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2016-03-01奚江山

关键词:导向人才职业

奚江山

(吉林省白山市林业技工学校 吉林白山 134300)

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奚江山

(吉林省白山市林业技工学校 吉林白山 134300)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就业竞争与压力不断加剧,就业难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直接目标的教育,在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职业教育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推进相关体制的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实力。

就业导向 职业教育 改革

前言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的培养不是单一的、操作型人才,而是综合性强的,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的高素质人才。当今的职业教育必须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以就业为指导,汲取发展的动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地努力。[1]

一、树立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是必然要求,应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理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职业教育模式,避免脱离社会,闭门造车。首先,需要校领导转变观念,充分的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自身办学实力,充分的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打造新型的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知识库,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同时,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第三,要使学生充分的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和自身实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不断地增强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员。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的指挥下,开设市场发展所需要的课程,培养专业型人才,由注重学历教育逐渐的向注重职业技能转变,使职业教育取得更长远的发展。[2]

二、变革职业教育中不合理的体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必须改革教育中不合理的体制,促进职业教育向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首先,国家应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有效地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形成完整的体系;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产教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是进行职业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要以专业设置为基础设计教学模式,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发展的需求新增和开发相应的专业,尽量开设市场需求较大的热门专业,专业是学校与市场的“接口”。学校应积极地与社会取得联系,设置由用人单位、相关行业人员、校领导、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组成的教学委员会。开发新的热门专业、调整或淘汰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重视复合型专业的开设,并将所开设的专业积极的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专业所需内容,并进行更新和调整;第三,要建立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再现,也是学生选择职业与就业的主要凭证,积极的职业制度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因此,应建立与完善这一制度,科学的准确地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做出评价。[3]

三、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需要建设一支水平高超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知识与能力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启蒙者,优秀的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并将知识与技能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地发展自己,增强自身实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探讨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学校或相关的教育部门要为教师开展定期的培训,为教师的发展积极地提供机会。此外,还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种言讨会,让教师在交流中不断地汲取营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三,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教师需要的不仅是专业能力强,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教师的前提,作为教师不仅要育人更要育魂,即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

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更加注重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首先,在职业教育阶段,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不仅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且能够让学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认识到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只有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如,可就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工作类型,指导学生科学的择业;其次,学校可定期的邀请校外已经工作的校友为学生作报告,就自己工作的经验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为学生提供参考性的建议;第三,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岗位,做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只有在实践中转化为能力,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其价值,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动力;第四,学生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利用假期找与自己专业相应的工作,提前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向周围同事向自己的前辈学习,在实践中多思考多体会,增强专业基本功,积极寻求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

结语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会产生相关的职业教育,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职业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受到良好职业教育的个体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工作的需要,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优秀的成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4]

[1]张健.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 职教通讯,2005,06:36-39.

[2]涂三广.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四个问题[J]. 职教论坛,2009,21:8-11.

[3]成光琳. 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3:37-38.

[4]臧其林,范伟.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观[J]. 教育与职业,2012,29:15-17.

猜你喜欢

导向人才职业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偏向”不是好导向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