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划大局 砥砺奋进

2016-03-01范华平

时代名流 2016年1期
关键词:昭通市昭通建设

“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频发多发的自然灾害,昭通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云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昭通市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全面执行“十二五”规划,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昭通市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更是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昭通市在新形势下将如何砥砺奋进,再谱新篇呢?为此,本刊特派记者对中共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进行了专访。

攻坚克难 再创辉煌

范华平告诉记者,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这一年来,昭通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继续保持了经济总体平稳、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2015年昭通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15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预计实现21830元、7210元,分别同比增长9%、11%左右。

范华平说,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昭通市广大党员干部及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以下四件事是紧密相连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先后以昭通市领导干部大会、市委常委扩大会、市委全会、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等方式,全面传达学习讲话精神;组织开展专家巡讲、宣讲团宣讲、集中轮训、专题辅导、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宣传等措施,推动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家喻户晓;机关、学校、科研机构深入开展研讨,不断推出理论成果,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昭通市委出台一系列文件,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全面部署。按照中办回访调研组、云南省复核督查组反馈意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鲁甸县龙头山镇被列为省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示范点。

奋力推动鲁甸“8·03”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以深入落实“八包八保”责任制为抓手,组织党员突击队开展“百日大会战”,实行时间倒计、工期倒推、任务倒排、责任倒查,扎实推进《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坚持民房建设优先,绝大多数受灾群众搬入新居。着力消除“板房学校、医院”,灾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成。努力做好项目前期,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加强灾害防治、社会治理,灾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对象,抓住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整治,专题教育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昭通市委常委班子以上率下,带头开展了6次集中学习研讨并带头查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清单,作出整改承诺,集中力量抓实整改。昭通市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强化责任落实,狠抓专题教育“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从严从实组织实施,专题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昭通市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昭通市委高度重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2015年年初就组织了部分市级领导牵头开展专题调研,同时,通过召开片区会议、专家论证会等方式,集中对事关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文件起草奠定了坚实基础。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各县区、各部门和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知名人士意见,形成了《中共昭通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

“同时,这一年来,昭通市扎实推进了6个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范华平说道。

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云南南北大通道高速公路昭通段全线贯通,成贵铁路有序推进,都香高速、昭通机场迁建、水富港扩能提级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加快。各类水利工程建设、民生水利事业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白鹤滩电站筹建步伐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达35.7%。通信、管道燃气项目建设深入推进。

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产业培育力度加大。狠抓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扎实推进,苹果、天麻、花椒、核桃、竹子等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2015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企业在艰难中前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293户,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7亿元,同比增长10.6%,园区综合竞争实力逐步提升。以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速发展。

以扶贫开发为抓手,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同步实施,深入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活动,2015全年实现昭通市21.3万人脱贫。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平稳发展,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增容提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开展,新农合参保率达97.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文艺创作丰富多彩。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56万套(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6.25万户。社会保险扩面成效明显,就业创业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力推进,单独二孩政策有序实施。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力抓好中央和云南省改革任务落地,累计取消和下放昭通市级行政审批项目48项,在云南省率先组织开展了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试编工作,昭阳、鲁甸、镇雄3县区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教育信息化新投资模式先进典型经验在云南省推广,大山包湿地成为云南省湿地生态补偿惟一试点单位。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协议引资616.4亿元,到位市外资金460亿元,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以依法治市为引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行四级联动视频接访、部门联合集中接访和网上信访,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实现信访总量和越级上访总量“双下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宗教事务管理依法有序开展。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现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起数、经济损失“双下降”。

以作风转变为根本,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着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切实加强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逐步形成。狠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织密从严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坚持反腐败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1900件次,立案471件,处分482人,移送司法机关19人。

