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2016-03-01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学姜英

新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感点读后感原文

□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学 姜英

语文课堂的妙笔生花

□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学 姜英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要充分发挥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鼓励学生从课文的谋篇布局、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构段方式等方面借鉴和模仿,更好地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学到习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依托教材 善于模仿 习作方法

语文姓语,因为其必须张开嘴说;语文也姓文,因为其还得拿起笔写。其实我们手中的语文教材,就是学生书写的最好工具。如果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可以及时地起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功效,这样就可以向语文课堂借一支“生花妙笔”。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努力:一是学好语文,积累素材;二是课外阅读,扩充素材;三是动笔勤写,用好素材。鼓励学生从课文的谋篇布局、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构段方式等方面进行借鉴和模仿,更好地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也能使学生学到习作方法,积累习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向教材借“题目”

新课标倡导学生习作自由命题,自由表达,可是从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会命题,也就是说,学生不知道怎么给作文起“名字”。综观小学语文教材,有以中心思想为题的《早》,有以写作对象为题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有以主要内容为题的《大江保卫战》。无论哪种题目,都有独特之处,都可以揭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会设计“以题统文法”的教学形式,那为何不在课堂教学之后,将风筝的长线再拉回到“读中学写”的手中呢?对题目的深入理解,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有时文章的中心可以浓缩在一字之中,而浓缩的一字一词,恰恰就是文章题目的最好选择。

二、向教材借“选材”

生活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又是五彩缤纷的,只是孩子们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如基于对教材原意的忠实,对教材进行语言重组或者题材变换进行练写。“语言重组”即学生还是运用教材本身的语言,结合自己的主观体验,进行一个内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比如,《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用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学生在学习本诗时,困难并不大。课中,通过引导学生适当填补空白,还原诗人和童子的对话场景,加深了学生对本诗的了解。课后要求学生描写本诗的场景,于是我设计了一次诗改文的小练笔。

课后练笔必须与语文学习紧密相连,我们要尊重每单元的单元作文,更要结合课文自身的特点,紧紧抓住课后练笔的机会,有时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小语第九册的第二单元,有四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这些课文均以细腻的笔调、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充满奇趣的大自然,向学生描绘了大自然中各种可爱的动物。结合本单元的习作练习,我在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有意识地渗透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作者观察描写动物的多种方法,适当借鉴,为己所用。

三、向教材借“语言”

小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是稚嫩的,同时又是可塑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语言灵活地运用在每篇文章之中,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向别人借语言。我们的语文教材,不论是哪个版本,都在选文上下足了工夫,课文丰富的语言,倘若只在课上读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将语言的学习进行到底。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读书记录本。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做精心的摘记,更要和学生一起,选择恰当的时机运用所学的语言。并且要让学生知道学习重要,使用更为重要。如课文《诺贝尔》,课后要求为诺贝尔写小传,就可以引用文中的语言。

其次,向课文借语言,写读书笔记。“学写读书笔记”是《语文课程标准》对5~6年级提出的目标。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读后感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文体名称上不难看出,这类作文要在“感”字上下工夫。“感”,就是感想、心得、体会。“读后感”即是所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过程中或读完以后的感想。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第一,深入品味原文,感悟课文内容。“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怎么读呢?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要放过去。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加以对照、比较,同时要在原作上作上记号,如圈、点、画,或在空白处写上简略的看法等,以便读后好查找重点之处。

第二,围绕文中感点,引述有感内容。读后感是“读”后所得,写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原文,围绕感点,适当地引述原文,让人家看得出的确是读有所获。如果脱离原文,别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你这感受从何而来。但要注意,引述原文时不能太多。有的学生在写读后感时,用大量的篇幅去复述原作的内容或叙述大量的事例,只在结尾发表几句感想,这样写就不符合要求了,“读后感”就变成“读后抄”了。

第三,分析现有材料,提炼深刻感点。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儿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

第四,联系生活实际,充实感受内容。结合实际,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去“感”。

所以,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首先要指导他们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其次,要指导找准“感点”,也就是自己读了以后真正有感触的地方。最后,要注意指导写读后感的大致结构:第一段要交待自己在什么情况什么心情下读了怎样的一篇文章;第二段简略而又有重点地简介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段是分几个感点写出读后体会。当然,教师在指导写读后感时,也必须强化作文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既能由“感”有获,又能由“读”有得。

再次,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如写春天时引导学生运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精彩而优美的语言,都可以直接地尽情地引导学生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四、向教材借技巧

找准主线点,相机进行仿写。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灵活地运用这些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五年级上册的《黄果树瀑布》,课文移步换景,按游览顺序记叙,文路清晰,结构严谨。我鼓励学生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学习作者稳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完成写景的小练笔。

教材里有许多课文结构鲜明,学生接触较多的结构是“总——分”、“总——分——总”、“分——”、“并列式”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相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结构仿写。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的仿写。如《黄山奇松》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学习课文中三大奇松的描写方法,在课本上先试着写写,用几句话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奇特之处吧。学生按照总分的结构,围绕千姿百态描绘了松树的形态,写得很生动。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写作方法、优美语言、构段方式等,都值得我们学生借鉴模仿。我们在深入钻研教材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充分发挥教材范文的优势作用,就能引导学生练笔模仿,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猜你喜欢

感点读后感原文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紧扣“感点”,亮出“观点”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城南旧事》深度阅读之引导学生找“感点”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