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丁蜀镇龙窑的发展及选址
2016-03-01周婷
周 婷
(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博科 江苏宜兴 214200)
浅谈丁蜀镇龙窑的发展及选址
周 婷
(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博科 江苏宜兴 214200)
丁蜀镇陶土资源丰富,是宜兴陶瓷泥料的主产区,也是宜兴陶瓷业的中心。其制陶业历史悠久,龙窑的发展也源远流长。在龙窑修筑位置的选择上更是别具匠心,从而为丁蜀镇灿烂的陶瓷文化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丁蜀镇 陶瓷 龙窑
丁蜀镇,地处宜兴最南端,东临太湖,境内山脉众多,丘陵平原交织,溪河湖荡密布。丁蜀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灿烂的陶瓷文化。丁蜀镇有着五千多年的制陶史,其陶瓷制品更是享誉中外,源远流长的陶文化,使得龙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而成为丁蜀镇陶瓷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1]
一、丁蜀镇龙窑概况
龙窑是中国古代窑炉的一种形式,一般依山就势建造在合适的山坡上,也有用泥石在平地堆砌而成的,窑体呈长条形,如龙似蛇,故名。龙窑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
丁蜀镇陶土资源丰富,是宜兴陶瓷泥料的主产区,也是宜兴陶瓷业的中心,其龙窑的发展也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龙窑出现在西晋时期,之后龙窑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至解放初期约有五十多条。丁蜀镇窑址分布密集,主要分布在白宕、桥南、蠡墅、边庄、汤渡、蜀山和前墅等地。[2]
过去丁蜀窑场的陶瓷烧成主要是靠龙窑,龙窑分窑头、窑身、窑尾三部分。烧龙窑,先要在窑炉房里用鹿角桩(即剃除掉枝叶的马尾松)点火烧十多个小时,然后到窑背上接火用松枝烧(龙窑窑背上设有麟眼洞,供燃料投入,根据龙窑长度设数十到上百个不等),燃料以松柴为主。由于丁蜀镇地处宜溧山地,得天独厚,松柴一般可就地取材。龙窑烧制可分预热、烧成和冷却三个阶段,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窑工凭经验根据窑内火色及坯体变化情况来控制火候和烧成时间。[3]
二、龙窑的发展历程
早在东汉时期,丁蜀镇的周围,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生产釉陶为主、规模较大的窑场。创烧于西晋的小窑墩遗址,是丁蜀镇现存最早的龙窑。小窑墩遗址,位于周家村分洪桥边,创烧于西晋,延烧至唐宋,窑址为龙窑结构,东西长约 50米,最宽处近20米,高约10米。文化堆积包含三个不同时期。下层为西晋时期遗存,主要产品为青瓷器,胎质坚致灰白,釉色淡青或青中泛黄,器形主要有盏、碟、钵、洗等日用器。中层为唐代堆积,以碗、盆、罐、灯盏等青瓷器为主。上层为宋代堆积,大都为缸、瓮等日用粗陶。小窑墩遗址,属我国古代南方的越窑青瓷系统。位于小窑墩遗址以南500米处是龙头岕窑址,也是一座晋代的青瓷窑址。窑址依坡势而建,产品主要有青瓷盘口壶、罐、钵、洗等,胎体较厚重,釉色青中泛黄,装饰有网格纹、连珠纹等。
到了六朝时期,南山北麓的青瓷窑场,在烧造技术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唐代中期到五代十国,位于丁蜀镇桃渊村涧自然村的涧窑是宜兴青瓷生产的第二个鼎盛期。龙窑利用土墩自北向南倾斜的地势建筑窑基,窑基尚有空室、挡火墙、窑床等部分保存较好。窑基残长 28.4米,窑床宽度不等,窑头2.3米,中段2.65米,尾部已残缺。窑床坡度平缓,窑壁依坡度用长方形砖坯单砖砌成。窑床底部除窑头部分用青砖铺地外,其他窑段先填0.3米烧土,后在其上铺0.17米厚的细砂层,属“软底窑”。涧龙窑烧制产品比较简朴,以生产民间日常使用的碗、缽、罐、盘(碟)、灯盏为主。