科学谋划 合理部署

科学谋划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对于昭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加快发展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昭通篇章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范华平认为,昭通各族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正视发展短板,抢抓发展机遇,才能科学合理、实事求是谋划好昭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谈及昭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时,范华平分析说:“要找准昭通的发展优势,才能在‘十三五时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昭通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加快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昭通发展有‘四大优势:区位条件独特,昭通是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经济走廊,处于西南地区4大城市共同辐射带动范围,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良好,昭通市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4160万千瓦以上,分别占全国、云南省的3.08%和20%;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三座巨型电站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超过3626万千瓦,枯期留存电量可达120亿度;三大电站加上中小水电,昭通市将超过40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矿种达22种,煤炭储量达162亿吨;生物资源品类俱全、种类繁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也是中国品质最优野生天麻的核心区域;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人文历史厚重,昭通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也是早期云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现代以来,这片土地诞生和哺育了革命军事家罗炳辉、爱国将领龙云和卢汉、革命先烈刘平楷、护国名将张开儒、国学大师姜亮夫等杰出人物。一大批当代作家活跃在中国文坛,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人力资源丰富,昭通市人口总量居云南省第3位,青壮年劳动力达30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达150万人以上。”

“然而,昭通发展不足与保护不够的现实,是‘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最大挑战和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六大短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规模弱小;城镇化水平较低;教育发展滞后;生态敏感脆弱。”范华平如是告诉记者。

在认真分析“十三五”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范华平认为,“十三五”期间对昭通发展影响最为重大、推动最为直接的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昭通发展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为昭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二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加快实施,为昭通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滇中产业新区注入动力、提供空间。三是随着综合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昭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必将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昭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遇。

为此,昭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昭通市情认识,全面分析研判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昭通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范华平指出,昭通市“十三五”时期发展定位是:把昭通建设成为滇川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经济走廊、中国西部新型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国西南新兴旅游目的地。

昭通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的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范华平告诉记者,要实现“十三五”既定目标,必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结合昭通实际,着力攻克难点、突出重点,全面实施“六大战略”:

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中央、云南省委、昭通市委扶贫新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坚持以区域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巩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等6大工程。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坚持因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在全面实施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的同时,各县区均要因地制宜,抓好劳务输出脱贫、恢复重建脱贫等专项行动,确保2019年前10个贫困县摘帽,85个贫困乡镇、825个贫困村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关心城市困难群体,着力加大帮扶力度,推动昭通城市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

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云南省“五网”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昭鲁彝大1小时、昭通市2小时交通网目标,实施综合交通“五年大会战”,规划建设“一环两横四纵三联络”高速公路网,到“十三五”末实现县县通高速。稳步推进普通国省道及县乡公路提级改造,实现公路油路(硬化路)到乡、硬化到村,推进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着力构建“两横四纵一枢纽”的铁路网和“一线四港九码头三转运”的水运体系,完成昭通机场迁建,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建设绥江水上飞机综合项目。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智慧化水平。加快构建绿色安全能源保障网络,加大水电开发力度,推进新能源建设,构建以水电为主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安全可靠水利保障网络,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点多带、多源互补、区域互济”的水网格局。加快构建高效便捷信息通信网络,着力推进无线网络全覆盖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城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实施产业培育战略,打造昭通产业升级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项目为支撑、结构性改革为方向,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优势突出、富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以发展循环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为方向,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重点打造以苹果、花椒、核桃为主的绿色林果,以竹子、漆树等为主的高效林业,以天麻、杜仲为主的山林药材,以苦荞、燕麦为主的特色杂粮,以烤烟、蔬菜为主的特色经作,以牛、羊养殖为主的山地牧业,以金沙江库区为主的淡水渔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昭通生物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食品、药品、保健品和生物材料“三品一材料”为主的生物产业,加快农业互联网一体化建设,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巩固提升烟草、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矿电结合的硅产业,重点培育有色冶金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电子、服装产业,扶持发展刺绣、竹编、民族乐器等民族手工艺产业。发挥大山、大水、大峡谷、大文化独特旅游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和完善旅游线路规划,集中打响几个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着力将昭通建设成为中国西南新兴旅游目的地。加快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动金融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地方新型金融业态。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互联网+”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养生康体休闲服务新业态。深度挖掘望帝杜宇、朱提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激发文化活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滇东北明珠。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尊重城镇发展规律,坚持“昭鲁为核心、县城为重点、集镇为支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思路,注重城镇的空间、规模、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建成滇东北城市明珠;按照“干净、方便、有序、安全、活力”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不断提高中心城区、县城、集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系统性。要统筹城市地下、地上空间规划,做足“山、水、林、田、路、城(村)、文化”7篇文章,着力抓好昭通市域体系规划、中心城区和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强化城镇规划的长期性和权威性。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建设人民认可的“人民城市”。推进城乡建设管理立法进程,尽快制定《昭通市城市管理条例》,加强城市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卫生城、园林城、安全城、文明城”“四城同创”活动,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坚持以改革、科技、文化推动城镇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城镇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这一功能,推进产城融合,不断提高城市经营水平,着力把城镇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来源,为经济社会转型和升级成功提供着力点。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强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完成水富撤县设市、鲁甸改区,积极推进镇雄设市。

