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6-03-01陈海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

陈海涛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张家山办事处张家山中心小学 江西宜春 331200)

浅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陈海涛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张家山办事处张家山中心小学 江西宜春 331200)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提高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因此,如何切实提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小学 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小组合作学习不断被广泛应用,它的教学优势也不断得到体现,因此成为教师们课堂教学的“法宝”。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效果仍是十分有限的,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而言,都仍存有较大的研究和改进空间。笔者总结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我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合作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学会合作是面向 21 世纪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其将来面向激烈的社会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的基本小组交流模式,小学生性格特点各异,有些自我表现欲强烈、浮躁而不踏实、而有些学生性格腼腆内向、不爱说话,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尤其是表述自己新的观点和思想,并以虚心诚恳的态度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等。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个人的优秀创意和想法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从而树立健康、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另外,让学生认同合作的价值不能靠空洞的说教。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培养其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如在教学实际测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必要的测量工具,让学生自己对学校教学楼、操场、围墙等进行测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特意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学生有测量的需要,而一个人的力量又无法完成,这样自然而然就会选择进行小组合作,从而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

二、应科学、灵活地组编学习小组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是良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人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分组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性别、兴趣、能力、知识水平进行综合评定的基础上的,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类别,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学习小组中,让学习优良的学生获得自信,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帮助,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互帮互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展示自我。同时,小组之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各组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也便于教师辅导。

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力争做到在一个阶段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负责人、资料员、汇报员、评分员、记录员等,角色之间可以定期互换,这样从组织形式上保证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让学生们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

三、应发挥教师的整体调控与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且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学生合作交流准备材料。虽然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又都是全新的和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教师不能把这些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去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均应从知识建构、情感态度、学习的反馈与控制等方面入手,积极为学生准备合作学习的材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为学习型小组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要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点拨、指导,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两方面结合,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四、应科学评价合作效果

如果小组之间缺乏交流和评价,就容易导致迷失方向、产生冲突。因此,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将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变为小组计分,要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合作诚意、积极性、合作技能、团队精神以及小组总体成绩等方面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的指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使大多数学生受到老师或合作组员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今后的学习树立信心。

结语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科学教学法之一。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都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