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方言高量级程度副词的多方位考察

2016-03-01周晓彦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洛阳副词形容词

周晓彦

(辽宁大学 文学院, 沈阳 110036)

张谊生先生在《现代汉语虚词》中将程度副词分为客观程度副词和主观程度副词。所谓客观程度副词就是客观地、单纯地表示程度义的副词,所谓主观程度副词就是在表示程度义的同时,还带有或强或弱的主观感情色彩。[1]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大多都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是洛阳方言程度副词相对于普通话程度副词的一个特色。因此,应归入主观程度副词的范畴。洛阳方言中这些极具特色的主观程度副词,使语言的表达生动、形象、贴切。本文选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高量级程度副词“怪”、“带”、“死”“老”“多”“镇”“恁”,试分析其语法分布、语义特征及其语用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一、怪

“怪”是洛阳方言中一个较常用的副词。普通话中它是形容词,但在洛阳方言中,它有两种词性:形容词和副词。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其形容词用法,只讨论其特殊的副词的用法。“怪”作为副词,经常用于形容词前表程度,其语义程度等级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挺”。

“怪”是个口语词,在洛阳方言中经常和“嘞”搭配,组成“怪+形容词+嘞”的结构,做句子的谓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1.“怪”带有喜爱、满意、符合说话人心理期许的感情色彩:如:

(1)这衣服怪好看嘞!

(2)这电视节目怪有意思嘞!

2.“怪”带有亲昵、爱抚、俏皮的感情色彩:如:

(3)这孩子怪讨人喜欢嘞!

(4)镇长时间不见,他俩怪亲热嘞!

3.有时,表示一种说不出、无法形容的心理感受:如:

(5)镇多人,怪不好意思嘞!

(6)当着这么多人,弄得我怪难堪嘞!

“怪+形容词+嘞”也可以用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

(7)这件衣服你穿着怪好看嘞!

(8)这双鞋穿着怪舒服嘞!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一是能进入“怪+形容词+嘞”结构中的形容词多是说话人主观上觉得满意、符合心理期许的、带有褒义色彩的词。也就是说,能进入这一结构的形容词多是含有[+褒义]语义特征的词,但也有一少部分表示说话者心理感受且带有些许贬义色彩的形容词进入这一结构。二是这些话语产生都是有具体语境的,即都是说话人正在进行某一行为时,对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做出的主观评价。如,“这件衣服怪好看嘞!”发生的语境一定是动作主体正在看这件衣服,然后对这件衣服做出了自己主观上的评价。三是“怪”出现的语境一般都含有“原来不知道,现在才知道”的意味。四是这一结构对主语也有一定的要求,即主语必须是已知的、有定的,表现在句法上就是主语前要有指示代词“这”修饰。如果主语前面没有代词修饰,那么一般是说话人双方已知的,双方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如,“衣服怪好看嘞”,一定是在双方都知道具体是哪一件的前提下才说的。

二、带

“带”是洛阳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程度副词,其他方言中很少用到这个词。

“带”不能单独修饰形容词表程度,而是以“带+形容词+死了”的固定结构作整个句子的谓语,表示程度达到极点,多带有夸张的意味。如:

(9)他带死鬼(人品不好)死了。

(10)这闺女(女孩儿)带疯(不正经)死了

(11)我不想走了,带累死了。

“带+形容词+死了”也可以用在动词复制格式的后面作补语,表示程度极深,多带有夸张的意味。如:

(12)打球打嘞带累死了。

(13)坐车坐嘞带难受死了。

(14)吃饭吃嘞带撑死了。

“带+形容词+死了”结构可以在“带”后加否定副词“不”表示否定。如:

(15)我带不美死了。(身体处于不佳状态)

(16)心情带不好死了

(17)身体带不舒服死了。

“带”也可以修饰动词,构成“带+动词+死了”结构,但这种用法比较少见,远不如修饰形容词普遍。如:

(18)我带瞌睡死了。

(19)我带有劲死了。

“没有”也可以出现在这一格式中,但在这个格式中“没有”是动词,也就是说“带”在这里修饰的是动词。如:

(20)那人带木(没有)礼貌死了。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能够进入“带+形容词/动词+死了”结构的形容词或动词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如脏、难闻等;或者表示人处于一种非正常、超出常态的状态,如“带累死了”表示超出人体极限,极其疲惫。也就是说进入“带+形容词/动词+死了”这一结构的形容词或动词要具备[+贬义]、[+超常态]的语义特征。

三、死

在普通话中“死”是个动词,跟“活”相对。但在洛阳方言中“死”除了能做动词,还可以做副词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极深。

(一)“死”+形容词

(21)这水果死贵死贵嘞,别买了。

(22)那人说话死难听,别跟他说恁多。

(23)这饭死难吃,下回再不来他家吃了。

(二)形容词+“死”

这在上面谈“带”的时候有所提及,这里再简单做一下论述:

(24)这东西贵死了。

(25)那人长得难看死了!

(26)她收到大学录取书,快高兴死了!

