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点滴
——用心灵去呵护,用温暖去期待
2016-03-01邓新碧
邓新碧
(广安市物流园区穿石乡小学 四川广安 638000)
教学点滴
——用心灵去呵护,用温暖去期待
邓新碧
(广安市物流园区穿石乡小学 四川广安 638000)
摘 要:从教20年了。回想这20年的教学工作,谈不上收获,说不上感慨,我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没有震撼人心的壮举,也没有摧人泪下的故事,我只是为我的学生做自己该做的一切,随时光变迁,留存心底的只有“认真”二字。只有认真,我才能成长;只有认真,学生才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用心 高效课堂 学习习惯
每一次,面对那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我都感到好欣慰,我知道,那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需要我用心灵去呵护,用温暖去期待。下面,我谈谈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不能称之经验,仅当与同仁们探讨和交流吧。
一、精心搞好课堂教学,努力探索高效课堂
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精心准备,深钻教材,吃透学生,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课堂、备学生。我在备课时主要关注四个方面:
“为何而学”?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其实学习很茫然,不知道为何而学。如果让学生清楚了这堂课为何而学,就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
“要学什么”?这是我备课的关注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需要达到和完成的目标也不同,只有分层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怎么学”?这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思量的。并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琢磨,只有教师的教学手段契合了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学生才会乐学好思;
“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个方面是我备课时最关注的。我课前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为此,我认真收集好反馈信息,更对每堂课做好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升华,把失败的教训提炼。
上课。由于学生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一般情况,我的课堂采用师生共讲和学生讲、老师补充两种模式。课前3分钟预习很必要,简单的例题我就让学生来讲,其他学生补充,之后马上测试来验证效果,有问题继续由学生纠错。遇到难一点的例题,则由师生共同讲,共同探索来完成。因此,在我的课堂里,学生是专注积极的,充满表现欲的,学生通常能在当堂课消化所学内容。
作业批改和辅导。主要抓两点:一是典型错题,这种题错误高,可能是难点或易混淆点,通常会被放在下堂课重点提出,加以复习巩固;二是出错误较多的学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学生上课时不够专注,也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我会认真反思。在作业批改时收集好信息,我的辅导也就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我专门建立了学习帮扶小组,错误不多的由帮扶组长解决,还出错的由科代表辅导解决。问题大的由我重点辅导,小组长跟踪帮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
教学反思。我喜欢把课后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写下来,包括这堂课的亮点、成功的经验、临场的处理、学生的奇思妙想以及学生的认可度;同时也包括发现的不足、课堂的败笔和改进策略。通过几年来的坚持,我感觉收获很大,能更容易掌控课堂,能更轻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找到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课堂败笔,避免了把课堂带入死气沉沉。
二、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听讲、会学习、会做作业。我经常告诉学生一句话: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
会听讲。即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耐心听同学的发言,并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
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认真做事,善于总结,独立思考,善于提问,踊跃发言,不懂就问,合作学习,互相评价等等。上课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发言准备,必须争取到一次课堂发言或小组发言,学生备好随堂练习本,上面不仅做练习题,随堂检测题,还要写上当堂课的疑问或心得。当这一习惯得到坚持后,学生本子上的勾勾也越来越多了。
会做作业。最基本的要求:先复习再做作业,不乱涂乱画,字迹工整规范,不抄袭。进一步要求:学会探究,懂得通过查找、翻阅、问询解决问题,勇敢的把自己的疑问和奇思妙想提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勇于探求的氛围,给学生搭建一个乐于展示的平台,通过会做作业达到会学习,这样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全情投入,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成天跟孩子们打交道,看他们的笑脸花脸,听他们的哭声笑声,工作虽然琐碎繁重,但心里也充满了快慰。
我一直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用心去教育学生、呵护学生。我班有留守儿童20多人,90%的父母都在外务工,父母离异的学生也有四、五个。由于远离父母,他们的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父母单纯地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一些学生厌学、逃学,做事不负责任。我看着心疼、心焦,我担心有些孩子会就此走上歧途。为此,我平常尽可能多的和孩子们玩,找留守儿童谈心,特别是平常比较淘气被我批评的学生,我担心他们转不过弯,我总是想法在课后找到他们,让他们明白,老师有多么爱他们。我的真诚也换来了孩子们的真心,袁明杰同学经常不做作业,还喜欢惹事生非,上课公然和老师顶牛,我很生气,批评了他,他居然摔门而出。我后来了解到原来他父母离异了,有近三个月没有打电话回来,他感到自己没人要了,开始自甘堕落了。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一方面经常找他“耍”,鼓励同学和他交朋友;另一方面,我想办法联系到了他的父母,把情况告诉了他们,让其父母明白责任和义务,及父母在孩子心中有多重。这对父母反省了,都主动给孩子打电话,后来也因为孩子,他们复合了。学生很高兴,跑到我面前说“谢谢老师”。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自己真的很伟大,好骄傲。
我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爱学生所爱,急学生所急,跟学生一起玩,一起拉家常;为家庭困难的学生买学具;为突发疾病的学生垫付医药费;为学习成绩优异和进步的学生送上奖品。我真的感到,教师,原来还可以这么快乐。
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积累、总结、提高的过程;又是一个和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前进的道路也许充满了泥泞坎坷,也许机遇与挑战并存,不管怎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快乐学习,学以致用,不断增长智慧;快乐从教,不断探索教法,用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培育那些等待怒放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