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6-03-01康晓艳

关键词:交流素养语文

康晓艳

(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 甘肃临夏 731200)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康晓艳

(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 甘肃临夏 7312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一线教学看来,我们可以从平时的语文教学入手,通过拓展学生视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一步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下面笔者将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该干什么”的问题,促使学生重视语文学习

高考语文分值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家、社会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但欲要真正转变人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使人们真正重视语文教学,首先要明确“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该干什么”的问题。

一位学优生在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也不知道语文是什么,我认为语文学习只要跟着老师多记、多背就可以了。”一位领导在谈教学改革时说:“语文教师就是广播,要把知识播出去。”这些话让我感触很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语文教学受到了家长、学生、学校乃至教师自身的忽视。很多人认为,语文就是识字,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识字。只要能识字了,就能进行阅读,读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作文。因此,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在于抄写、记忆,简单而枯燥,一本辅导书即可解决;家长认为,只要督促孩子多背诵、多记忆,语文成绩就能提高;学校认为,只要有一定学历,语文人人可教;甚至教师自己,认为多督促学生背诵,语文课一本教学用书足可以应付……试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语文课程的教学怎么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么能真正获得普遍的提升?

语文是什么?笔者认为,语文便是沟通与交流。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前贤与时人的思想,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写作,我们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获得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语文授课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沟通、交流。而当这种沟通与交流能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能助他们在未来的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中获得优势,语文学习必能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识字,只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条件,但绝不可以将它当成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是仅仅让学生识字,然后做知识的搬用工,将书上的知识搬到笔记本或作业本上,而是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而且可以使人在愉悦的状态下获得最大效率的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那么怎么去培养兴趣呢?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语言上的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容易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轻松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做到角色的转变。其次,重视教师的课堂语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接触就是一种沟通,课堂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思维,与学生沟通情感的最直接的工具。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如何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巧用教育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大胆的探索创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毫无感到拘谨的情况下轻松的学到自己应该学到的东西。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第三,多与学生进行感情和心灵上的沟通。对于学生,情感有时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会成为阻力。在教学中,学生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是并存的,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学生,,用一种温情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尊重与爱,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参与我们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的合作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厚实学生的文化积淀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早已提出:“虽有佳肴,弗知其味;虽有至道,弗知真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便是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语文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得以实现,活动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的必要途径之一,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的。

1.坚持每节课进行的课前展示,让学生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积累的古诗名句、现代文佳句、歇后语、成语典故等,然后让其他学生自由点评,既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又锻炼了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并使他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2.不定时的举行朗诵会、辩论会。结合课文新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每次分组举行朗诵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要求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此活动增加了积累,锻练了表达能力,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兴趣,增加了文化更深的认识。把全班分成两组举行辩论会,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沟通技巧。

3.开展阅读文学经典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经典在不同的时期,意义不同。阅读经典文学,能够获得优良的文化熏陶,从中感受到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文化修养。俗语书:“读一部好书,做完美人生。”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仅是看重书中的情节,更应该是书中所涉及的文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总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靠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当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语文学习若能够得到学以致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就会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改革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猜你喜欢

交流素养语文
如此交流,太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