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会要闻

2016-03-01

城市轨道交通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训

协会要闻

推进技能人才建设助力北京地铁发展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周俊

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举措

加强顶层设计,谋划人才布局。编制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明晰了责权划分,强化层级管理,落实目标分解。

加强人才培训开发体系建设。以工作分析法为基础,组织公司专业部室制定了七个专业、39个关键岗位初级、中级、高级的岗位标准,包括胜任岗位所必须的知识、规章、技能、经历经验要求。

开发39个关键岗位的技能鉴定大纲,制定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统一理论实操业绩评价、统一颁发资格证书,考评合格取得等级证书,聘任上岗。

统筹规划各专业实操培训和考试基地。编制了公司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对运营和设备分公司各专业的实操培训场所及设备设施提出了明确的需求,建设完成了十余个实训、考试基地。

与10多所高职院校合作,以订单班的形式,招聘员工。节省了招聘及培训成本,也为公司实训资源不足提供了补充。建立了兼职为主,既能够讲授理论,又能够讲授实操的“双师型”导师队伍。

优化薪酬绩效管理,以科学的绩效管理引导人。

一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渠道;二是建立操作类员工工作业绩档案。

加强企业文化宣贯,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塑造人。

设立北京地铁金手柄奖等奖项,培养和宣传地铁行业工匠精神;加强新入职员工企业文化教育;举办各种技能大赛,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展示平台。

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适应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陈匡

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引进模式

根据重点专业人才紧缺状况,结合线网建设、运营等实际需要,采取院校招聘和社会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招聘各类优秀人才,在落户加分等方面争取人才引进政策聚焦;拓宽人力资源培养、储备的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形式,采取高校学生毕业前参加企业上岗培训或行业工种技能等级培训、鉴定等方式,提高岗位适应性,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

建立广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

着力推进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公司每年举办中层干部高级研修班,不断提升干部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开展直属单位与集团公司部门之间,以及跨单位、跨部门干部交流;建立充实集团公司和直属单位后备干部队伍,加快年轻干部培养。

大力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建设为核心,以“人才+项目”发展模式,鼓励领军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探索技术和管理“双通道”职业发展模式,建立多维立体、多元发展的职业成长通道;跨单位开展“拜师学技”活动,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交流,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实施新技师培养计划;建立首席技师制度,成立集团公司技师协会;实施“从工人迈向大师”高技能人才计划等。

加强青年员工培训 促轨道交通健康发展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人事部副部长何

“三力齐发”的青年员工培训管理体系

建立“战略引领力、三轮驱动力(思想素质、文化知识、业务技能)、措施保障力”三力齐发”的培训实施体系,编制培训规划,打造培训基地,组建培训师队伍,开发专用教材,健全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机制。

“三力齐发”的青年员工培训管理

制定“三个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从企业、部门、员工三个层面分析培训需求,明确技术、技能等级要求,制定培训规划和阶段性培训计划。

打造“三轮驱动”的培训实施系统。把培养青年员工快速上岗作为培训近期目标,按照“把不会干的变为会干的,把会干的变为骨干,把骨干培养为培训师”的培训工作思路,准确把握企业、岗位、员工三个层面的需求,形成了思想素质、文化知识、业务技能“三轮驱动”的培训实施系统。

建立“三级负责”的培训保障体系。建立起公司、部门(运营公司)、车间/班组的三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协调配合、各有侧重的培训体制。以组织保障、师资保障、教材保障、制度保障、设施保障为抓手,强化了各级培训体系的功能作用。

实行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动态管理。紧扣培训管理的关键环节,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ISO9001、培训电子档案和在线培训系统等先进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使用先进教学设备。

广州地铁人才培养解决之道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耿丽

依托行业协会,助力行业人才发展

以行业协会为龙头;以广州城轨培训学院为平台。广州城轨培训学院自成立以来,已为40家地铁企业,7家车辆生产厂家,30家铁路院校和5家有轨电车公司提供过人才培养服务,年度培训总量超过59.4万人天。

匹配业务高峰低谷,实现内部人才共享培养

线网建设加速,人才需求倍增。建设人员短期缺口大 ,时间紧;运营总部需为新线提前储备并培养大量技术及技能人员,培养成本高、培养周期长。

做好建设人员的短期需求与运营人员的长期储备,达到业务错峰,人才共享。建设业务高峰期大量土建、机电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是运营业务新线提前储备并培养大量技术及技能人员。

培养内容包括质量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其中质量技术管理为54%、项目管理为46%。

培养措施。设定培养目标,输送骨干苗子;策划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 ;持续关注培养过程,确保培养效果。

专业融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法1:观念引导,内容分类。将技能人员划分服务类、维修类。

培养方法2:重构职业发展路径。 结合薪酬优化方案,加薪主要通过晋级和晋等实现,按照“逐级晋等”的原则做好各层级的细化达标技能标准。

深圳地铁人才培养情况介绍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邱凯乔

人才引进方式

运营人才主要通过校企合作以校园招聘的方式引进。建设板块和物业开发板块人才主要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交流的方式形成。

中高等人才的培养

1. 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高端平台;

2. 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

3. 开展高端人才岗位交流,同时推行挂职锻炼;

4. 开展业务研讨交流,拓宽高端人才专业视野;

5. 创新增设高端特聘职位,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专业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订单班联合培养;与深圳大学合作办学,每年可培养约180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术、管理类毕业生; 与深圳技术大学组建“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培养 “工匠型”高级应用人才。

人才培训。着重新员工的入职培训; 狠抓安全培训;有针对性的技术比武和重温培训; 精选课程和师资,创新各层级管理培训。

人才成长。不断拓宽员工的视野。 为员工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不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兼顾公平与激励

