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少数民族电影的特点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2016-03-01安载良
安载良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
试论少数民族电影的特点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安载良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
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涉及全面,体大思精,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这当中,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故事影片,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佳作繁多,不少成为传世经典。在中国电影市场化、模式化、媒体化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电影应结合自身优势,找到适合民族特色的新制作模式。
文化艺术;少数民族电影;新媒体时代
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电影是十分丰富而多彩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它们为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独特贡献。
1 少数民族电影艺术的发展特点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当然其主要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段时期内,集中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耳熟能详的少数民族电影艺术家,更产生了一大批当时家喻户晓、至今仍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新时期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推动下,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创作再一次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刘三姐》《天上草原》《红河谷》《嘎达梅林》《吐鲁番情歌》《美丽家园》《花腰新娘》《季风中的马》《塞音玛吉克的儿子》等影片,为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促进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进步、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总结起来,少数民族电影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反映民族地区的特殊风土人情、生活面貌
在交通不便、生活相对封闭的年代,电影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媒介,不仅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更使广大生活在汉族地区的观众,通过观看少数民族电影来了解民族地区的“与众不同”,揭开了少数民族神秘的面纱。
1.2 符合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代要求
少数民族电影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不仅让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精神文化成果,更为民族地区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思想基础。
1.3 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区地理、风土特色
由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多为山区、草原,其自然环境与广大平原地区显著不同,这也是形成他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在许多少数民族电影中,为了真实地还原生活,经常运用自然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
2 成绩突出的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少数民族电影
新疆电影制片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电影制片厂,1956年筹建,1958年投产。这个厂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具有独立的前后期制作能力。早期影响较大的有《冰山上的来客》《阿凡提》等。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电影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向导》获1979年全国优秀影片;《不当演员的姑娘》获1983年全国优秀影片荣誉奖,1985年获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买买提外传》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第八届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1994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片"腾龙奖";《良心》获1998年度华表奖。这些影片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情而形成自己的特点。
以《买买提外传》为例,影片生动表现了汉族人民所不了解的新时代少数民族的故事,他们与汉族人在相貌上的差异性引起了人们的观影兴趣。虽然故事也是普通的男女追的故事,且一样具有门第观念的束缚,但维吾尔族人民的服饰、歌舞、饮食和民居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观看兴趣。与其说电影的成功在于影片的故事动人、主题美好、摄制精良,不如说是因为它们都被放在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环境中,把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介绍给了广大观众,传播了民族文化。
3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电影艺术的发展
如果说早期的少数民族电影是满足了电影观众对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猎奇心理的话,那么在猎奇之后的持续动力是在新媒体时代最应该找到的根本点。
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时代来临,使原本体制化的电影制作逐步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生产为方式的制片模式。近年来,虽然陆川的《可可西里》,宁浩的数字电影《绿草地》,章家瑞的《花腰新娘》《红河》等电影业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但在商业大片云集的电影市场,少数民族电影往往只能成为大众的“桌上小菜”,愈加向艺术化、小众化的趋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新时期正确的发展路径应当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在创作理念上坚持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现实,回归族群本真。人与自然、爱情与人性这一具有国际性的永恒主题是不变的,在这不变的永恒主题下反映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是电影创作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在电影创作与制作中,应当鼓励具有民族野性与真实的情感表达,避免鼓励盲目仿效的创作行为。
二是用民族影像志等纪录片的方式保留与记录民族地区原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电影的档案价值。我国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帮助民族地区摆脱落后生产方式的同时,保护民族生态多样性,应尽量保留最真实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民族语言”,避免仿造的、山寨的。1957-1979年,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等摄制单位合作,先后完成了21部“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真实还原了“大兴安岭的鄂伦春”“刀耕火种的佤族”和“纹面的独龙族”等多部反映当时少数民族生存与生活状态的纪录片,成为中国民族影像志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民族影像的记录工作仍在继续,许多高校,如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利用自身办学或所处地区优势形成课题组,将保留至今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真实纪录。或许不多年后这些非遗真迹会消失,但这样的工作之于当代,有利于唤醒社会关注、呼吁减少破坏;之于后代,有利于保存民族记忆,形成中华民族传承的图谱。
三是鼓励利用产业化方式制作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媒体的推动力进行电影的产业化操作成为一部电影能否成功完成的重要砝码。这不仅因为产业化制作能够提供资金保证,更因为电影观众的口味已经与电影产业运作形成某种契合。为了让少数民族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完成从“叫好不叫座”向“票房口碑双赢”的转化,让更多电影公司走进少数民族地区,挖掘真实的少数民族习俗与现象。将新时期的新现象记录并创作出来,减少印象中的单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固有模式,将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化和人性化如实表达。
四是学习印度宝莱坞的制作方式,形成低成本、有特色的电影风格。印度的电影产量多年一直居于全球前列,成为与大制作、大成本的美国好莱坞电影相对应的低成本有特色电影的代名词。近年来,虽然不乏《赛德克巴莱》这种史诗般的恢弘巨制,但采取低成本的方式制作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无疑是最利于打开市场的方式。此外,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音乐、器乐、舞蹈和体育等自身优势明显,这些文体形态同样可以穿插运用到电影中,与印度电影一样不失为出彩的优选。
4 结语
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电影一直是民族记忆的忠实守望者。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发展的洪流中,期待少数民族电影顺势而为,创新模式,创作出更多符合民族实际、体现民族胸怀的优秀作品。
[1]刘薇.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17).
[2]李春.功能诉求转向与少数民族电影的变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
[3]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艺术,2009(1).
[5]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J].电影艺术,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