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初探

2016-03-01

关键词:圈点晏子语文课堂

吕 娜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吉林四平 136001)

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初探

吕 娜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吉林四平 136001)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中学生总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总是浮于文字表面,肤浅地阅读。虽然热热闹闹地讨论,但是他们还是不能从自身视角品析,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去感悟。而在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后,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会思考,会评价,会读书了。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真正春意盎然。

批注式阅读 自主学习 张扬个性 提升感悟 学习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上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有一些是学生在先读文本时就会的,有一些虽未弄透彻,但一经教师的点拨,学生的回答自然趋向答案,教师的预设完美实现。

课堂上,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细致的分析代替了学生个性化解读。学生无法沉潜文本,也就无法在碧波深处探珍奇。

学生还是被动接受新知,被动地嫁接教师的情感,被动地点评文中的人物。学生的真知灼见呢?学生的讨论质疑呢?学生的思想碰撞呢?[1]

语文课堂教师更想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因为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学生才能进入到真阅读中,声情并茂地读,有滋有味地品。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在反思语文教学,研读语文新课标中,也催生了我的教学新方法。何尝不采用批注式阅读呢?

批注式阅读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圈点勾画,根据自己对文本的多角度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入深入的对话,表达自己理解,书写自己体会,记录自己的评价。

经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细读文本,在文字中出生入死,而且也培养了情怀,发展了思维。

探究这种阅读方式带给我教学中几点思考: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开展阅读批注阅读,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咬文嚼字,细细地品味。不是浮游于文字表面,而是深入文本,去理解,去体悟,去评价。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有自己的思维过程,不受教师和同伴的牵制。课堂上,学生都拿起笔来画一画,写一写,或品析文字,或记下自己的感悟,或写下自己的心得,整个课堂虽然静悄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学生的思维在活跃,就意味着他们在思考,在主动地学习。就这样,圈点批注式阅读方法让我听到了语文课堂的好声音,也让师生在沉潜文本中,意外发现文字背后深意的惊喜,体会语文学习之旅的快意。

一次次的尝试,圈点批注式于师于生而然,怎一个“趣”字了得?

二、张扬学生自由个性

批注式阅读中,学生随时都可就某词、某句、某段批改,注释。由于学生阅读量和体验不同,即便是同一词,同一个句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批注式阅读,让学生思维自由起来,评论自由起来。记得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有的学生就有着与朱自清相似的经历,他在买橘子情节旁写下自己的一段经历。他真正读懂了朱自清,真正读懂了背影。在批注时,爱写诗的学生用诗行来书写自己的感受,善描写的学生,仿写一段,将生活的细节编织在美丽而多情的文字中。学生的性灵,学生的智慧,流淌于笔端,学生的个性风采也在张扬。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提升学生感悟能力

古人读书,眼到,口到,心到。眼到,口到很容易。但是心到是最难做到的。如果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边读边想,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起初,学生的感悟有些肤浅,渐渐地,学生的认识和感悟不断提升。在学到《爱莲说》时,学生紧扣文中词句赞美周敦颐,赞美陶渊明。学生在批注中有所感,有所悟,这是不受任何人干扰的独特思维后的所得。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品味文本后,对文本做出评价式的批注。有的学生在读《五柳先生传》是不禁写下了:多羡慕五柳先生的读书爱好呀!不为名利,只为精神需求。有的学生写下:“不”字背后,我读到好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有的学生写道:读到此,让我想到了当代的隐士——杨绛。

在学习《晏子使楚》第二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晏子和楚王的形象,我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学生先圈点勾画了“酒酣”“视”“避席”“笑”等字词,然后写出了自己的思考。例如有的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酒酣”一般指喝醉洒,头脑不清楚。而楚王在这时向晏子提出问题,有意识地羞辱晏子,可见楚王的阴险、狡诈。交流此起彼伏,生生间,师生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这样的阅读才是真阅读,这样的阅读才是高层次的阅读。

这种批注式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真正也了课堂的主人,成为读书的主人。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的开展,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获得到了读书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批注式阅读,让我感到了教师只有善教,学生才能乐学。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版

猜你喜欢

圈点晏子语文课堂
晏子不辱使命
催债与还钱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晏子使楚
黄侃读书
晏子使楚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