山外完成学业回到昭通的文学青年也逐年增加,宋家宏、黄玲、傅泽刚、铁云峰、李骞、胡性能、杨昭、潘灵、刘广雄……随着这一回归队伍人数的不断增加,两支队伍在昭通这块相对封闭的土地上相互激励,共同促进,从而产生了昭通文学从未有过的新的气象。1984年,昭通召开了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后不久,昭通作协召开了转变文学观念座谈会,从那时起,昭通文学界就开始关注全国的文学状况,昭通作家也一直把自己的创作放在云南省、全国的文学背景下来思考,从而保持了较为鲜活的创造精神和较高的文学标准,这成为了昭通文学的一个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不久以后,昭通师专、昭通教育学院的一些年轻教师,发起成立了《荒原》文学社,编选了以《荒原》为书名的“昭通新诗选”,经认真遴选,62名作者的115首诗入选,这是对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昭通诗歌创作的一次集体检阅。图书出版以后,反响很大。荒原文学社主办的“荒原”诗报、雷平阳及一些更年轻的诗人主办的《大家》诗报,成为了当时云南最有影响的民间诗报,并被当时影响极大的《诗歌报》《华夏诗报》隆重介绍。
从此,昭通文学呈星火精神燎原之势,一个又一个文学社团成立,一份又一份个性十足的文学报刊推出,遍地开花的文学社团及文学报刊,寄托着这个地区人们的理想。这一群体中,有公务员、教师、医生、个体户、下岗工人、农民等。如果说在整个中国文学热的背景下,一个地区出现许多文学社团和文学报刊,并不是昭通地区的特殊现象,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当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在文学之外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许多地区的文学热随着中国文坛的风平浪静开始急剧降温的时候,昭通文学却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强劲态势,倔强前行。伴随着中国文学一路走过来的人们知道,二十世纪80年代,人人以文学为荣,而到了90年代,则变成了人人以埋汰文学为荣。但这种现象在昭通却看不到。也许是从过去的交通枢纽变成交通的死角,也许是经济的欠发达,这块土地上的年轻人,对山外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不甚关心,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写作、阅读,用手中的笔延伸自己的梦想。文化的自信、经济的落后,形成昭通作家独特的人文气质。又由于交通枢纽位置的丧失,自然环境的相对恶劣,昭通的经济发展与云南的其他地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昭通作家中从事文学批评的宋家宏分析说:“昭通人的文化自信与昭通地区的经济的落后,逐渐让昭通作家形成了一种孤傲的气质。”文化自信与孤傲气质对文学艺术的创作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它能促使一些人持之以恒地从事自己认定的精神产品的创造,从而坚定昭通作家对自身价值的认定与追求。
佳作迭出 蜚声中外
2002年10月13日至21日,由云南省作家协会、云南人民出版社和昭通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昭通文学现象及作家群研讨会”分别在昭通和昆明两地举行,对昭通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学现象和作家群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讨,这在云南省的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不仅有云南省的各级领导和知名作家、评论家,还有来自《人民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当代》《民族文学》等全国一流报刊杂志的编辑家、作家和评论家们。很快“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两个词就走出云南风靡中国文坛,并在不同场合被各界人士津津乐道。2004年底,为进一步繁荣云南文学创作、开创云南文学创作新局面,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联和昭通市委邀请全国著名作家赴云南访问指导工作,对云南省文学创作事业进行一次大检阅。200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云南省昭通作家创作研讨会”在昭通隆重召开,丹增、晏友琼等云南省委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蒋子龙、张平,著名作家张胜友、白桦、贾平凹、白描以及昭通籍部分作家与昭通市本土作家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昭通文学发展大计。
此间多年,昭通作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十月》《大家》《钟山》《诗刊》《星星》《散文》《啄木鸟》等全国重点刊物发表的作品量占云南作家的70%以上。不少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名作欣赏》《作品与争鸣》等各种权威选本选载。一些作品还被翻译介绍到国外。产生了大批创作题材和手法多元化、关注弱势群体、具有强烈忧患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艺术精品,出版了数百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个人作品专集,一些作品荣获了鲁迅文学奖、骏马文学奖、中国戏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金盾文学奖、梁斌文学奖、路遥青年文学奖、云南省政府文学奖、边疆文学奖、云南杂文奖、滇池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一些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曾令云、蒋仲文、夏天敏、邹长铭、麦芒、雷平阳、樊忠慰、李骞、宋家宏、潘灵、胡性能、黄玲、陈衍强、杨昭、贾薇、夏吟、刘广雄、吕翼、刘平勇、艾自由、沈洋等不断在国家级大型纯文学刊物发表作品。据统计,在省以上纯文学期刊发表作品、省以上出版社出版作品、省以上文学赛事中获奖的作家总共有186人,出版文学作品达600多部,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作家有24人,进入鲁迅文学院和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讨班的作家有18人之多,获得云南省以上的文学奖项的有200人之多,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昭通文学现象”,引起了国内文学界的强烈关注。
