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2016-03-01董锡波
董锡波 张 野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董锡波 张 野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摘 要: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时代,广播新闻行业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广播新闻由原来的电台直播转为手机新闻、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实时直播,满足了听众日益高涨的收听需求,同时,也推进广播事业进一步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广播新闻;媒介融合;生存;发展
随着宣传手段不断更新,宣传内容更为多元,广播新闻的发展优势逐渐消失,新一批传播挑战正逐步形成。面对广播新闻的这种状况,应当紧紧抓住问题的根本,尽快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改变广播新闻当前的发展状态,促进广播新闻事业与新媒体融合。
1 广播新闻生存现状
1.1 传播信息海量化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闻的宣传手段不仅局限于广播和电视,还出现了电脑网页新闻、手机客户端新闻等众多传播形式。因此,新闻传播存在较多重复性内容。信息的共享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同时,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广播新闻作为以“听新闻”为主的传播方式,前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整理新闻,这样的广播模式在起点已落后于新媒体,最后只能形成广播信息海量化,但没有任何的实效性,失去了新闻宣传的意义。
1.2 内容样式单一化
广播新闻作为最早的信息传播手段,使用区域最广,最具权威性。由于受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冲击,这种广泛、权威的宣传形式正逐渐被媒介融合所取代。广播新闻的内容形式,主要采用“新闻联播式”正式、严肃的播报方式,形式单一,容易使听众产生疲劳感。相对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样式广泛,可以是语音播报,也可以是文字浏览,或者进行内容评论,写出自己的看法等。多种新媒体的冲击,使广播新闻的收听热度急速减退。
1.3 宣传手段传统
广播新闻的传播模式,主要以“听”为主,单一的宣传手段会降低新闻传播的实效性,从而失去广播新闻的宣传意义。同时,由于广播新闻的宣传手段单一,造成广播新闻节目信息容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新闻的原貌,容易造成一些广播新闻宣传内容“虚假性”。
2 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新闻的发展
2.1 传播内容精、准
在新媒介相互融合的时代,广播事业要想取得辉煌的发展,必须要与新媒介相融合,这样才能促进广播新闻的发展,使其不被新型的宣传模式吞并。首先,在宣传内容上,广播新闻应当精、准。广播新闻的宣传手段以“听-说”模式为主,在内容上应当坚持以当下正在发生的实况新闻为主,在广播新闻的收集方面,应当利用先进的媒体形式,收集最新资讯。比如,开通微信,微博等新闻投稿平台,第一时间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进行准确、高效的新闻传播,做到既应用新媒介,同时,又先于新媒介的内容宣传速度。
2.2 传播样式多、新
处于媒介相互发展的今天,广播新闻事业的内容形式也应该逐步的更新,虽然广播的内容主要是平常的新闻,但内容的样式却能够在媒介融合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变化。比如,中国之声近些年推出“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央广新闻热线”、“”央广新闻晚高峰“等新的广播形式。形式的不断变化不仅解决了听众试听疲劳的问题,同时也扩大了广播新闻新闻来源的渠道,是促进广播新闻形式发展的重要形式。
2.3 传播手段广、全
广播是最早的媒介传播形式,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但随着传播形式不断更新,“高高在上”的广播新闻正逐渐被越来越“亲民”的宣传形式所取代。广播新闻应当将媒介宣传手段应用到广播新闻的宣传中。比如,开设节目微信群和节目官方微博等,针对当前的热点新闻,主持人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将广播新闻以录音的形式传到官方网站上,听众可以随时随地对节目进行下载收听,这不仅扩大了收听的群体,同时,也提高了群众对广播新闻的认可度。
3 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广播新闻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将新媒体与广播新闻相融合,不仅可以延续广播事业的辉煌发展,同时,也为新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其他各类媒体的转型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霆.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2(14).
[2]李向荣,陈钟.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广播发展的思考——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J].中国广播,2014(12).
[3]朱奕安,张柏林.媒介融合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策略研究——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打造全媒体“新常态”谈起[J].中国广播,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