宋元时期,宜兴青瓷日渐衰落而中断,转而集中力量发展面广量大的民用粗陶器。宋元陶窑遍布丁蜀镇周围:有青龙山北麓的缸窑山、任墅象牙山南麓窑群、南山北麓的东、西瓦龙窑、六十头窑和张泽大树北庄窑。它们都烧造中小缸或中型陶钵、陶瓮等。这种陶器无论从胎质,造型还是烧成工艺,都与过去的印纹陶器完全不同,为明清宜兴日用粗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清时期是丁蜀镇龙窑制陶的繁盛时期。陶器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原料的利用和加工、胎釉配方的改进、成型技术、施釉方法以及烧造和装饰等工艺流程上有了显著的创新和改进。此时,丁蜀镇已出现了专门从事筑造龙窑的工匠,俗称“盘窑佬”,他们在技术上严格保密,且传子不传女。明清时期的龙窑均分布在丁蜀镇周围,如丁山青龙山南北麓、川埠宝山寺、蜀山、潜洛、上袁、汤渡建墩窑、南山东瓦窑、西瓦窑、任墅石灰山和黄泥塘等处,其大小龙窑已达四五十座之多,可见当时生产规模之大、产量之多,烧造品种日趋繁多,烧制技术更趋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宜兴窑”、“欧窑”和“蜀山窑”(即紫砂器窑),生产出来的均釉陶、紫砂壶等陶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名窑亦从此载入史册。[4]
建国以后,社会稳定,人们对陶瓷产品的需求日渐扩大,传统的龙窑生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隧道窑的出现,使得陶瓷生产实现了规模化,逐渐取代了龙窑,成为陶瓷生产的主力军,之后又出现了煤气窑、电窑等新式窑炉,龙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龙窑选址的因素
龙窑修筑地点的选择有很多因素,如同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选址一样,龙窑修建的位置,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龙窑修筑的地点,主要是根据以下几种因素来选择的。
1.靠近泥料产区
此类窑址选择建在泥料产区的附近,便于就近取材。陶土是用来制作陶器的粘土,习惯上分为白泥、甲泥、嫩泥三大类。甲泥又可细分为紫砂泥、绿泥、乌甲泥、红泥、小红泥等,是生产日用陶器、紫砂陶器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丁蜀镇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黄龙山、青龙山、香山、南山、白泥山、兰后等地。黄龙山是主要的甲泥产区,1976年发现的羊角山早期紫砂窑址,其西面就紧邻黄龙山紫砂泥料产区。羊角山紫砂窑址是龙窑结构,产品主要有壶、罐两大类。胎质较粗,制作工艺粗犷简练,具有早期紫砂的特征。在黄龙山北坡和东坡,共有五处以上的窑址堆积,有的窑址仍可见窑床、窑墙及拱券,因尚未发掘,所以创烧年代不详。
2.依山就势
龙窑在修建时依靠山脉的走势,在自然坡地上建窑。此种窑址在修建过程中借助自然地形,省工省料。此类窑址以前进窑遗址最具代表。位于丁蜀镇解放西路茅庵山南坡的前进窑遗址,始建于清代晚期,为龙窑结构,头南尾北,依山而建。窑身内壁用长条形砖发券,外壁敷以黄石块与白土。窑身两侧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 90对,东侧建有窑门3个。其坡度窑头部分21°—25°,中间为18°,窑尾为5°—8°。窑址残长84米,窑基宽8.7米。窑身内壁中部底宽3米,高2.45米。产品主要为大缸、盆、酒坛、陶台等。是宜兴现存最大的龙窑遗址。此类窑址还有蠡墅社区的台新窑。台新窑址位于台山山顶,呈南北走向,残存堆积约1000平方米,主烧缸等大件。残片胎体厚达2厘米,釉肥厚,釉色以豆青色为主。
3.平地堆土
平地堆土建窑,多是考虑到交通运输的便利,所以在选择地形上,多靠近河岸(因古时丁蜀镇的陶器外运多是依靠水运)。前墅龙窑就是此类窑址最典型的代表。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整个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唯一一座龙窑。前墅龙窑通长 43.4米,窑身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高约1.55米。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西侧设装窑用壶口(窑门)5个。燃料主要为煤、松、竹枝等。现产品主要以盆、瓮、罐、壶等日用粗陶为主,间烧少量紫砂器。值得注意的是,前墅龙窑四周都是平原,只有龙窑处于坡地,在其东南面有河道经过,并存有码头遗迹,河岸东面有较大的陶器堆场,可见前墅龙窑为平地堆土而建,东面的河道和堆场,便于货物运输。除此之外,小窑墩遗址、涧窑遗址、汤渡何家村的李家窑遗址、蜀山村的闻家窑等,也都是平地堆土而建。
