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2016-03-0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思维

杨 明

(合肥北城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杨 明

(合肥北城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阶段,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看的非常重要,历史教学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发展改革着,现今的高中历史课堂也应该摒弃传统的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从而改为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通过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积累和思维能力。但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的高中历史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的教学模式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对教学模式的完善改革已经迫不容缓。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中 历史教学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现阶段高中教育教学中,高中历史课程有着很大的比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现今的教育领域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这种理念。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做的不只有教会学生知识,还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使其通过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自主独立思考的意识,这也是现阶段教育领域提出的“生本教育”的变相运用。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今的历史课堂需要对以往老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摒弃,对原有教师是课堂主体,学生只能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融入问题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从而给高中历史课堂灌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生机。[1]

一、把“生本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科学客观的设计问题

1.生本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思想和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当作基础,把生命看作根本,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对生命万物的感知,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通过学习,来体会真善美的真正内涵。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为基础,在课堂上,老师作为主体教授知识给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社会的整体教育模式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生本教育这种教学理念从根本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发起冲击。所以说,现今阶段的高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问题设计,只有通过这样贴近学生的方式,才能做到人人参与,从而提高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学习的构建。[2]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模式。学生阶段是一个对未知事物的探索阶段,所以说,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进行问题构建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基于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上进行提问。而这个问题构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线性的连接到一起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构建问题时不去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从而构建出的问题太难的话,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行打击,而学生根据问题所学到的新知识也很难和以往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思维梳理上产生断层;如果教师所构建的问题过于简单的话,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懈怠,所学到的知识不足以完成思维的过度。所以说,教师要对教学大纲进行一个把握,在对学生做出了解的同时进行问题的构建,从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引导,对新旧知识点进行过度。[3]

3.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素质的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名言警句,但在现今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老师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主体的现象。这种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在高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学生对问题思考模式的单一性,从很大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观念,使得学生和老师的思维模式相似化的出现。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所构建问题时,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过多的干预,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不要太过局限的追求标准答案,学生要通过思维的过程完成一个由点到面的知识覆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

二、教师通过引导,稳定学生主体的位置

现今阶段,教育领域中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说,在高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充分放权,整个教学规划教师参与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剩下的很多内容都需要交给学生在完成。在现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的只是知识的引路人,通过构建完成问题后进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构建的问题展开自主积极的学习探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教学的组织者,以及整个大局的扶持者,只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4]

三、把“民主”思想落实到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民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民主”对于课堂的整体构建也非常的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跟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虽然说现今阶段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模式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只有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放开”,学生的思维才能不受传统的限制,才能大胆想象,才能敢于挑战权威,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学习的高效率,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学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才能完成的。[5]

四、鼓励学生对权威进行质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对知识产生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所质疑内容进行求证,通过引导学生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学生进行思考的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对旧知识查漏补缺进行巩固的过程,所以对学生自身的意义是很大的。另外,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也从某一方面看出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独立意识,不在受书本的限制,而是能够结合现实实际来进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得到收获,产生进步。

[1]赵登明.高中历史背景问题教学的探索[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2(12)

[2]谢万顺.问题探究法在课外自主学习中的运用实例[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2(Z1)

[3]刘芃,刘汝明.课堂提问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政治》的教学反思[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0(11)

[4]彭禹.《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0(03)

[5]徐金超.以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为依托的“史证教育”初探[J].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1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