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化教学

2016-03-01韩峰石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力

韩峰石

(长白县朝鲜族实验小学 吉林白山 134400)

浅谈小班化教学

韩峰石

(长白县朝鲜族实验小学 吉林白山 134400)

在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如今的小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注意学生课本知识的积累、学习能力的掌握,还应该侧重于结合课程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突破“大班”教学的弊端,发挥“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点。本文就结合小学教学中有关小班化教学目前的推广情况,来研究“小班化”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

小班化教学 小学教育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随着近期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关转变“大班”教学模式,利用“小班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无论是在教学理论的研究还是在实际课堂的应用中,教师们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比较以前研究的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虽然目前“小班化”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形势看起来十分乐观,但在实际的课堂的设计与把握、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应用方面,还有许多实际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1]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少“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以一个20多名学生的“小班”班级为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以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分为以4人为学习单位的学习小组,并且在每个小组里与学生共同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的座位围成一个圆形,在平时的课堂上便于合作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引起讨论时的课堂混乱。在日常教学中,具体的体现“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点:[2]

1.导入情境

要让小班化教学顺利地进行,首先我们应该根据课题和学习内容创设适宜学生学习的情境。虽然我们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重视课堂的组织能力。要想让小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的精心规划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握大的方向。[3]

2.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是小班化教学开始的第二步,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的最主要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前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板书,也可以和刚刚导入情景部分中的内容链接起来,让学生提出疑问的方式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在自主学习开始阶段,教师可提出自学提示来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避免学生走弯路。通过教授学生如何提炼有效信息,如何总结内容,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4]

3.自主学习

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之下,就可以开展自主学习了。导学案是小班化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课下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基础上,也可以是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性导学案来进行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巡回在教室中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合作交流

在充分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通过合作交流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合作交流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发表,发表是应以后进生发表,中等生补充,上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让一堂课的主体完全是学生,同时也使学生都勤于动脑,真正提高实际的“小班化”教学的学习质量。

5.拓展训练

这个环节中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也对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成果进行检验,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小班化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增加课堂容量,这样一来也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方法。由于小学教育的学习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也不算繁重枯燥,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利用小班化教学做一些拓展训练,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填鸭式”的只讲不用的授课模式,带领学生敢于拓展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领域,真正学出兴趣,不断发散思维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5]

6.总结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做到全面发展,然而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需要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对课本只是单纯的记忆,更应该从平时的学习中提炼出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总结这部分也是整个小班化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教师应该注意时间,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在下课前留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学习目标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注意点。[6]

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功能

1.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我们的小学教育自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以来,基本上都是四十到六十人之间的大班授课,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很少能把所有的学生全部照顾到。而且新课标提倡要将教育的中心从硬性的成绩要求和知识记忆灌输,转移到了尽最大努力实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上来。这种大的改革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而主张“小班化”教学模式则刚好能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几组成立学习集体,再从每个小组中民主选出组长,每次在课堂上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任务,这最后再综合汇报,轮流成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从而让课堂不再只属于性格开朗或者成绩优异的学生。

2.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十分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当下,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性格上来说有着许多缺点,比如很容易和同龄的同学们产生矛盾,不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等等。大班的教学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互相合作这一层,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们年纪较小,自我行为约束能力较差,教师更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

“小班化”教学模式就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们合作意识的增强,让学生们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同时,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不但可以学会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分工合作,还可以体会到互帮

互助以及友谊的温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利于团体合作精神的发展与培养。

三、结语:

在如今日常的小学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师们都在寻找各自教学方法,来尽可能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的最大化。因此,在对待“小班化”教学的普及与发展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有一个质的转变——从“分数至上”转化为“注重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小班化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1]李天民.小班化教育理论与实践[M].教学研究,2008,

[2]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04:103-107.

[3]亓秀梅.小班化教学的人际互动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

[4]李绍芳.小班化教学的系统优化及其功能优势[D].广西师范大学,2004.

[5]邹硕.小班化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6]孙玉洁.小班化教学环境中交互白板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低年级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及策略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