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润童心 花香礼仪沁满园

2016-0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乾安县松原市文明礼仪

许 岩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传统文化润童心 花香礼仪沁满园

许 岩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中学 吉林松原 131400)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可以帮助少年儿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振奋民族精神,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成为一名具有传统根基的彬彬有礼的现代中国人。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中学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主题展开了“明礼文化”的先行教育,在师生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德育 传统文化 尝试

一、营造文化氛围,陶冶高尚情操

走进乾安县让字镇中学的校园,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座优美的花园:满目苍翠、绿树成荫、草坪翠绿、花影婆娑。两年来,学校以“科学的规划,精致的管理,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为主题,全力打造画香、墨香、书香的“三香”校园,努力彰显育心、怡情、益智的“三香”特色。开学初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契机,打造出了一条条展示学校个性的文化长廊。

校园教学楼一层非常醒目的标写着学校办学宗旨:“让爱心和责任润泽孩子心灵、让方法和激情开启智慧之门”,更有“画香、书香长廊”,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绘画、名人的书法随处可见,学校办学理念,大桥名人长廊与之彼此呼应,相得益彰,它时时警醒学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外经典名著的介绍,国学经典的赏读,学生时时徜徉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校园教学楼二层“墨香长廊”,孩子们的书法作品张贴其中,与贯穿南北的碑帖长廊融为一体,它时时给学生中国书法艺术美的熏陶。爱国人士的名言,礼仪规范养成警示,让学生时时受到教育:从小立下志向,勤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校园的每一处建筑、布置都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都是一面育人的旗帜。花园式的校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一个勤奋的学习环境,它时时处处陶冶着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诵读中华经典,润泽美的心灵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诵读经典,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

开学初,学校召开骨干语文教师及班主任会议,制定了“诵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方案,三个年级学生经典诵读篇目分别为:七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八年级诵读《晨读对韵》,《增广贤文》,九年级诵读《千字文》《唐诗三百首》。每天早晨,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诵读,从读的形式,读的方法都进行了有效地尝试,孩子们在玩中、乐中诵读经典。每个孩子的诵读情况记录在他们的经典诵读成长记录里。在诵读中,学生畅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吸取人文之源,文明之礼,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三、寻找道德细节,进行自我教育

点点滴滴的生活小细节,往往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长期“修炼”而成的素养,是无法伪装的。教师认为,人正是从这些细节中接受教育,也是在细节中展示自己。只有对于细节的不懈敲打,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彬彬有礼的好少年”。九月,学校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活动。为了使道德细节的提法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师要求所征集的道德细节叙述方式改变以往冷冰冰的、过于严肃的陈述句形式,而是采用人性化的、亲切生动的问句形式,使小学生更乐意接受。

倡议书一发出,同学们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全体学生用自己童真的眼光去找寻、发现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的许许多多平时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却能见出一个人品性、修养的细小问题。最后经过队员、老师、学校领导的共同评选,产生了需养成的三十条“我们身边的道德细节。”例如:见到老师或来校的客人你主动问好了吗?离开教室时,你排好桌椅了吗?不小心碰了别人,你主动道歉了吗?答应别人的事,你都努力办到了吗?手里有垃圾,你都丢进垃圾桶了吗?发现地上有纸屑,你弯腰捡起了吗?

四、创设文化节目,养成礼仪规范

学生们最向往属于自己的快乐节目,11月上旬学校传统的“班团队”读书节”,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今年的11月,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节”给孩子们奉献上了丰富可口的文化大餐。校园成了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文明礼仪之花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日常行为中。“我喜爱的传统趣味活动”分别向各年级同学推荐了课间文明小游戏,比如:踢毽子,跳大绳,跳皮筋,剪刀、石头、布,丢沙包,滚铁环等。课间十分钟,对于这些传统趣味项目,学生们玩得兴高采烈,乐此不疲,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小博士杯优秀传统经典知识擂台赛”,是学校推出的另一项特色活动。首先各班进行选拔赛,选出4名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复赛,复赛前六名参加最后的决赛。通过这一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诗文小品我会演”,让学生结合书中的诗文小品进行改编,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成光盘。通过“小白帆电视台”全校播放,让文明的礼仪规范影响更多的孩子。

五、开展特色评比,飘溢满园花香

学校为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专门设计了精美的“文明卡”、“文明少年银质奖章”、“文明少年金质奖章”。每学期,学校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文明卡”获奖卡、争章的要求,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获得文明卡?要求上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更方便了评比操作。我校是这样规定的:队员积攒十张“文明卡”,就可换取一枚“少年银质奖章”,积攒五枚银质奖章就可换取一枚“文明少年金质奖章”。

如今,学生们胸前佩戴的银章已成为学校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文明少年”的评比让学生们之间公平竞争,整个校园文明礼仪蔚然成风,迷人芳香飘溢整个校园。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师生尝到了德育工作的点滴甘露。全体教师深知: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今后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中,将不断改进工作,完善措施,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把德育做“实”、做“活”、做“亮”,让文明礼仪教育不断焕发活力,走进学生心中,人人成为“彬彬有礼的好少年”。

许岩,男,现年42岁,高级教师。毕业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师范学校,自学本科课程,获得吉林省教育学院本科学历。1995年参加工作,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先后历任乾安县所字镇中学业务校长、乾安县水字镇中学校长,现任乾安县让字镇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工作期间先后参与、主持研究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科研课题10多项,成果显著,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松原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2012年吉林省农村中年青年骨干校长、吉林省科研骨干教师、吉林省教育学会优秀会员、所在单位多次获得“省级勤工俭学单位、松原市德育特色校、松原市文明学校、松原市规范化初中、吉林省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学校、松原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乾安县松原市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乾安县林地保护风险及效益分析
乾安县林地发展现状探析
激活乾安历史遗迹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增添文化吸引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松原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措施探讨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