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
2016-03-01福建省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张水珍
□福建省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 张水珍
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
□福建省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 张水珍
学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主题,也是未来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养。近年来,我校开展的“三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五项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汇报展示能力、倾听评价能力、发现质疑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是以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为前提的。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绝不能越俎代庖,同时要给学生提供说出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交流时只有师生双方的地位没有高低之分,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由于学识的限制,学生自然会产生体验的局限性,教师不能轻易用教材惟一的答案去否定学生个性的感受,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利用、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其个性得以弘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大家都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专门欺骗其他小动物。可是有个学生提出:“狐狸很聪明,它能够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得到肉,我们应该学习它遇事多动脑筋。”这位学生打破了定向思维的模式,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但同时也偏离了作品的价值取向,于是在肯定他的想法后,我们可以顺势引导:“你觉得狐狸很聪明,那你喜欢它吗?”这位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不喜欢,接着再追问为什么。他说:“狐狸虽然多动脑筋,但它是用欺骗的手段得到的,我不喜欢。”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了遇事应当多动脑筋,但应用正当的手段。这样,使学生既开拓了思维,又不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解读——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宣告其存在的纪念碑,而像是一部乐队总谱,只有读者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使其产生具有个性特色的动人交响。读者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并给予学生以智者的点拨和情绪的激励,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妒忌心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由于学生和文本作了充分的对话,在交流时,有的学生就提出:“鲁肃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将军周瑜撒谎,还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要不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试想,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能提出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吗?
三、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的方式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在“三自”原则的指导下,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如学习《黄山奇石》,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向大家介绍黄山奇石的“美”。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有的有感情地朗读,解读黄山奇石的美;有的根据黄山风光录像,设置一个旅游情境,当一回导游;有的为黄山奇石配上一首奇丽小诗;还有的创意地画一幅“黄山奇石图”等。这样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让个性尽情展现,潜能从容释放。
四、凸显创造——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巧设探究点,使学生的理解与文章的主题充分融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可质疑之处,精心设疑,通过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使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借此把思考引向深入,把学生引向新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审视。
五、拓展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提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看,也需要我们及时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阅读材料。因此在课堂中,需要引进适宜的阅读文本进行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例如,选择同一“情感或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如教学《刷子李》,我们可以引入《快手刘》,以便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更多的俗世奇人;选择同题目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我们可以选择沈从文的《春》来充实阅读。通过品味同题目、同题材文章的不同写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个性化阅读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在实施“三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背景下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个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介质的反映。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想,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
(本文系福建省建瓯市教育科研立项重点课题《“三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课题编号A14023)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