4.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在修建龙窑时既能充分利用山势,又有便利的水陆运输。此类窑以蜀山窑群最具代表性。蜀山窑群范围从东坡书院到北厂共计有窑址15座,其中5座是2005年南京宜兴联合考古队发掘时发现的,其余10座是根据现存地形及老窑工辨认确定的,在这长达1公里的蜀山南、西、北三面,有大量残片堆积,植被茂密,堆积丰富深厚。从目前考古出土的残片可以看出,蜀山周围是丁蜀镇烧制紫砂的主要窑场,时间从明中后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发现的陶瓷残片中,从工艺上可以明显看出不同时代的特征,品种不但有紫砂器,还有大量的均釉陶器和日用陶器等。蜀山窑群,窑址众多,有些窑址紧挨在一起,有些窑址是相互叠压、打破的。在蜀山的西面山脚下就是蜀山旧街,旧街紧靠蠡河。蜀山窑群充分利用了自然山势,同时靠近河流,便于原材料和陶器成品的运输。古时的蠡河上,曾经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泥料从矿区源源不断地运来,陶瓷成品又从这里不断地装上驳船,运往全国各地。
位于建新村的戴家窑的选址也是结合了多种因素的,窑址周围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窑场布局,窑体借助自然山体,呈南北走向,头南尾北,窑头离画溪河四十余米,水陆交通便利,这一地带是当时成品堆放和外运装船的场所,而窑西侧为一片清代民房,是当时窑主的住房,以方便对窑场的管理;窑东侧有5000平米的场地,用作窑场陶坯、树枝的堆场和作坊,现在仍在进行泥料加工。戴家窑创烧于清末,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停烧,产品以日用陶为主。窑体和堆积保存完好,窑场布局仍可见当年风貌。
丁蜀镇的先民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龙窑的选址上,或靠近泥料产区,或依山就势,或平地堆土,或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可见当时人们善于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开展生产生活,从而促进了龙窑的发展完善,也推动了丁蜀镇陶瓷生产的兴旺繁荣。
四、龙窑的现状与保护
如今,绝大多数龙窑已不再进行生产,这其中有许多龙窑因为长期无人使用,逐渐被废弃,原有的成品堆场、料场和残次品堆积地被附近居民建房屋,次品堆积和窑渣被居民挖掘用于房基和道路铺填,窑址堆积被平整用来种植农作物。还有一些龙窑因为市政基础建设的需要被挖掉。
虽然龙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历史上,它对丁蜀镇陶瓷事业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宜兴市文管办对现存的龙窑加以保护,根据龙窑的历史价值将其公布为各级文保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兴窑址(包括丁蜀镇的涧窑遗址、小窑墩遗址、前墅龙窑、前进窑遗址)、蜀山窑群,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龙头岕窑址,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缸窑遗址、戴家窑址、李家窑址、台新窑址等。市文管办对这些窑址进行修缮,使其得到保护,也为后人了解龙窑提供最真实的依据。
丁蜀镇制陶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过,繁荣的陶瓷文化,使得丁蜀镇境内保存的汉、晋、唐、宋、元、明、清各时代的窑址数不胜数,而龙窑更是丁蜀镇窑址一大特色。在龙窑修建地点的选择上,不仅懂得利用自然山体建窑,还在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堆土建窑,并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地理环境充分利用,体现了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也创造了丁蜀镇灿烂的陶瓷文化。龙窑是历史的产物,虽然它已不再被使用,但是保护龙窑,是对丁蜀镇先民所创造的文化的尊重,也是后人了解古人生产生活最直接的证据。
[1]《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1994年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2]《宜兴文物》2004年9月南京出版社出版。
[3]华荫棠 葛维彦《龙窑和松枝》,《宜兴文史资料·宜兴陶瓷专辑》1985年5月。
[4]贺盘发《从宜兴古窑址看陶瓷的发展》,《宜兴文史资料·宜兴陶瓷专辑》198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