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2016-03-01白瑞婷
王 雯 白瑞婷
(濮阳市卫生学校 河南濮阳 457000 )
浅析“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王 雯 白瑞婷
(濮阳市卫生学校 河南濮阳 457000 )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悄悄地到来。面向“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传统的德育教育已经逐渐与现在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符,需要中职院校的管理层和多学科教师对德育教育赋予新的理念。“互联网+”时代是各项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共同的结果,中职院校对于德育教育的改革应该进行深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中职院校 德育教育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较为模糊与宽泛的概念,既不同于互联网时代又不同于传统的其他行业,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结晶。我国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综合方面的教育: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和心理健康等全方位的教育与培养。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变与创新。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综合能力与素质较高的中职学生,这点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相统一。
一、“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概念是由李克强总理提出来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过一个概念“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的“互联网+”指的就是,互联网+现有的传统行业两者的相结合,且这种结合有颠覆传统行业习惯的力量。互联网不仅是指网络信息,更宽泛的概念是将这些新型的信息化技术与电子商务和制造业等相结合,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被赋予新的定义,再结合一些现有的发展总结出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如网络上买东西是“互联网+传统商品交易”,我们通常看的影视节目也都是“互联网+”的结果,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行业都在逐渐的向“互联网+”时代靠拢,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进行革新与优化[1]。
二、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有漏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在众多的中职院校中获取足够的生源,很多的中职院校都在进行扩招,从而导致招生的标准普遍低,学校对于录取新生各方面的素质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甚至对于成绩不达标的学生进行放低要求的政策,使得学校的管理制度难以很好落实。由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实施不到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不健康的行为,如赌博,沉溺网游,涉黄等。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学校管理制度弱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学校想要杜绝学生上网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健康、向上的使用网络。所以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2.德育教育方式不完善
面对学生素质高低不一的情况,很多的中职教育院校都大力提倡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方式却太过于传统,对学生根本没有起到实际的教育效果。如:A同学上课期间在厕所偷偷抽烟,被教务主任抓到,违反了校规校级。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就是教务主任或班主任把A学生带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讲道理,写保证书,事后再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A同学通报批评的处罚。这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不能深入人心。所以面对如此情形,学校领导应该对于德育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2]。
3.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建设不完善,重视度不高
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效果不佳,除了管理制度和教育方式的不合理,还有中职院校的重点在学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建设也有很大程度的忽略。学生有一些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只要不酿成重大的后果,学校的教务老师都忽略不计,这些行为助长了中职院校学生的歪风,导致整个学校都充斥着不良之风。所以中职学校的领导层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要高度重视起来。
三、“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1.改变德育教育的方式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对网络上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学生都从中收益。如淘宝的兴起就是“互联网+交易”的结果,很多学生都网购,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交易。现如今,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改变传统讲道理的方式,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说教的德育教育方式很反感。虽然说面对面的谈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育的作用,但是却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时代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老师可以在电脑上注册一个工作QQ号或者微信号,对于一些“后进”学生,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其提供一些向上,积极地信息,并在学生的心理上进行疏导,了解学生的内心,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后,对症下药,开始对其提出一些简单容易达到的要求,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价值观[3]。
2.正确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对于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中职学校要加大网络德育教育建设力度,端正学生网络使用观,所以学校要多多关注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网络信息的发展就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但是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也被带入了人们的生活。在中职学生刚进校门开始学校就应该对其加强“网德”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上网观念,远离不健康信息的入侵。如学校可以办理高速宽带,让学生不用出校门就可以上网,并对不良的网络信息进行筛漏。学科教师们也可开发与学业相关的手机软件(即app),让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掌上网络。
3.重视德育教育的建设
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中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德智教育。“互联网+”时代要求中职学生要有较高素质和正能量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于新事物抱有较强的好奇心,并能抵抗不健康信息的传入。中职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学生的高尚情操[4]。
结束语:
“互联网+”的发展为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境遇,面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综合方面的德育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锡军,龚建伟,汪珏等.中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实践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7):201-202.
[2] 梁琳.构建中职院校的网络图书管理安全模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1):276-276.
[3] 高丽娟,王晓跃.基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集体备课模式在中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8):201.
[4] 吴梦思.网络环境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赤子,2015(3):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