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类课文怎样教?
2016-03-01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林辉民
□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林辉民
历史题材类课文怎样教?
□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林辉民
对于历史故事类文章,我向来喜欢读原著,喜欢原著的原汁原味,喜欢原著的有血有肉。近年来,有很多历史故事进入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一旦入选教材就会在价值与功能上发生一定变化,因为它已融入了编者的意图。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选择;可是,作为教者,面对着摆在我们眼前的教材,我们暂时无法改变。所以,更多时候,我都在思索:编者把精彩章节纳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课文承担着哪些教学目标?课文与原作品之间有哪些异同,各自的价值分别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搭建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其实,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到底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如果是教教材,教学目的指向理解课文,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文字,领悟中心。这种教学设计是单线性的,由学生到书本,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教师的作用就是将教材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是告诉,是传授,教学节奏单调,气氛沉闷。“用教材教”,教学目的指向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不仅是“学会”,更是“会学”。这种教学则是多向互动的,实践着多向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启发者、引导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一、弄清历史故事类文本的教学内容
以《祁黄羊》为例。这是一篇历史故事,但是从题材上看,我们可以归为写人的文章,着力表现的应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而人物特点一般通过事例表现,课文通过讲述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这位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我觉得在教学时可以设置这样的几块: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切入点,练习分段;演读对话,感受人物;补充资料,加深体会……让学生在研读、演读、探究、想象的过程中咀嚼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二、定位历史故事类文本的教学目标
历史故事类文本入选教材后,就有了其特别的价值与目的:一是让学生接触、感受古典名著,领略它的魅力,更加喜欢民族的优良的传统文化。尽管课文是原文的节选和改编,已经和原文有了一定差别,但仍保留了原有的味道和精华,仍有值得玩味的地方;二是架起了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所以在教学时,教者定位好文本的教学目标就尤为重要。
以《祁黄羊》为例,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用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祁黄羊》一文的作者明确规定了文本的意义,肯定希望阅读者从文本中提取出自己想要寄予的意义。教师遵循文本的思想,力图带着学生走进文本提取意义,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文本的意义其实是在阅读活动中由读者和文本在对话中共同决定的,难免会出现作者始料不及的结果。孩子认为“上课学课文”是否源于教师的“上课教课文”呢?
初识了课文的价值,可以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相关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课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一心为公的精神。
三、挖掘历史故事类文本的教学资源
拿到历史故事类教材我们要勇于做课程实施的建设者,要艺术地运用课程资源,深度发现资源的价值,对课程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读了《祁黄羊》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课文写祁黄羊两次推荐贤才,都采用了对话描写的形式。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部分对话,想想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如果不读课文,只看这两部分对话,你是不是也能从中感受到祁黄羊举荐人才不避亲仇、出以公心的可贵品格?这就是这篇课文对话描写的特点:写出了人物性格。
古人说:“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透露,它是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因此,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描写要能把人物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俗话说得好,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我们要摒弃对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不能把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当作“圣经”来对待,而应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扩展,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同时也要根据教材特点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