1. 建立适合各业务板块特点的差异化薪酬体系。

2. 优化一线员工下工地施工津贴。

3. 研究高端特聘岗位、市场稀缺人才、特有工种人才与国际化人才的薪酬特区机制。

助推员工与宁波轨道交通共同成长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占春英

实施“五大”计划,打造“三支”队伍

课文大多语言文字富有特色,是学生习作的好范文。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呢?我们运用“段落大PK”的方法进行对比阅读。

“五大计划”。中层干部“卓越计划”;主管人员“继任计划”;技术管理人员“精英计划”;工班长“起航计划”;员工“素质与技能提升计划”。

“三支队伍”。高素质经营管理队伍 ;高技术专业人才队伍;高技能专门人才队伍。

“三强”工作机制筑牢“成长工程”基石

强制度建设。对员工现状分析,提出了2016-2020年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对人才培养数量、质量,构建了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 明确了人才分层、分类标准,明确了“五大计划”培训维度、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培训流程。

强组织保障。出台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出了解决思路。建立了三级人才培养组织体系。配置了专业培训工程师、兼职培训管理员。

强氛围营造。建成了多媒体主题教室、实训场地和桌面云系统电脑;在企业育人理念、企业留人理念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交融 。

外部借智、内部挖潜,推进“成长工程”顺利实施

中层干部“卓越计划”、主管级人员“继任计划”、技术管理人员“精英计划”、工班长“起航计划”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出国(境)培训、小班化封闭训练、高研班、标杆企业交流等方式实施。

地铁运营一线员工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群

运营一线员工岗位核心能力概念及培养

运营一线员工能够卓越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能力要求。其培养目标是实现地铁的优质运营。培养方式是复杂的,培养周期是长期的,其适用范围为成熟地铁公司/老线。

运营一线员工核心能力的发展变化

运营一线员工应由设备操作能力发展变化为应急处置能力; 由单岗位能力发展变化为多岗位协同能力。达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应急处理,全方位为顾客服务。

运营一线员工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1、以练代讲,培养动手能力。

2、重视重温培训,每年2-4次。培训内容包括关键且易错易忘的知识技能、应急设备操作、非常规运营事件。

3、公司研发运营演练(培训)设备。

4、公司建设实用型训练基地。

运营一线员工核心能力的大数据分析

建立核心能力模型,进行运营一线员工核心能力的大数据分析。

经过大数据分析,针对运营一线员工沟通能力差、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弱,提出改进方案如下:改进沟通话术标准;开发实施业务沟通培训课程;缺乏模拟器的线路增设行车培训模拟器;重温培训增加为一年4次;一线增加对乘客广播的监督。

适应城市轨道发展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戴胜华

产学联合人才培养

“3+1+2”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3是指本科三年在学校的培养 ;1是指本科第四年在企业实习设计; 2是指硕士阶段的校企联合培养 。

自2011年起,共有5批397名学生与北京市地铁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等设计、建设、运营方面50余家企业开展联合培养。

编写特色教材。为实施新构建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编写或修订了6个专业的60种特色教材。

建设与行业发展同步的校内实践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实验设备。进行学科交叉并采用现代虚拟仿真技术,已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选择大型企业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

产学双导师队伍。 校内教师增强工程背景,企业教师提高理论水平。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纽带,校企教师间交流融合,互相促进。 目前参与试点的校内教师已有150多人,聘任企业教师90多人。

自主知识产权研发CBTC

应用于北京14号线、7号线、成都3号线、长沙1号线及深圳、天津、乌鲁木齐、石家庄等城市,并中标越南一条线,同时跟进“一带一路”国家的10余个项目。

工程教育变革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举措

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代宁

人才需求类型及培养措施

创新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思结合,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丰富实践经验,提升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

复合型人才。建立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完善学生能力考核办法。倡导学生在企业开展较深入的实习,了解生产现场的技术和管理,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突破口,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技术研发人才。学习的过程中到企业进行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有针对性地、动态地改进培养方式,培养和造就技术研发型专门人才。

海外项目管理人才。根据培养标准与企业联合制定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开设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拓展知识面,强化学生对外语、国际工程标准、商务谈判、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等知识的学习。

校企联合培养

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工程教育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对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校获批建设有17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7个博士专业 。

合纵连横打造人才培养生态圈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院长韩松龄

企企联盟合作模式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是第一家采用企企联盟合作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大学,由8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共同投资设立,2010年11月4日挂牌成立。学院成功通过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S模式、3核业务

学院推行“实操、实训、实用”的3S培养模式,“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增值服务”三核业务,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截止目前,已成功为40家城轨企业、7家车辆生产厂家、30家铁路院校和5家有轨电车公司提供服务,培训总量超过59.4万人天。

技能培训。学院拥有西朗车辆段等三大培训基地,共39间多媒体教室,可容纳3000多人课堂教学。配备供电、车辆、AFC、通信等专业实训室和室外站台及接触网/轨、道岔、安全门、电客车模拟驾驶器等设备设施。已开通城轨企业全覆盖。客户重复服务率达50%以上,客户满意度达97%以上。

学院已编制完成站务、乘务、调度、变电、接触网、通号和机电等岗位三标应用指南手册。

管理培训。根据城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采取单点课程、学习交流、 专题讲座等方式培训。

增值服务。拓宽人才培养价值链、 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解决城轨企业要求人才培养时间短、质量高、成本低的供需矛盾。进行校企对接,满足期望学生“毕业之时就是上岗之日”要求。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