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昭通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夏天敏以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荣获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0年雷平阳又以诗集《云南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其他作家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文学奖等一大批重要奖项,昭通作家的一些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分别获国际、国内奖,一些作品被翻译到海外,引起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昭通文学的影响力。
秉笔如椽 吟唱未来
一个偏远的西部贫困地区为何会出现这种文学现象?为何会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如此引人瞩目的成绩?记者了解到,昭通文学的发展历程,有以下几点启示与思考:
昭通作家讲政治、顾大局,胸怀苍生百姓,是昭通文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殷切期望,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昭通作家以多种形式多次组织学习体会,并贯穿到了自己的创作之中,使得昭通作家的作品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正能量,使得昭通作家的作品一开始就气象高拔,寓意深远,没做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始终把底层人民的冷暖、百姓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于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昭通作家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是昭通文学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昭通作家与时俱进,深入群众,紧贴时代脉搏,贴着大地行走,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对磅礴乌蒙、神奇昭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昭通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着切肤之爱和切肤之痛。昭通作家还顽强拼搏,植根清贫与困苦,同时也改革创新,注重发展与继承。
历届昭通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是昭通文学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昭通作家群的出现和昭通文学现象的形成,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和昭通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昭通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加对昭通文学艺术事业的投入,将昭通作家群作为昭通的一个品牌来经营,筹措资金1500余万元建立了占地11亩、建筑面积4530平米、有别墅式创作室36套的“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
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的全力推动,为昭通文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昭通作家群的形成以及昭通文学现象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省作协的关心与推动。作为联系云南广大作家的桥梁,云南省作家协会始终关心着昭通文学事业的发展,对昭通作家群的成长倾注了心血。这些年来,云南省文联、作协又多次在北京、昆明等地为昭通作家、评论家召开了不同规模的研讨会。这些高规格会议的召开和调研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昭通文学的发展。
昭通市县(区)文学团体的有为和有位,为昭通文学的不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昭通作家群的形成与昭通文学现象长盛不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级文联、作协和民间文学团体的有为和有位。每年昭通都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学笔会,目的是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增进写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团结更多的文学青年加入文学创作队伍。召开作品研讨会,举办读书班,邀请全国著名作家和编辑来昭通,与昭通本地作者进行交流,组织作家作者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汲取营养和素材,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
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为昭通文学的不断发展营造了健康的文学生态。一个偏远的西部贫困地区出现的文学热潮,受到了文学期刊、出版社、全国新闻单位、著名作家和评论家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得到相关企业的热心支持。《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诗刊》等全国文学杂志不拘一格选用作品,让昭通作家的作品,在一个更广泛的空间得到传播。云南省内外的一些媒体,也用一种期待的目光来看待昭通作家群和发生在昭通这一地区的文学现象。一些相关企业捐资赞助,为昭通文学的发展提供资金上和硬件上的保证。社会各方对昭通作家群的关心,这一切产生巨大的精神合力,是昭通文学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昭通文学现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神奇磅礴的乌蒙,生生不息的文学。昭通的作家群们有着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不惧失败、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的精神,他们不为浮名功利所累,不断博采各家之长,在昭通大地上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文学发展道路。说到底,昭通文学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昭通作家们不断努力和奋斗的结果。我们坚信,文学的火光在昭通只会越燃越旺!
当然,文学发展的道路一定是艰辛而漫长的,其价值是要由历史来检验的。昭通文学的发展,也同样要经受挑战,随着昭通作家们的不断努力和创新,为昭通文学的整体发展,做了强有力的助推器。在这片热情的红土地上,我们祝愿昭通文学发展得更加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