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中国大学的底线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认可
2016-03-01马小艳
马小艳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河南 周口 466000)
在不少社会大众看来,当前一些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得令人难以置信,传统的“象牙塔”似有沦落之势。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的人才培养难道真的没有底线么?要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从“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特征着手,认清现代国内大学的处境,明晰我国高等教育的底线,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进一步解决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难题。
一、国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拷问大学的底线
在汉语词典中,“底线”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在哲学语境中,“底线”是指最低的标准、条件和限度,一般是指行为客体要努力达到的最低水平或最基本的标准。据此,将“大学底线”的内涵界定为: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受教育者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等所应达到的最基本水平。
据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共有2 845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3 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这两项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17.5%和13.5%。[1]在2 845所高等教育院校中,包括“985工程”高校39所、“211工程”高校121所,其中既属“985工程”序列、又属“211工程”序列的高校有38所。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有效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2015年,国务院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目的是促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国家对“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包括“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投入的较大部分。显而易见,就教育经费投入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高度不均衡的。同时,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也较为突出,部分省份和地区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少高校因为潜在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无法招收到一流生源,没有优质生源的保证,优质的大学教育或者说精英的大学教育就成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反观“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在招生方面、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则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样以来,少部分优势高校逐渐与大部分普通高校拉开距离。由于这些高校更多地体现出“精英性”的特征,而非“底线”,这种显著的差异逐渐加剧了社会对大学底线的认知恐慌。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吁大学底线的确立
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大学生个体在走上岗位之后的表现。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教育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这种无标准的状态使得很多大学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说不知道依据什么样的准则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如此以来,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培养的学生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此情况下,弄清楚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的成才期望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个期望恰恰就是大学的底线,也即是社会所认可的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
任何一个时期,必须有这个时代的精英去引领时代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一定不能忽视精英的培养。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主要职能是培养学术精英和统治阶层;而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人们只要有资格就可以读大学,主要是培养技术人才和经济型人才。根据国际上的普遍准则,划分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与大众化阶段的根本标志是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否超过15%,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同样需要学术精英和统治阶层,高等教育必须首先保证“精英教育”功能的发挥,而后才是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经济型人才。[2]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就人才培养来说,目前大众化阶段的特征较为明显,精英教育功能则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淡化。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已经很难看到社会精英与一般人才的明显差别。这对于中国迅速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初衷来说令人遗憾。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的这种无差异性的敏感与怀疑,在一定意义上触发了对大学底线问题的思考。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人才培养关照大众
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在模块化组合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同时,通过对学生学术和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等,最终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在具体实践中,大学很容易忽视这些模块化课程与大学生活的距离。大学对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申辩权的,能给大家看的就是大学的风度和走出校园的大学生。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近年来,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改革进展缓慢,致使不少高校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岗位与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结构性供需矛盾。针对大学与就业市场存在的这一突出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缺乏对大众的关注、缺乏对大学底线的认知。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更需要明确大学底线
从国外已有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似乎更需要对大学的底线进行明确。如前所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顺利进入大众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生源涌入大学,这就进一步要求追求质量的进取,而不是底线的放宽。根据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在入学率、功能、内容和课程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两者的异同。[3]随着毛入学率的增加,高等教育这种原来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特权,渐渐成为了人们的基本权利;教育的功能更多的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为培养学术精英作准备;课程内容由高度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课程界限逐渐被打破;在入学选拔上,逐渐向有升学愿望和资格的人全开放;决策管理方面更趋向民主,各种利益集团更多地介入决策管理等。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如学生数量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招生规模扩大与教育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矛盾等。在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致使高等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又令社会广为诟病。大学是不是应该承担更多的教育民众的责任,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合理利用自身优势去促进学生发展,从而使经过现代大学熏陶的毕业生们到社会上少受一点质疑。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谋求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进一步普及,这正是确定大学底线的目的和意义。
三、大学底线确立的必要机制建设
确立现代大学的底线,发展社会广泛认可并支持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机制保障。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需要有针对性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大学要设立“学生标准”
“大学生标准”不同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它是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维度)上的升华。在“大学生标准”中,要明确一个合格大学生所具备的而普通社会人不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公民素质。其中,专业素质是指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之后,所形成的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操作技巧和思维能力等;公民素质是指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包括道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这些素质是围绕人性的完美而展开的如何做人的教育,主要通过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熏陶来获得。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其“大学生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
(二)为学生提供灵活自由的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是大学底线的保障,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灵活自由的空间环境的大学是有底线的,其培养的人才也不大可能具有社会普适价值。现代大学应该从“质”和“量”两个维度努力为学生营造灵活自由的学术、成长空间,这其中“质”尤为重要。一所具备规模大、师生人数多、国家经费投入足、学科门类齐全、图书馆藏书多等“量”的特征的大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现代大学的“质”的特征,如民主、包容、国际化等。现代大学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国际性、公开性、批判性和包容性,这些特征反映了现代大学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其核心就是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4]现代大学的发展要坚持育人这一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决不能被金钱、政治、世俗左右,这也是确立现代大学底线的关键。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对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不仅有利于逐步形成崇尚学术、自由包容的氛围,而且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设纯净的外部环境。
(三)提供学生成长成才的线索导引
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线索导引,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就会缺乏最基础的熏陶,其走上社会以后受到质疑也是一种必然。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最终不被社会接纳和认可,其中大多数是大学学习期间缺乏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成长导引。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各种文化思潮交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社会以及高校自身都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众多不良影响。在此情况下,作为高校来说,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科学确定开设的专业,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高校还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要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尽早明确自己的定位,积极而有前瞻性地引导大学生寻找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等。学校通过为学生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线索导引,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合理设计发展策略,有利于提升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使大学生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1]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5-05-21)[2016-07-06].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634/201505/t20150521_189479.html.
[2]宋美英.基于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36-38.
[3]王娜.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22-224.
[4]胡玉玺,程海威.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内涵、现状、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6(4):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