可见,“死”在句子中分布位置不同,对被修饰成分的要求也不同。在形容词前做状语时,修饰的形容词既可以是单音节的,又可以是双音节的,且形容词都带有[+贬义]的语义特征,多表说话人的不满情绪。“死A死A”重叠形式表程度进一步加深。“死”用在形容词后作补语时,被修饰成分既可以是褒义的,又可以是贬义的,都表示程度极深,带有夸张的意味,且句尾必须要有语气词“了”与其同现。

四、老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虚词释例》指出:“程度副词‘老’修饰形容词时,表示程度高。多用来修饰‘大’‘长’‘重’‘远’‘多’‘宽’‘深’等指大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一般都是单音节的。”[2]在洛阳方言中,“老”不仅可以修饰指“大”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修饰指“小”的形容词。

(一)老+形容词

在洛阳方言中,“老”既可以修饰指“大”的形容词,也可以修饰指“小”的形容词;既可以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又可以修饰双音节形容词;既可以修饰表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又可修饰表消极意义的形容词,语义程度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太”。如:

(27)他家离这儿老远,我不想去。(单音节、程度高)

(28)这个柿子老小,别摘了!(单音节、程度低)

(29)他家老有钱(富有)啦,是俺村首富嘞!(双音节、表积极意义)

(30)他家老可怜,连房子都盖不起。(双音节、表消极意义)

可见,在洛阳方言中“老”做副词修饰形容词受限较小,使用灵活。

(二)老+动词/动词短语

在普通话中,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在洛阳方言中,“老”作为一个程度副词也可以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如:

(31)我老想吃苹果。

(32)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老没劲儿。

(33)他做这件事,叫我老生气。

(三)“老”的否定形式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曾指出:“口语里常用的否定词里,只有一个‘不’是真正的副词。其他的如‘没、没有、别、甭’等等都是动词。”[3]不管在普通话还是洛阳方言中,“老”都只出现在口语中,因此“老”的否定形式只能是跟“不”组合。马真先生认为程度副词跟否定副词“不”连用,有两种格式:不+程度副词+形/动;程度副词+不+形/动[4]。洛阳方言中,“老”作为程度副词,跟否定副词“不”连用,也遵循这两种格式:不+老+形/动;老+不+形/动。

第一种格式表示程度较轻,如:

(34)我身体不老舒服。

(35)我不老想去吃桌。

(36)我不老喜欢那件衣服。

第二种格式则表示程度较重,如:

(37)我身体老不舒服。

(38)我老不想去吃桌。

综上可知,洛阳方言中程度副词“老”,在使用时不仅含有程度义,还含有主观评价义,或多或少都含有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而且表示贬义色彩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

五、多

洛阳方言中的“多”不同于普通话中形容词“多”。在洛阳方言中,“多”是副词,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表程度深,其调值接近于43。

多+形容词/动词。如:

(39)你看,这孩子多聪明!

(40)这姑娘长嘞多有气质!

(41)你不知道我多想要那件衣服!

“多+不+形容词/动词”,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形容词、动词都含有[+积极]的语义特征。如:

(42)你看他多不礼貌!

(43)看他多不懂事!

(44)她多不给人面子!

综上可知,“多”多用于感叹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多”修饰具有[+褒义]语义特征的形容词,而且说话者多带有赞扬、羡慕等主观感情色彩。“多”在修饰动词时,只能修饰非动作性动词,如“有”以及带有褒义色彩且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动作性]、[+褒义]语义特征的动词才能受“多”修饰。而且“多”的出现都需要有语境的支撑: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现场,而且所涉及的对象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已知的。

六、镇/恁

“镇”和“恁”是洛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程度副词,组合功能很强,可以修饰形容词性成分,也可以和一些心理动词、能愿动词组合,与其修饰成分在句中共同充当定语、状语、补语、谓语等。

(一)镇/恁+形容词

(45)天镇/恁冷 !

(46)衣服镇/恁好看!

(47)人镇/恁好!

(二)镇/恁+动词

(48)你咋镇/恁喜欢看电视。

(49)沈阳天咋镇/恁热。

这两个程度副词在语法分布、组合功能上的差别不是很明显,但它们在语义上的差别却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镇”包涵面指语义成分,“恁”不含面指的语义特征。也就是说“镇”与被修饰成分所传递的语义信息,说话者认为听话人是已知的,或者是当前的,面对面的。我们当面指称、评价一件事或一个人时,多用“镇”。“镇”用于现在时,说话人正在经历某件事且对其做出评价时用“镇”。如:

(50)镇厚一本书。

(51)这孩子咋长嘞镇好看。

(52)你今天穿这衣服镇好看嘞!

“恁”不包含面指的语义成分,当我们在听到别人转述一件事,并对事件做出评述时用“恁”,说话人与听话人讨论、评价他人时也用“恁”。

(53)你看他咋恁胖嘞!

(54)他咋恁死鬼(坏、人品差)嘞!

(55)小明今天考试考了50分。——他咋恁笨嘞!

其二,“镇”用于表示距说话人、说话时间相对近的事物的程度,“恁”用于表距说话人、说话时间相对较远的事物的程度。在句法上表现为有“镇”的句子的主语多用近指代词“这”修饰,而有“恁”的句子主语多用远指代词“那”来修饰,如:

(56)这条路镇长。

(57)那座山恁高。

另外,在表达上“镇”、“恁”都带有感叹的意味,多用于感叹句,其中“镇”还表示事情超出想象、出乎意料。

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相比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不仅感情色彩多样化,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绝对优势,除了本文论述的比较有特色的几个高量级程度副词之外,还有“通”“可”等在洛阳方言中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但在其他方言区也多有运用,因此这里没有做详细论述。这些带有主观评述性的程度副词拓宽了表达时词语的选择范围,避免了交际中出现单调、乏味、呆板的尴尬。另外,选用不同的程度副词能够表达不同的感情和态度,这也是这些程度副词能够在洛阳方言中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

[2]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释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10.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0.

[4]马真.普通话里的程度副词“很、挺、怪、老”[J].汉语学习,1991(2):8-12.

猜你喜欢

洛阳副词形容词
洛阳正大剧院
认识形容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