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
2016-03-01李慧梅
李慧梅
(陕西省榆林市第八小学 陕西榆林 719000)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
李慧梅
(陕西省榆林市第八小学 陕西榆林 719000)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但是在教学中,每个好多教师都发现,学生怕做阅读题,更怕习作。语文成绩提不上去,阅读和习作成了拦路虎。究其原因,由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等以其直观、丰富等特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已经无暇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即使读,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阅读分析能力差,写作水平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呢?这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现把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喜欢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
1.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教师可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课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无形中受到感染。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地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读书的欲望油然而生。
2.学名人,激发阅读激情:充分利用前人好读书的例子把读书的益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明白了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3.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略读、浏览、精读。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可浏览。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把一篇刚拿到手的文章读三遍:仔细的读一遍全文,圈一圈生字,标出自然段。第二遍可以快速地浏览全文,想象主要讲了什么,提出疑问。到了第三遍可以让学生先把要完成的题目读一读,带着问题读,逐个解决问题,这样能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二、推荐好书,使学生有选择的读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这样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充实了课内所学,丰富了课外学习。在读书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巧用激励,让学生乐读书
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从图书室借来几十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还有计划地组织讲故事比赛,表演比赛,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
其实,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只要是你的学生有了进步就应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就在学生享受着文字带给他的快乐中,那些词汇啊、段落啊、章法啊、结构啊,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学生们的脑中,出现在学生们的口中、习作中,那些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就会悄无声息地化为学生们自己的东西。也许,读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不能觉察,但如果坚持三年五年,一定会有变化!这就是书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