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好家风中涵养家国正能量

2016-03-01

学习月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家教家国家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许多场合就家风建设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弘扬党的家风建设传统,赋予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广受关注,引人深思。

家风与社会风气,与党风、政风密切联系,互为影响,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他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老一辈革命家注重家教家风,垂范后人,他们的家国情怀更激励人心。

毛泽东用权有“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自然灾害时期,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李讷经常饿肚子,毛泽东的卫士长就悄悄送去一包饼干。毛泽东知道后,严厉责问。卫士长辩解,别的家长也给孩子送东西。毛泽东拍了桌子:“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志愿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有很多人建议毛泽东不要同意毛岸英赴朝作战时,毛主席非常坚定地说:“我毛泽东的儿子不去,谁去?”这就是毛泽东的家教家风!

朱德一生清廉,公私分明,从不允许公车私用,如果家人使用办公电话办私事,严格依据通话记录单自己掏钱付费。当年家里建立了一个小账本,每一笔开支都记得很清楚。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回忆自己的母亲:“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立德树人,勤俭持家,成为朱老总身体力行、倡导传承的家风。

习仲勋良好家风带给子女巨大正能量,给人深刻印象。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在深圳举办88岁寿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公务繁忙,未能赶赴深圳,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在这封祝寿信中,他总结出了“五学”:一学父亲做人,学其为人坦诚、忠厚、不整人、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生坚持;二学父亲做事,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从不居功,从不张扬;三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毕其一生,心怀革命事业;四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以对国家、人民和亲人的爱为动力,默默耕耘;五学父亲的简朴生活,勤俭持家。字里行间表达了将父亲的好作风、好家风世代相传,倾力倾心投身党的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一切优秀的品德、操守、智慧、体魄的孕育和培植,都植根于家教、家风。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是德育的启蒙;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这是智育的发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基因,良好的家教、家风,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是我们良心所系的最好的分子载体,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营养土壤,是最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而强大价值观的东西。

“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从小里说,好家风可以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个人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对个人修身齐家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往大里说,好家风还能影响国家、造福民族,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在好家风中涵养家国正能量,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注重家庭开始,汲取崇德崇礼、正心修身的文明智慧,发挥良好家风的教化作用,让好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家教家国家风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家风伴我成长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略谈“家国情怀”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