实施教育兴昭战略,提升全民整体素质。教育是基本国策,是最重要的民生,是昭通的未来,是昭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牢固树立“今天的经济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执政操守、政治责任来担当。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设置校点,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以政府为主发展基础教育,大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民办教育。力争到2020年,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学前1年入园(班)率达到95%以上;实现昭通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以国家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契机,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5%以上;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支持昭通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办好昭通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新建昭通、镇雄2所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市职教园区第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产教研融合、校企融合、校校融合,加强高素质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确保农村劳动力每人至少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

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全面建设“山水昭通”“森林昭通”“清洁昭通”,努力把昭通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不断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质量检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广连片治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生态空间管制,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提升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继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在稳定坝区和生产条件好的地区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加大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或发展经济林果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业废弃物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进节能降耗。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体制机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和效益。

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

在范华平看来,全面实现“十三五”目标,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解决事关发展路径、发展动力、发展环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顺利推进“十三五”各项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提供坚强支撑。

强化规划引领,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昭通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昭通的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发展定位、发展目标、重大战略,切实从政策、项目、资金、机制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着力增强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围绕实施“六大战略”,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时,把规划变为具体项目,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考核办法等机制,另外,加大汇报协调力度,努力争取上级更多更大的支持。

强化要素保障,努力提供坚强支撑。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合理降低用地成本,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用地。加强院市、校市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进一步密切政银企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放大作用,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大力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上市、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投资。抓住中央关于“提高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留存电量比例”的政策支持,积极打造优质电力资产运营平台,建设小微网,就地消纳留存电量和中小水电发电量,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协调好煤电油运保障供给。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强化改革开放,切实增强发展活力。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委各项改革部署,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不断推进供需两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投资和消费更好结合。突出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着力解决流程长、环节多、效率低等问题。扎实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合作,进一步扩大经济技术交流。全面加强招商引资,扎实抓好招商项目落地。

强化民主法治,全面凝聚发展合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作用。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切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昭通”。创新社会治理举措,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宗教关系和顺。全面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实施镇彝威革命老区、鲁甸6.5级地震灾区、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少数民族教育振兴五大示范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昭通建设成为全省散居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深入推进以“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文化认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认真落实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

强化人民主体地位,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和感恩教育,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营造人人思发展、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水平。大力弘扬“信念坚定、不怕艰苦、意志顽强、团结奋斗”的革命老区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传承昭明通达、崇文尚义、团结奋进、敢于拼搏的光荣传统,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努力形成全面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挖掘梳理昭通历史人文资源,建设“昭通名人馆”,全面展示昭通历史人物风采,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自豪感,教育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学习先进、热爱家乡、干事创业。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努力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强化食品安全。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全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着力推动移民后扶工作,让广大移民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全面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政务公开制度,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提升电子政务协同办公水平,提高审批效率,规范行政行为,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投资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着力打造文明诚信的营商环境,切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全社会道德素质教育,积极弘扬崇尚实干、文明竞争的社会风尚,着力打造包容开放、宜居宜商的人文环境。

强化考核管理,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综合运用督促检查、责任追究等措施,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通过考核,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不干事的人没市场、违规违纪者受处罚,营造一种“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抓好干部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战略眼光、担当精神的培养,提高干部执行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昭通市昭通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昨天
亲人
精准脱贫奔小康 克难攻坚谋跨越
亲人
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落成
昭通文学的步伐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