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性研究

2016-03-01田卫丽

关键词:相关分析语文课堂教学

田卫丽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都乡西达蒲小学 山西晋中 031100)



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性研究

田卫丽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都乡西达蒲小学 山西晋中 031100)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整个过程属于动态发展的,应当适时而变,学生的表现以及整堂课程的需求是调节的依据所在。课堂预设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更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如果缺乏课堂预设可以认为是不负责且无目的的教学。除了课堂预设之外,生成性研究也是构成成功授课的重要因素之一,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属于对立统一的关系,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则是预设的补充与进一步发展。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预设以及生成性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预设 生成性研究 相关分析

一、课堂预设与生成的主要含义

1.课堂预设

所谓课堂预设指的就是教师为了成功讲授一堂课而在课前进行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预设不仅仅包含着解读教材、设定教学过程与目标,更多的是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减少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对一些影响教学进度、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预先思考,设置应学中的课堂预设实际上是教师在对教材研讨后,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之后而制定的。它可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符合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讲,他们的心智还未发育完全,思维非常活跃,如果在授课之前设定目标就可以引领学生跟随的老师的思路而走,进而获取相应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课堂预设并不是扼杀学生的思想,而是给他们规定一个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让思维活跃起来,这也是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1]

2.课堂生成性

所谓生成就是指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状况,根据学情调整课程教学程序,据情施教让学生获取非预期的发展效益。预设与生成看似矛盾,实际不然,在开放的课堂中一定会有目标生成的出现。例如:在讲授阅读课程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均不同,无论是兴趣还是感知都有所差异,这也就导致阅读过程中个体差异的产生,教师必须要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并区别对待。教师只需要预设一下具体的方向,其他的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感悟、去表达、去判断,最终促成个人感悟的生成,实现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一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师传生受,教师要不断地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性,在迎合预设目标的同时,根据课程开展的需求创设目标,让学生产生新需求,进而让教学目标不断地生成并发展,杜绝僵化地依照预设目标讲授课程,防止出现扼杀学生个性的事件出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处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无论怎么生成、怎么变化均是以预设目标作为起点,进而进行深化与发展。关键就在于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最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预设与生成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使二者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二、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策略性研究

课堂教学的目标应是教学的初衷,它支配着教学,规定着方向。只有良好的预设才能产生生成性教学,所有优秀的预设本身都会给予生成空间,都包含着创造性的教学。而每一次的生成相信都是对预设的进一步完善,更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升华。

1.以学生为基础,实现弹性预设

第一,钻研教材,为目标预设提供基本依据。小学的语文课程一般都会将课文与课后习题结合在一起,课后练习为教学提供了目标样品,更为目标实现提供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准确理解问题,根据问题设定目标,完成预设的基础工作。例如:在讲授《猴王出世》这一篇家喻户晓的文章的时候,书本教材上已经给予了一些问题:孙悟空最开始的样子是什么?石猴从哪里来?石猴如何成为猴王?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当做是预设的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进而找出答案,实现预设目标。

第二,目标预设需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以高要求、严标准来制定目标,切不可单单局限于某一堂课程,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预设时要对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制定出层次性的目标:例如:古诗文需要有95%的学生可以流利的背诵诗词并理解诗词大意;70%的学生可以根据古诗词的格式与描写方式自由写出一句属于自己的诗词等。这些目标实际上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只要保证预设过程的细致性就能够让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为生成性目标提供良好的契机。

2.因势利导,利用预设诱发生成

语文教学中的“生成”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它与预设相对,往往整个生成的过程都会有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而且二者的积极性均会被调动起来,整堂课的精彩之处往往就源于此。但是要想实现生成性目标必须要有良好的预设作为基础,教师以此为方向,因势利导,诱发生成。[2]

第一,给予学生话语权,实现对话教学。现如今很多教师依旧保持着“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堂课中仅仅是一个被灌输体,丝毫没有思考的空间。如果想要实现生成性必须要敢于让学生说,每一堂课可以有自己固定的流程,但是需要设立几个点引诱学生去发问、去思考,教师要保持弹性意识。每一次学生的发问如果把控得当很有可能就是生成性产生的源头,就是精彩所在。

第二,灵活运用“意外”。语文教学切不可死板于课堂,要找准时机给予学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很多时候可能会由于学生的溜号、不经意发问等“意外”打断教师的思路,让教师无法实现原有的预设目标。但是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此“意外”,实现下一个与预设目标想贴切的目标。

例如,一次阅读赏析教学,教师正在引领大家感受秋雨的美文,此时突然间大雨倾盆而下,学生不由自主的望向窗外,更有学生起哄想要与大雨近距离接触。面对此场景,教师立即调整自己的计划,本想让大家了解一下秋雨的美,但是只能和大家说:秋雨是秋季内涵的一种体现,而夏雨也会有夏季的神韵,在体验秋雨之前让大家先行领略夏雨的风范吧。于是,所有人来到窗边感受夏雨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再回到课堂上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将夏雨与秋雨相结合,完成教学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预设与生成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教学预设需要在研读教材、准确切入的基础上执行,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智、兴趣、特点等设计教学过程。当然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料到课堂将会发生的全部结果,但是如果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根据预设目标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相信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成性结果,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姜伟杰.走出课堂预设 生成演绎精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0).

[2]华伟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04).

猜你喜欢

相关分析语文课堂教学
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与蒸煮品质相关分析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聋生语文教学生活化
海南红毛丹栽培品系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的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看待和处理语文课堂教学“中途离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